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上海部分医院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qnr基因流行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其中产酸克雷伯菌4株)的qnr基因进行筛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系统进行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并采用PCR检测qnr基因阳性菌株Ⅰ型和Ⅱ型整合酶基因。结果在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中1株为大肠埃希菌,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呈多重耐药性,且Ⅰ型整合酶均阳性、Ⅱ型整合酶均阴性。结论在所收集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阳性率并不高。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ESBLs,且呈多重耐药性,qnr基因存在于Ⅰ类整合子上。  相似文献   
102.
泛耐药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现代医药成果。20世纪的40年代到70年代被称为抗生素的“黄金时代”。由于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许多曾被认为是致命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治愈,从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预期寿命。上世纪60年代末,某些医学权威冲动地宣称,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历史。但今天,在抗  相似文献   
103.
用香竺葵油治疗子宫颈癌时发现有清洁组织表面感染的作用.根据此现象,本室应用三种不同方法(纸片、倾注平板和蒸熏法)检测多种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香竺葵油对革兰氏阳性常见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及枯草杆菌等有较强杀菌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无作用.通过光镜观察香竺葵油可改变枯草杆菌形态呈现多形性,电镜下可见细菌细胞壁有明显缺损脱落.因此认为该药作用机制在于对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糖肽有作用,从而导致细菌裂解死亡.  相似文献   
104.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细菌耐药性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但是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并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注意的医学问题。分子生物学方法已成为有效研究和解决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的一个有用的工具。一、概述抗生素作用靶位的缺失可引起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 ,这种耐药性是微生物固有的。而细菌染色体基因序列发生改变 ,或细菌获得外源性抗生素耐药基因之后 ,微生物所产生的耐药性则是获得性的。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发生和扩散可能是由于细菌获得了携带有耐药基因的基因片段 ,加上抗生素对耐药菌的选择性压力。文中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5.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分布极广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多生长在土壤、人类、水、植物和动物组织中,同样也可在潮湿表面形成生物膜。其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也是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创伤和医疗操作患者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在医院病原菌中的分离率逐年上升,有时可引起严重感染,常危及生命。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固有的耐药性,加上临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产生的选择性压力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上升,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与以下3方面有关[1~3]…  相似文献   
106.
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质粒Amp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质粒介导的Ⅰ型β-内酰胺酶(AmpC)的情况,利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对5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结果有2株阳性,3株可疑.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时期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28  
目的分析笔者单位近年来烧伤创面细菌的流行趋势,探讨影响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变化的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210例住院患者进行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与7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所作调查进行比较。结果1999年以来G+球菌(52.17%)较前三个时期均显著增加(P<0.01),而G-杆菌(46.48%)较前三个时期均显著减少(P<0.01)。铜绿假单胞菌较1970年1月~1971年12月和1993年2月~1994年12月显著下降(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较1985年1月~1986年12月和1993年1月~1994年12月显著上升(P<0.01),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5%左右,较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显著增加(P<0.01),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结论笔者单位近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上升趋势可能与自90年代中期开始将亚胺培南作为首选抗生素有关;万古霉素并不能减少MRSA在金葡菌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体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控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送检的16 428份血培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5 546例住院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16 428份,血培养阳性者384例,病例阳性率为6.92%。检出病原体398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94株(23.62%),革兰阴性(G-)菌272株(68.34%),真菌32株(8.04%)。61~80岁组患者阳性率(8.26%)最高;送检阳性率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灼伤整形科、中医科、心外监护室、移植病区和创伤外科。 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率,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G-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率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0.97%、35.90%。结论该院BSI病原体以G-菌为主,老年患者血培养阳性率高。医院应尽力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并定期对病原体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调查某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获得情况,了解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成效。方法采取一系列感染控制综合措施,同时分析2008-2010年每千住院日MRSA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每住院日手卫生用品用量,比较两者关系。结果该院MRSA千住院日医院感染获得率,2008年为0.41‰,2009年为0.30‰,2010年为0.27‰,3年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8,P=0.000);每住院日手卫生用品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1.36~27.41 mL/住院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8,P=0.750);每千住院日MRSA医院感染获得率和每住院日手卫生用品用量之间无相关关系(F=0.022,P=0.886)。重症监护室(ICU)MRSA千住院日医院感染获得率,2008年为2.13‰,2009年为1.99‰,2010年为2.20‰,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915)。结论该院MRSA千住院日医院感染获得率逐年下降并非是手卫生用品用量增加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综合感染控制措施的成效;ICU感染控制措施有一定成效,但并不乐观,ICU MRSA以及其他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仍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上海部分医院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qnr基因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其中产酸克雷伯菌4株)的qnr基因进行筛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系统进行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并采用PCR检测qnr基因阳性菌株Ⅰ型和Ⅱ型整合酶基因.结果 在267株大肠埃希菌和59株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中1株为大肠埃希菌,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呈多重耐药性,且Ⅰ型整合酶均阳性、Ⅱ型整合酶均阴性.结论 在所收集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检出3株细菌携带qnr基因,其阳性率并不高.3株qnr基因阳性菌株均产ESBLs,且呈多重耐药性,qnr基因存在于Ⅰ类整合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