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TNF-α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拉米夫定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降低血清中HBVDNA含量来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代表CTL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TNF- α能否恢复。方法 选择 1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 ,每日 1次 ,每次 10 0mg ,疗程1年。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后 3、6、12个月抽血检查HBVDNA、肝功能、乙肝三系、TNF -α。结果 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后TNF α升高 ,但仅治疗后 6、12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结论 拉米夫定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能够恢复代表CTL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TNF -α。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拉米夫定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降低血清中HBV DNA含量来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代表Th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IL-2和IL-4能否恢复。方法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每日1次,每次100mg,疗程1年。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第3、6、12个月抽血检查HBV DNA、肝功能、乙肝二对半、IL-2和IL-4。结果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期间IL-2升高,IL-4降低,且治疗期间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治疗期间IL-2升高,IL-4降低,但前者仅治疗第3、6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仅治疗第3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治疗期间IL-2、IL-4含量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含量和病毒含量这二者之间的改变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拉米夫定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能够恢复代表辅助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IL-2和IL-4。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医院革兰阴性菌耐药变迁,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3-2011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9年共检测出革兰阴性菌32 893株,较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3.9%、21.2%、20.7%、10.6%;历年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9年间耐药率波动在7.3%~20.7%;9年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最低,均<0.6%;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最低,在0~2.4%;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在3.9%~19.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在9.9%~34.3%.结论 医院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肠杆菌科细菌仍然保持非常高的敏感性;9年间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有较快增长,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Notch通路中Notch1在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Notch1的表达并采用MTT、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等多种技术检测HSC-T6细胞在Notch1沉默后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 Notch1蛋白表达于HSC-T6细胞的胞质并随着HSC活化而增加。与正常组相比,TGF-β1组的细胞表现出Notch通路的激活,即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表达上调;随着Notch1的沉默,MTT结果提示Notch1沉默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但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量却未改变;同时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α-SMA表达下调且伴有Ⅰ型胶原及Notch下游分子Hes1表达下调,而E-cadherin表达量则明显上调。结论沉默Notch1可抑制TGF-β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提示Notch1可促进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脂联素对肝星状细胞(HSCs)分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并观察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方法 把大鼠HSCs分成5组,其中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联素,另外1组作对照.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PCⅢ、H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C、D组脂联素HSCs内CTGF mRNA表达均下降,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54±0.18、1.21±0.14、0.96±0.10、0.79±0.08,其中以D组下降最明显(t=2.42,P<0.05;t=2.73,P<0.05;t=3.28,P<0.01;t=4.67,P<0.01);CTGF蛋白表达也抑制,积分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54±0.18、1.21±0.14、0.96±0.10、0.79±0.08,其中以D组抑制最明显(t=2.84,P<0.01;t=4.05,P<0.01;t=6.25,P<0.01;t=9.72,P<0.01);上清液PCⅢ、HA含量也下降,随脂联素浓度增加,下降越明显.结论 脂联素能够抑制HSCs分泌PCⅢ、HA;脂联素可通过抑制HSCs内CTGF表达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6.
温州地区111例老年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目前主要流行于亚洲、中美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1]。随着发病年龄的逐渐增大,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发病有老龄化趋势。老年人作为一特殊群体,其戊型肝炎有其自身特点,笔者总结我院111例老年戊型肝炎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