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大鼠黑质γ-氨基丁酸神经元的增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揭示黑质病变的病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07在贵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32只,分为一两个月龄、四五个月龄、十一二个月龄、≥24 个月龄4组,常规石蜡切片,中脑黑质连续冠状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γ-氨基丁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γ-氨基丁酸免疫阳性产物的吸光度和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胞面积、体密度、数密度、圆球度,并对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进行计数。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4个月龄组大鼠随年龄增长,中脑黑质神经元数量减少,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吸光度减少 (P<0,001),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密度、体密度、圆球度、平均体积均减少,平均截面积增加(P<0.01),呈增龄性变化。结论:黑质γ-氨基丁酸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衰老性变化,可能是黑质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损伤即缺血性眼病患者的视网膜在恢复供血后,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再灌注并不缓解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反而加剧了细胞的死亡。目前对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害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多,包括氧自由基学说、一氧化氮学说、钙通道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基因调控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针对不同学说,对RIR损伤的治疗研究在国内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我们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的临床教学中通过采用PBL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眼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PBL教学法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机械法及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新生24h的SD大鼠脊髓中分离出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情况。结果 分离的细胞生长旺盛,单克隆化生成的细胞团,分离培养获得的细胞团呈Nestin强阳性,经胎牛血清诱导后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利用机械法成功分离培养了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可连续传代,具备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5.
背景:国内对视网膜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新生大鼠视网膜干细胞,探讨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分离和培养新生24h的SD大鼠睫状体细胞,第6代视网膜干细胞经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干细胞的分化特性。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细胞球具有连续克隆能力,Nestin抗原阳性,BrdU标记结果显示悬浮细胞团主要由分裂增殖的细胞组成,并表达胚胎发育早期视网膜内原始细胞的特异性抗原Chx-10;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GFAP、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NSE、感光细胞标志物Opsin、双极细胞特异性抗原PKC和节细胞特异性抗原β-tubulin,实验初步证实培养的视网膜干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能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成为感光细胞类型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ylin D1海马神经元损伤的表达情况。方法在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第6天,加入50 mmol/L D半-乳糖作用72 h,制备D-半乳糖致神经元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的纯化程度,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经纯化后其纯度可达90%以上,对照组神经元胞浆中cyclin D1免疫荧光显色,胞核不显色,而D-半乳糖损伤组神经元胞浆中cyclin D1免疫荧光显色,而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Western bloting检测显示损伤组细胞中cyclin D1表达增强,即发生了明显的核转位。结论D半-乳糖可引起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内cyclin D1发生核转位,提示cyclin D1可能参与了对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余德立  姚期  李声岳 《山东医药》2008,48(47):82-82
2005-2007年,我们对16例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CR-VO)患者以丹参酮HA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例CRVO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4—68岁,平均54岁;病程4d~3个月。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9—78岁、平均56岁。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7—72岁、平均51岁。两组均为单眼发病,其中中央静脉阻塞10例,颞上支静脉阻塞9例,颞下支静脉阻塞5例,其他静脉阻塞8例。合并高脂血症28例,高血压(病程2a以上)29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黑质γ-氨基丁酸神经元的增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揭示黑质病变的病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07在贵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择健康SD大鼠32只,分为一两个月龄、四五个月龄、十一二个月龄、≥24个月龄4组,常规石蜡切片,中脑黑质连续冠状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γ-氨基丁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γ-氨基丁酸免疫阳性产物的吸光度和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胞面积、体密度、数密度、网球度,并对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进行计数。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4个月龄组大鼠随年龄增长,中脑黑质神经元数量减少,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吸光度减少(P〈0.001),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密度、体密度、圆球度、平均体积均减少,平均截面积增加(P〈0.01),呈增龄性变化。结论:黑质γ-氨基丁酸神经元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衰老性变化,可能是黑质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方  王姗  石玉恒  胡文婧  王翰墨  余德立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9):167-169,后插4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浆对干眼症泪腺上皮细胞模型中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1月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61只,按随机的方法取1只雄兔泪腺,用于培养泪腺上皮细胞,取第3代泪腺上皮细胞用于实验。按随机的方法将60只雄兔分为空白组、淫羊藿总黄酮2.5倍组、淫羊藿总黄酮5倍组以及淫羊藿总黄酮10倍组。利用MTT法决定后面干预细胞含药血浆的浓度。将生长良好的泪腺上皮细胞,随机分成空白组、淫羊藿总黄酮组和雄激素组,分别添加空白血浆、淫羊藿总黄酮血浆、丙酸睾酮进行干预。干预48 h后,再分别加入H2O2继续培养1 h,以建立干眼症细胞模型。通过H2O2诱导雄兔泪腺上皮细胞凋亡,以建立干眼症细胞凋亡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IL-6的表达。结果根据MTT实验结果选取干预细胞含药血浆的浓度为淫羊藿总黄酮2.5倍组。空白组中IL-6的表达均高于雄激素组、淫羊藿总黄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雄激素组中IL-6的表达均高于淫羊藿总黄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浆作用于干眼症泪腺上皮细胞模型中可抑制IL-6表达,从而使IL-6的表达下调。含淫羊藿总黄酮含药血浆可能是抑制IL-6表达途径从而达到抑制炎症作用,这可能是它治疗干眼症的关键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赖型钩端螺旋体Loa22蛋白对血管内皮的毒性作用和功能影响。方法用赖型钩端螺旋体Loa22成熟肽原核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带有GST标签的Loa22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并获取目标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目标蛋白进行检测和证实。用获得的GST-Loa22融合蛋白刺激处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来说明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oa2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其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成功表达Loa22成熟肽原核重组质粒,通过鉴定并纯化得到Loa22融合蛋白,该蛋白随着浓度的升高能使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CCK-8吸光度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HUVEC单层通过率升高。结论Loa22融合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还使得HUVEC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