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中不确定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核酸定量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实验分组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分析该检测方法不同来源的测量不确定度值。结果对3组不同水平浓度值样本来源的数据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QDNA的组标准差远远大于LGQDNA的标准差,初始浓度数值经过对数转化后离散程度降低,统计平均值也发生了偏离。LGQDNA为3.465、4.927和6.018的样本,其浓缩过程来源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20、0.019和0.009;LGQ无偏估计在3.706、6.750的样本的核酸提取来源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16和0.009;数据分析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0~0.008;热循环仪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2~0.008。结论使用核酸浓度值QDNA与使用其对数值LGQDNA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标本制备过程中的浓缩和DNA提取是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核酸定量检测时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标本制备环节是影响该项检测的关键因素,包括试剂、方法和操作者的准确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广州东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并获取优势基因型早基因E6/E7的核酸序列,进行变异分析,为本课题组下一步新型分子诊断方法的研发提供目标序列。方法通过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分析本地区基因型分布特征,确定优势基因型;根据GenBank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优势基因型的早基因E6/E7的编码区序列,克隆后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变异分析。结果通过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的分型检测,检测了536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HPV阳性占27.2%(146/536),其中多基因型感染占29.5%(43/146),高危型感染中52型为优势基因型,频数达23.3%(37/159)。HPV感染与52型HPV感染的年龄分布显示低年龄组(即A组,≤25岁)妇女最高。3份52型HPV感染阳性标本的核酸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均成功扩增出大小接近750bp的目的序列;分别克隆到T载体上并测序,得到3条人乳头瘤病毒52型早表达基因E6/E7的编码区序列,克隆后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变异分析;3条序列经BLAST分析,与GenBank数据库HPV52型序列(Accession:X74481)的E6/E7编码区序列一致性均为99%,三条序列(EU924143、EU924144、EU924145)存在6种碱基置换,其中2种可引起所编码的相应氨基酸残基改变。结论本研究可确认广州东部地区妇女宫颈感染HPV中A组(17-25岁)具有最高的感染率;宫颈感染HPV的优势基因型为52型;我们通过克隆策略得到了与HPV高危型52型X74481高度相似的E6/E7编码序列,为课题组后续进行的HPV致病机制和新型分子检测方法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3.
曼氏血吸虫 (S .mansoni)感染会延迟硕大利什曼原虫 (L .major)感染后的皮肤病变并使虫血症 ( parasitaemia)消退 ,而硕大利什曼原虫感染却未见有对血吸虫病进程的改变作用。本文旨在预先存在一个强Th2应答的感染情况下 ,研究机体对诱导Th1应答的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的改变。硕大利什曼原虫感染导致局部皮肤病变 ,其消退依赖于强烈的Th1应答的进程 ,而曼氏血吸虫感染肝脏和肠道诱导感染部位强Th2应答对宿主的存活至关重要。用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 2周后再用硕大利什曼原虫感染。由于对血吸虫卵的免疫应答出现在感染后 6至 7周 ,预先感染曼氏…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定量超声测定法,筛查出萝岗区健康人群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并进行分析,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进口的跟骨定量超声测定仪,对萝岗区1 717例健康人进行跟骨骨密度测定,对测定结果分性别、年龄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患病率.结果 男性、女性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分别为36.23%、29.34%和10.91%、7.06%.结论 定量超声测定法可作为健康人群普查骨质疏松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其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检测Graves‘甲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GRα/GRβ表达及影响因素,探讨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该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正常人及Graves‘甲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hGRα/GRβ,同时测定了晨8:00皮质醇、甲功水平,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该研究提示Graves甲亢组的hGRα/GRβmRNA比值与TT3、TT4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1和 0.54。Graves‘甲亢组的血皮质醇明显高于正常组。TT3和TT4与皮质醇不相关。皮质醇与hGRα/GRβmRNA比值不相关。结论:Graves‘甲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GRα/GRβ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受感染宫颈上皮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整合的检测方法与应用。方法 构建串联单拷贝基因重组质粒,用于对经反向斑点杂交法基因检测为16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病毒的早基因分析,通过串联单拷贝基因标准化方法,对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得到的样本中HBB、病毒早基因E2与E6的检测数据分析,计算HPV病毒整合参数与平均病毒拷贝数,推断E2基因完整性及病毒整合发生、病毒拷贝数与已知的病变进程的相关性。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可有效用于标准化同批次荧光定量PCR检测E2基因、E6基因和HBB基因的数据。37例16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宫颈细胞样本中,15例样本结果为E2基因已破坏,包括10例高度病变组样本及5例正常组样本。不同组E2基因完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基因被破坏的样本平均病毒拷贝数比E2基因完整样本显著减少(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串联单拷贝基因标准化法用于检测16型HPV感染的宫颈细胞样本中病毒整合导致的E2基因破坏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型 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类型变化。方法 用半定量 RT- PCR方法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 GRα/ GRβm RNA比值 ,同时检测两组晨 8:0 0血浆总皮质醇水平。结果 两组的 h GRα/ GRβ m RNA比值分别为 7.5 8± 5 .42和 14.6 5± 8.30 ,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皮质醇分别为 30 4.2 3± 92 .0 6和 313.73± 111.0 5 ,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h GRα/ GRβ m RNA与血浆总皮质醇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h GRα/ GRβ m RNA可能在 Graves眼病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对血清FQ-PCR检测的影响。方法通过Grubbs离散值分析法和置信区间估计法对扩增效率进行分析;制备不同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标本进行FQ PCR法HBV-DNA定量检测,分析测定值。结果扩增曲线分析中插入2批次中溶血标本的扩增效率与同批质控样本、标准参考品E0.05-0.1数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血红蛋白0.6、3.0、5.0、10.0、20.0G/L的高DNA浓度(1.35E+7 copies/ml)样本浓度测定值分别为对照的83%、51%、22%、15%、8%,呈明显趋势性变化;低浓度(3.43E+3 copies/ml)样本浓度测定值则未见明显趋势性变化。结论血红蛋白对FQ-PCR检测的干扰可能主要产生于标本制备过程中有效模板的损失。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 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表达类型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用定量 RT- 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 GRα/ GRβ m RNA比值 ,然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据治疗效果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组。结果 显效、有效、无效的 h GRα/ GRβ m RNA比值分别为 7.4 9±2 .5 2 ,9.87± 6 .82 ,12 .0 5± 9.39,有逐渐增加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 h GRα/ h GRβ m RNA与糖皮质激素治疗 Graves眼病的疗效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0.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作业治疗中手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对40名2-8岁脑瘫患儿采用引导式教育原则和方法进行训练6个月,记录并进行OT评价情况,结果训练6个月后,所有患儿的手功能均比训练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OT评价得分明显增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原则和方法对改善脑瘫儿童手功能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