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6年7月.我院收治1例在临床上隐匿性起病,主要症状为显著腹胀。主要体征为大量腹水,腹水外观呈少见的乳白色,外院CT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的特殊病例。但最终确诊为一种极易引起误诊的罕见病,其对腹水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随访α-干扰素、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防治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在多中心选择亚急性或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A组)110例,分别接受α-干扰素、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B组)110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随访18个月。结果在随访18个月时,A组患者全部生存,其中25.6%(10/39)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改用拉米夫定治疗,21.1%(15/71)接受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死亡5例(9.4%),接受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死亡6例(10.5%),18.2%(18/99)生存者改用阿德福韦继续治疗。拉米夫定治疗使超过80%患者血清HBVDNA转阴,α-干扰素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患者HBeAg阴转和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不比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者高。结论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长期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对阻断肝纤维化的发展有明显的疗效。由于本组α-干扰素和苦参碱的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其中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HLA-A*2402限制的HBcAg特异性CTL细胞克隆。方法取HLA-A*2402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PBMC,用限制性表位肽(HBV core117-125,EYLVSFGVW)和重组HBcAg刺激,并以有限稀释法对活化的T细胞进行克隆化,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以及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对所获克隆进行鉴定。结果PBMC经表位肽激活后,特异性细胞毒活性达到43.7%;从活化细胞获得11株T细胞克隆;除2株是CD4+T细胞克隆外,其余9株为CD8+T细胞克隆,其中2株为Tc1,3株为Tc2和4株为Tc0。9株CD8+T克隆在效/靶比例为2.5:1时均具有HBcAg特异性靶细胞溶解活性(33.9%~90.2%)。结论用HBVcore117-125能激活HLA-A*2402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随之建立的9株CD8+T克隆均具有HBcAg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频率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BV感染者PBMC中CD4^+、CD8^+T细胞的分布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CD8^+T细胞以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均显著增高(前者P〈0.01,后者P〈0.05)。HBV携带者CD4^+T细胞显著降低(P〈0.05),CD8^+T无明显改变。三组CD4^+/CD8^+T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HBV携带者不同,急性和慢性乙肝患者CD8可细胞频数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均明显增高,提示细胞毒T细胞的数量及细胞毒颗粒表达与病毒清除和肝损害相关;急性和慢性患者在增高程度上的差异提示慢性乙肝的细胞免疫和细胞毒反应的不完全。  相似文献   
45.
于乐成  何长伦 《肝脏》2010,15(6):460-464
药物或毒物在肝细胞内经生物活化所产生的高反应性代谢产物和自由基町攻击肝细胞的大分子物质,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肝衰竭。普遍认为这是药物性肝损伤(DILI)启动的一般机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S基因序列特点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sAg和抗-HBs共存的内在相关性以及HBsAg+/抗-HBs+的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共收集49例HBsAg+/抗-HBs+CHB患者的血清HBVDNA样本,采用PCR-RFLP及测序法鉴定其基因型,并与267例HBsAg+/抗-HBs-CHB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进行比较。对6例HBsAg+/抗-HBs+CHB患者(Ⅰ组)的HBVS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HBsAg+/抗-HBs-CHB患者(Ⅱ组)进行对比,分析变异种类及频率等的差异。结果 HBsAg+/抗-HBs+CHB患者HBV基因型B、C及B/C混合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63.3%(31/49)、26.5%(13/49)、10.2%(5/49),而对照组上述构成比分别为52.8%(141/267)、46.1%(123/267)、1.1%(3/267),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HBsAg各区段,特别是主要亲水区(MHR)的变异位点明显多于Ⅱ组;发现了若干新变异、少见的W196和C69终止突变,1例患者检测到G145R变异。某些患者HBsAgMHR-2(包含a决定簇)并未发现变异。结论 HBV基因型的差异及HBsAg变异增多可能是部分CHB患者出现HBsAg+/抗-HBs+的原因之一;基因型B或B/C混合感染相对更易出现HBsAg+/抗-HBs+。HBsAg变异增多是CHB患者出现HBsAg+/抗-HBs+的重要机制之一。某些患者HBsAgMHR-2并无变异,提示HBsAg/抗-HBs共存还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47.
口服何首乌致肝损害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4年5月-200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40例口服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平均发病年龄45.2岁;服药原因主要为治疗脱发、白发;服药后发病时间最早的1.3周,最晚的24周,平均9.4周;服药剂量大部分为常规剂量,仅2例为大剂量。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为22例(占55%),胆汁淤积型为8例(占20%),混合型为10例(占25%)。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食欲减退、尿黄,其中有2例后期出现腹水,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以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为主。临床治愈38例,死亡2例。结论口服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诱发急性肝衰竭,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及老年人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48.
南京地区TTV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国南京地区有无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因未明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14例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共检出8例TTVDNA阳性者,对其中一株进行序列测定,该序列与日本TTV部分基因(CLON_22)和TTV中国株1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很高,分别达97.65%和98.99%。结论:中国南京地区肝炎患者存在TTV感染。  相似文献   
49.
探讨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采用日本Kuraray公司生产的KM880 0型血浆交换仪进行血浆交换和胆红素吸附治疗各型重型肝炎患者75例 ,共 141例次。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胆红素明显降低 ,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明显的提高。按出现并发症如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多少分期 ,即早期 :无或出现一种并发症 ;中期 :2种并发症 ;晚期 :3种以上并发症。按凝血酶原活动度 (PT)分轻、中、重度。通过对重型肝炎的分期分度观察表明 ,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早期和轻度重…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丙型肝炎原位杂交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HCV RNA探针、肝组织处理、HCV RNA在肝组织内定位及意义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