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南京地区TT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了解南京地区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感染情况,重叠TT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变程度和HBV复制的影响。采用巢式PCR(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血清中TTV DNA。469份血清中,TTV DNA总检出率为21.1%,其中健康人群、献血员、血透患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庚型肝炎、非甲-庚型肝炎检出率分别是9.4%、33.3%、30.8%、11.6%、19.9%、15.4%、8.7%、9.5%、34.1%;有28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TTV感染,轻度、中度和重度各组患者中TTV检出率无显著差异,TTV阳性与阴性组之间肝功能改变相近,HBeAg或TTV DNA阳性与阴性组之间TTV检出率相当。结论:南京地区存在TTV感染,TTV是导致非甲-庚型肝炎的重要原因,TTV可能存在非血源性传播途径;慢性乙型肝炎重叠TTV感染对病变程度和HBV复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未定型病毒型性肝炎(VH)的临床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159例血清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AV-HE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庚型肝炎病毒(HGV),经血传播病毒(TTV)均阴性且临床和病理均确诊的未定型HV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临床生化检测结果和肝组织的炎症活动与纤维化各度,并比较临床和病理认断,结果:159例未定型VH中临床床诊断为急性肝炎24例,慢性肝炎127例,慢重肝1例,肝硬化3例和淤胆型肝炎1例,另3例肝功能正常,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为TBil和ALT的升高,159例未定型VH中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浊肿13例,急性肝炎(轻型)17例,慢性肝炎124例,肝硬化5例,慢性肝炎中主要是慢性肝炎(轻度),纤维化程度普遍较轻,78.4%(87/111)为<S1,159例未定型VH临床,病理诊断总符合率是79.9%(127/159),结论,未定型VH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以慢性肝炎为主,但病变较轻,且以炎症活动为主,未定型VH的肝组织学表现普遍程度较轻,主要表现为小叶内和汇管区的炎症,临床和病理分析结果都提示有新型肝炎病毒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33.
自 1977年起我们采用单独或联合运用血浆置换和胆红素吸附治疗各型重型肝炎 90例 ,与同期住院未行人工肝治疗的 10 4例重型肝炎分为两组 ,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住院重型肝炎 194例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治疗的 90例为治疗组 ,男 8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8 1岁。按 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诊断标准 ,其中 3例为急性重型肝炎 ,2例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85例为慢性重型肝炎 (85例中慢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重型肝炎各 2例 )。 10 4例仅用综合治疗的为对照组 ,男 92例 ,女 12例 ,…  相似文献   
34.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95例各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均在300μmol/L以上),随机分为两组,ALSS治疗组9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日本产KM8800型人工肝血液净化装置进行血浆交换,比较该法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指标变化情况及不同病期患者的存活率;对照组103例常规治疗,两组进行存活率比较。结果:ALSS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以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最大(P<0.01);ALS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期患者存活率有明显提高(P<0.05),而两组早、 晚期存活率比较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LSS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较佳,能够改善中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在生物人工肝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血浆置换手术中无菌收集的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作为重型肝炎模型,在体外研究了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对置出液生化指标及药物转化代谢的影响.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经过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的处理后,置出液中的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血糖、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出现下降,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水平增加,加入置出液中的氨茶碱浓度迅速下降.结论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能反映出生物人工肝对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产生的影响及对药物的转化代谢活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置出液可作为重型肝炎模型,在研究生物人工肝的疗效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采用荧光法检测38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22例急性肝炎和20名正常人血浆和尿液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同时用放免法检测慢重肝血浆环核苷酸、前列环素(PGI_2)和血栓素A发_2(TXA_2、含量,并与血浆LPO作相关分析。结果发现:①慢重肝血浆和尿液LPO含量较急性肝炎和正常人均非常显著升高(P均<0.01)。②血浆LPO与尿液LPO及血浆TXA_2呈正相关,与血浆cAMP及PGI_2呈负相关。提示脂质过氧化在慢重肝的肝损害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是一种能替代或模拟正常肝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主要用于治疗严重肝病如重型肝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患者,以达到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KM 8800型第3代血浆交换净化装置,采用血浆交换和胆红素吸附及腹水浓缩再静注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变等患者  相似文献   
38.
新生牛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急性肝衰竭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参照Labrecque等提取肝细胞刺激物质(HSS)的方法,从新生牛肝脏中提取出分子量小于1.98万u的生物活性物质,动物试验表明,该物质对D-氨基半乳糖(D-Gal)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并对大鼠肝细胞DNA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根本治疗手段,是近年来CHB相关临床验证的主要内容[1-6],也是各类CHB防治指南关注的焦点[7-12]。由于不同地区人群的免疫学特点、HBV基因型及HBV感染的自然史等存在相当差异,因此在面对全球性资料时应注意提取其中的区域性资料,以便结合地区特点灵活参考。由于不同研究在病例选择、评价指标、临床检测方法、应答定义、疗效统计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在解读研究结果和结论时必须密切结合有关资料的研究背景和设计方法。一、PegIFNα-2a对CHB的疗效(一)PegIFNα-2a治疗HBeAg(+)CHB鉴于长效Peg…  相似文献   
40.
静脉补钠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4小时尿钠和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静脉补钠对肝硬化患者尿钠、尿量的影响。方法  14 3例肝硬化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72例 ,对照组 71例 ,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 3 %氯化钠 10 0ml静脉滴注 ,1次 /日 ,对照组采取限钠摄入。结果 对照组尿钠为 93 .6± 3 6.1mmol/L ,尿量为 12 0 8.3± 5 89.5ml/d ;治疗组尿钠为 12 8.7± 41.3mmol/L ,尿量为 185 8.6± 845 .8ml/d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肝硬化腹水出现低钠血症时通过静脉补钠可提高利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