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0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5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82篇 |
内科学 | 76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40篇 |
综合类 | 327篇 |
预防医学 | 159篇 |
眼科学 | 25篇 |
药学 | 13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9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目的:研究应用两种不同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与微波技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8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其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87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3 d(含3 d)以上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进行口腔护理2次/d,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口腔黏膜损伤、口腔或齿龈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除16例清醒患者(占总例数8.56%,清醒患者14.95%)在口腔冲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反应外,其余均无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口腔黏膜损伤、口腔或齿龈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口腔冲洗加涂擦法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995.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过程,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其关键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并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肝星状细胞胞质内的视黄醇减少,ECM的过度合成和降解能力下降。2006—06—2007—06,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纤维化52例,并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4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输液致静脉炎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发生的253例中药注射剂输注致静脉炎的不良反应报告,对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类别、输液时间、输液部位、中药注射剂品种数、输液静脉炎程度分级等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输液致静脉炎主要集中于<20岁和>61岁的年龄段,男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输液时间越长,诱发静脉炎的几率越高;原发病史中发生输液静脉炎主要集中在实体恶性肿瘤、颅脑术后、呼吸系统疾病,分别为24.11%(61/253)、21.34%(54/253)和16.60%(42/253);舒血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最多,分别为22.53%(57/253)、16.60%(42/253)和13.44%(34/253);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越多,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越大。结论临床医生、护士应了解中药注射剂输液致静脉炎的特点,加强监测,以减少输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