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大肠息肉电切前活检与电切后的临床病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大肠息肉电切前活检与电切后息肉组织的临床病理状况。方法 :回顾 5年间在我院接受大肠息肉电切的病例 ,对比分析每一病例电切前、后的临床报告及病理诊断 ,要求 :电切前后的病理来源于同一息肉 ;对多次电切病例只取第 1次进入病例分析 ;多发息肉患者取第 1枚电切息肉入组 ,其余排除 ;去除电切前活检已有癌变的病例。结果 :在 2 2 0例病例中符合要求的病例共 1 2 0例 ,年龄 59.8± 1 3 .3 ,其中男性占65 .8% ;活检和电切病理诊断不符合率为 33 .3 % (40 / 1 2 0 ) (P <0 .0 1 ) ;活检和电切分别诊断腺瘤性息肉 88例(73 .3 % )和 1 0 0例 (83 .3 % ) ,其中不典型增生分别有 2 9例 (33 .0 % )和 46例 (46 .0 % ) (P <0 .1 ) ;电切后发现5例腺瘤性息肉癌变 ,占 5 % (5/ 1 0 0 ) ,全部来源于 2 7例绒毛状腺瘤 (占其中 1 8.5 % ) ;活检诊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病例 ,电切后分别有 60 % (1 5/ 2 5)和 4/ 7被诊断为其它息肉类型 ;电切后发现活检未曾诊断的幼年性息肉 2例、间质瘤 2例、平滑肌瘤 1例 ;绒毛状腺瘤的直径较大 ,为 1 .43± 0 .58cm ,其余各型息肉直径平均为 1cm左右 ;癌变息肉直径最大 ,达 1 .8± 0 .57cm ,其最小直径是 1cm。结论 :大肠息肉电切前后的临床病理存在较大差异 ,活检有  相似文献   
12.
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2年间胃镜下胃息肉进行重新分型并对息肉本身的急、慢性炎症、癌前改变、癌变以及不同类型息肉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 .pylori)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胃镜下胃息肉的检出率为 3.0 % ( 2 5 0 / 8319) ,男性 1.6 % ( 71/ 4 4 4 8) ,女性 4 .6 % ( 179/ 3871) ;单发和多发息肉分别占 6 6 .8%和 33.2 % ,平均 ( 2 .2± 2 .9)枚 ;2 36例进入病理分析 ,胃底腺、增生性、腺瘤及炎性纤维性息肉分别占 2 8.0 % ,2 5 .0 % ,0 .8%和 0 .4 % ,有 4 5 .3%镜下息肉病理检查无息肉组织发现(组织学阴性息肉 ) ;胃底腺 ( 3.8± 4 .8)较增生性 ( 1.7± 1.4 )和组织学阴性息肉 ( 1.4± 1.0 )多发 ;胃底腺、增生性和组织学阴性息肉本身中度以上慢性炎症分别占 0 ,6 1.0 %和 5 4 .2 % ,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分别为 0 %、4 0 .7%和 31.8% ,萎缩分别占 0 ,8.5 %和 12 .1% ,肠化生分别为 1.5 % ,37.3%和 17.8% ,不典型增生分别占1.5 % ,8.5 %和 3.7% ,胃窦粘膜H .pylori检出率分别为 7.6 % ,2 0 .3%和 33.6 % ,未发现癌变改变 ;胃底腺息肉全部分布在底、体部 ,增生性息肉分布于全胃 ,组织学阴性息肉分布于全胃但以胃窦多见。结论 胃息肉的检出率较低 ,女性多见 ,单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幽门螺杆菌 (Hp)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及慢性胃炎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与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病也有较密切的关系。但Hp与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esophagitis,RE)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文对Hp感染与RE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以期了解Hp在RE发生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在我院因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以及有反酸、烧心或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发作而接受胃镜检查病例 ,以配对方式选择被胃镜诊断为RE和 /或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大样本方式进一步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2个月内在我院被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胃窦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共1658例,其中Hp阴性889例,Hp阳性769例。在Hp阴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42.7%)比重度(22.1%)多见;在Hp阳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7.5%)比重度(73.2%)少见;随Hp菌量的增加,重度炎症明显增加,轻度炎症明显减少;肠化生和粘膜萎缩在Hp阳性病人中多见,分别为20.2%和10.3%(其在Hp阴性病例分别为14.5%和7.5%)。结论: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它与胃窦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肠化生和粘膜萎缩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具有消化系统表现的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具有消化系统表现的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包括ANCA、ESR、CRP、胃肠镜等。选取174例白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发病率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5∶1。初诊年龄为15~67岁,平均年龄(39±12.5)岁。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为腹痛(22/43,51.2%)、腹泻(24/43,55.8%)。7.0%(3/43)因肛瘘行手术治疗。27.9%(12/43)有过阑尾炎病史。30.8%(12/39)皮肤针刺试验阳性。95.2%(20/21)ANCA(包括ANCA-PR3及ANCA-MPO)阴性,4.8%(1/21)ANCA-PR3阳性,72.7%(24/33)ESR增快,82.1%(23/28)CRP升高。共12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肠道病变主要表现为溃疡伴或不伴糜烂,溃疡可单发也可多发,形态为口疮样、火山口样及地图样。初诊治疗的方案包括:单独使用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糖皮质激素;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65.1%(28/43)复发,18.6%(8/43)失访,16.3%(7/43)初诊至今未满5年,无死亡或2次手术者。结论本组患者未发现特异性自身抗体或炎症指标。肠白塞与克罗恩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部分肠白塞患者可能被误诊,现有的白塞病诊断标准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5岁,因“间断发热、呕血、黑便4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3℃,伴咳嗽,咳白色黏痰,在外院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3d后患者出现呕血,为鲜红或暗红色混有血块,总量约1000ml,伴大汗、头晕、黑蒙,无腹痛、腹胀,无反酸、烧心,随后排黑便或暗红色血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 (IBD)的病因不清 ,尽管其发生主要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但其启动因子仍不明确 ,有倾向认为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侵犯肠黏膜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幽门螺杆菌 (Hp)是上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它主要定植于胃窦 ,但可从粪便中检测出其菌体及其产物。我们探讨了IBD患者Hp感染的血清学状况以及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病变范围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入选 :选取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我院并明确诊断为UC和Crohn病 (CD)的患者共 4 5例 ,其中UC患者 4 0例 (男 2 2例 ) ,CD患者 5例 (男 4…  相似文献   
1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诊断要点和治疗预后。方法对7例EG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粘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和腹泻为首发症状,而浆膜型以腹痛和腹胀为首发症状,可伴恶心呕吐、低热等。(2)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45.0%±22.4%和35.5%±2.6%),以成熟型为主,并随症状的有无而增减。(3)血沉、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正常,IgG可下降。(4)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5)内镜表现多为粘膜片状糜烂和水肿,以胃窦和回盲部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细胞浸润。(6)激素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7)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细胞、腹水嗜酸细胞,尤其是胃肠粘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2000至2001年间我院胃镜诊断中发现的胃息肉重新进行了病理分析,对胃息肉本身的慢性炎症、急性炎症、癌前改变(肠化、萎缩、非典型增生)、癌变及不同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8 319例,男4 448例,女3 871例。胃镜报告有胃息肉者共250例(3.0%),其中男71例,年龄54.6±13.6岁;女179例,年龄55.8±12.3岁。内镜下胃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准确、简便而又快速地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建立了套式和免疫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技术,结合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指标的检测,对HBsAg阴性肝病患者的病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套式PCR能将单次PCR的敏感性稳定地提高1000倍;免疫套式PCR可检测到0.1~0.01pg/L水平。检测HBsAg阴性肝硬化22例(A组)、HBsAg阴性慢性肝炎13例(B组)、HBsAg阴性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正常对照组30例(C组)及HBsAg(+)/HBeAg(-)肝硬化患者12例(D组),分别有45.5%、30.8%、13.3%和100%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HBVDNA在一些抗-HBs(+)肝病患者和所谓健康人的血清中也存在。A、B两组检出有HBV和(或)HCV感染患者分别占81.8%和53.8%。提示套式和免疫套式PCR是简便、快速而又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HBV感染可能是引起HBsAg阴性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且HBsAg阴性肝病病因大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应该重新认识自然感染者血清中抗-HBs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