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中国儿童感染性腹泻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儿童感染性腹泻是一组广泛存在并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胃肠道传染病,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虽然诊断方法日新月异,但仍没有真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农村和城市社区的诊断方法。WHO和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援基金会推荐的儿童腹泻病治疗指南的推广任务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低渗口服补液盐和补锌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将为腹泻病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安全、有效、方便和经济实惠,为千年计划的实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2.
陈盛  何念海  罗则佳 《重庆医学》2013,42(6):651-654
目的动态观察内毒素(ET)诱导D-半乳糖胺(D-GalN)致敏大鼠急性肝损伤的肝脏病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进而探讨ET肝损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D-GalN 300mg/kg制备LPS诱导D-GalN致敏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给予LPS后6、24、48h取材,肉眼及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析仪检测ALT、AST、TBIL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6h无明显肉眼变化,24h及48h肝脏光泽差,略显苍白,质地柔韧。光镜观察肝细胞模型组6h出现轻度变性、肿胀;24h可见肝细胞广泛肿胀,点灶状坏死,炎症细胞浸润;48h时广泛浊肿,大量点灶状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ALT在24、48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AST在6h较对照组升高,24h达顶峰,48h开始下降,仍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TBIL在24、48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模型组在6、24、48h凋亡细胞逐渐增多(P<0.01);血清TNF-α、IL-1β在6h即达峰值,24h开始下降,48h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是其重要的形态学改变;LPS肝损伤的发生与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早期高水平的表达密切相关,早期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是减少LPS肝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盛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4,33(4):540-542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胎儿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克隆出的具有无限增殖和全能化潜力的细胞.在合适的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定向诱导形成多种细胞类型.近年来发现可以定向诱导ES分化为神经细胞,这使移植ESC治疗中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成为可能.准确的分化诱导是应用胚胎干细胞移植促进脑功能重建的基础.目前在体外较多的使用全反式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ESC分化为神经细胞.现将这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巯乙磺酸钠对大肠杆菌生物膜(biofilm,BF)早期黏附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方法 采用了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高浓度(2 mg/ml)、低浓度(0.5 mg/ml)巯乙磺酸钠在不同时间点对大肠杆菌黏附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多...  相似文献   
25.
何念海  赵文利  王宇明 《重庆医学》2006,35(21):1923-1928
目的建立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体外诱导分化MMSCs为类肝细胞,观察MMSCs细胞生物学特性,并对类肝细胞进行分子生物学及功能鉴定。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人胎儿MMSCs,在1%Matrigel做基质,2.5μmol/ml AZA预处理10~12h,HGF 10ng/ml FGF4 10ng/ml HGM培养基中诱导。用显微摄像和MTT研究细胞增殖及生长特征,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鉴定细胞表型。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人清蛋白水平。结果24h换液后可获得约(300±80)个贴壁细胞;培养细胞在种植后1~3d为生长滞留期,第4天达到对数生长期,以后进入到平台期,细胞分裂指数曲线的趋势与生长曲线类似。连续传10代后,每个胎儿来源的MMSCs可扩增达1011~1012个细胞。MMSCs表型为CD166阳性,CD34阴性。在添加FGF4和HGF的Matrigel上诱导培养的MMSCs在21~28d时,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变为三角形、多角形或类圆形。细胞转圆率为40%~50%,双核细胞比率5%~7%。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显示未诱导培养的MMSCs中,有较少的细胞表达AFP及其mRNA,未见其他肝脏特有的转录因子或者胞浆蛋白标志。诱导早期可见较多细胞表达GATA4、AFP和CK19及其mRNA,至诱导后期表达下降,而ALB、CK18、GST-π和肝细胞转录因子HNF-1α表达逐渐上升。ALB、CK18阳性细胞比例达61%~65%。未诱导分化的MMSCs没有分泌ALB,诱导分化的MMSCs以时间依赖方式产生清蛋白。结论人胎儿MMSCs分离成分单纯,增生旺盛。诱导培养可获得高比例的类肝细胞。MMSCs向类肝细胞的横向分化是先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再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在本实验诱导条件下可获得在复制及翻译各环节肝细胞标志阳性的类肝细胞。诱导后MMSCs已具备肝细胞特有的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26.
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露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6,35(21):1947-1947
据医学资料显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2位病因,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约50%~60%是轮状病毒性腹泻。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儿童腹泻占整个病死率的15%~34%。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最近文献报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50%可能合并心肌损害。本文报道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茛菪碱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哮喘免疫调节基因Tim-4启动子区和内含子区多态性与中国西南地区儿童变应性哮喘的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哮喘组儿童579例,平均年龄7.2岁;对照组儿童524例,平均年龄7.6岁。研究TIM-4基因启动子区的RS6882076和内含子区RS4704727两个位点,采用PCR-RFLP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TIM-4基因启动子区的RS6882076和内含子区RS4704727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在检测人群中均存在。哮喘组和对照组RS470472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M-4基因内含子区RS4704727位点与儿童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相关,为中国西南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巯乙磺酸钠(Mesna)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F)形成的影响,以及对成熟铜绿假单胞菌BF的作用.方法 微量稀释法检测Mesna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最低抑菌浓度;建立铜绿假单胞菌BF体外模型,扫描电镜(SEM)观察Mesna对铜绿假单胞菌BF形成的作用;经Mesna作用成熟的铜绿假单胞菌BF后,平板计数法检测BF内活菌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Mesna对铜绿假单胞菌BF空间结构的影响并结合BF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SA)定量分析BF结构参数.结果 Mesna对PAO1的MIC为10 mg/ml;铜绿假单胞菌BF形成过程中,Mesna能减少BF中基质样物质以及被膜的厚度;与生理盐水对照组(7.45±0.10)比较,Mesna能使成熟铜绿假单胞菌BF中的活菌数减少(P<0.05),高浓度组(5.84±0.24)较低浓度组(4.06±0.12)更明显(P<0.05);CLSM图像显示,经Mesna作用后的BF厚度逐渐减少,密度逐渐稀疏;ISA软件定量分析显示,Mesna作用后,BF厚度、平均扩散距离(ADD)和结构熵(TE)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减少(P<0.05),区域孔率(AP)增加(P<0.05),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更明显(P<0.05).结论 Mesna能够抑制铜绿假单胞菌BF形成,破坏成熟铜绿假单胞菌BF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留置导尿管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biofilm,BF)体内模型,研究巯乙磺酸钠对体内留置导尿管表面大肠杆菌BF的作用。方法家兔行导尿术,经导尿管注入大肠杆菌4 d,扫描电镜及平板计数法检测留置导尿管表面大肠杆菌BF动物模型构建;经导尿管灌注巯乙磺酸钠,扫描电镜观察巯乙磺酸钠对导尿管表面大肠杆菌BF的作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巯乙磺酸钠对导尿管表面细菌数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可见大量细菌在导尿管上呈团状或膜状黏附生长,厚薄不均的黏液状物质连接成一大片,平均菌落计数模型组(4.76±0.29)较对照组(2.49±0.22)明显增多(t=17.44,P<0.01);巯乙磺酸钠干预后,巯乙磺酸钠能减少留置导尿管表面大肠杆菌BF中基质样物质,仅见散在的细菌黏附于管壁上,有少数细菌的散在团状聚集;平均菌落计数与空白对照组(5.77±0.26)及生理盐水对照组(5.54±0.52)比较,巯乙磺酸钠组(2.85±0.36)能使BF中的细菌数明显减少(F=136.44,P<0.01)。结论留置导尿管表面大肠杆菌BF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巯乙磺酸钠对体内留置导尿管表面大肠杆菌BF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8岁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1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及常规对症治疗,n=6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n=64)、布拉酵母菌散组(常规治疗+布拉酵母菌散,n=65),治疗第3天及第5天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指标稍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酵母菌散组腹泻持续时间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种益生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相似,布拉酵母菌散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