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32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住院的51例患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5例,年龄72.38±9.11岁,非糖尿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26例,年龄68.04±8.28岁.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L2 -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身高、体重,病程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3.31±12.01 ng/ml,较非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36.43±25.91ng/m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7.51±1.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0±1.26、甘油三脂1.80±0.74mmol/L较骨质疏松组空腹血糖5.55±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6±1.05、甘油三脂1.16±0.41 mmol/L增高(P<0.05);2型糖尿病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L2~4、Neck、Ward's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分别为0.75±0.11g/cm2、0.64±0.11g/cm2、0.54±0.13g/cm2、0.44±0.12g/cm2与对照组0.76±0.16g/cm2、0.69±0.18g/cm2、0.54±0.11g/cm2、0.47±0.12g/cm2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未合并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D3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2例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ME手术50例,D3根治手术5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淋巴结清除数及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排气排便时...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R-613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iR-613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组细胞中E2F5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2F5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过表达miR-613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单个细胞克隆增殖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613和E2F5是否靶向结合。结果 qPCR结果显示,miR-613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系均显示低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转染miR-613组PC3和LnCap细胞中E2F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而在过表达E2F5后,PC3和LnCap细胞增殖又明显回升,可逆转miR-613的调节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miR-613能够直接靶向E2F5 3′-UTR。结论 miR-613能够通过下调E2F5转录因子的表达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prostate,HoLEP)手术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7月我院最初开展HoLEP的连续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HP)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信息包括患者资料、手术资料,并进行3个月后的随访,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统计。结果:纳入研究的连续40例BPH患者,平均年龄(70.6±9.5)岁,按照手术先后时间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10例。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术前评估的前列腺重量及术中剜除的组织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A组到D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剜除时间的逐渐减少,P=0.04;粉碎时间的逐渐减少,P=0.03)。四组术后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加,A组到D组的前列腺组织的剜除效率及粉碎效率都逐渐增加(P<0.05)。四组患者术前的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与...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至2009年8月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620例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情况。输尿管上段结石113例,中段结石229例,下段结石17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失败6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石街形成34例。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德国Wolf F9.8输尿管硬镜和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单次或连续击发的方式碎石。结果:碎石时间8~35 min,平均15.5 min,术中出血3~20 ml,平均7 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5 d。602例一次碎石成功,成功率97.0%(602/620)。11例结石冲回肾盂,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5例插输尿管镜碎石失败,2例术中发现伴输尿管肿瘤,均改开放手术。38例输尿管黏膜损伤,8例形成假道,均置双J管1个月后痊愈。602例随访1~18个月,平均6个月。1个月内结石全部排净,未出现输尿管狭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8.
背景:泌尿外科组织工程技术为泌尿道组织、器官的微创修复和功能重建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有关泌尿系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以及组织工程化组织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层出不穷。目的:总结近年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泌尿系统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http://med.wanfangdata.com.cn/),检索时限1998-01/2010-12。检索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尿道;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纳入标准:①泌尿系组织工程所用生物支架材料制备方面的文章。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泌尿系统损伤方面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41篇。结果与结论:近年来,泌尿系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较为迅速,主要有天然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衍生物,如膀胱细胞外基质、尿道细胞外基质、小肠黏膜下层等;合成聚合物,如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等。这类材料具有最接近人体的网架结构、生物力学性能、部分活性因子,与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有利于细胞黏附生长发挥生理功能。目前泌尿外科组织工程技术正处于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比较TP(紫杉醇+卡铂)与E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N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6例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TP方案的患者为观察组(n=65),应用EC-T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n=61)。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8周期化疗,术后评估pCR率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CR率为33.85%,高于对照组的16.39%(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患者术前NAC应用TP方案治疗,pCR率明显优于EC-T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