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分析慢性药物性肝病(CDILD)的病因及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尽早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病理特点、病程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51例CDILD患者平均病程6.5个月,分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常见诱发药物主要是中草药(27.5%),消化系统药(11.8%),解热镇痛类药(11.8%),其中29例CDILD行肝组织活检,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51例CDILD患者经住院治疗,治愈32例,好转19例,无恶化或死亡病例。结论 CDILD患者病程较长,以慢性胆汁淤积型为主,常见诱发药物为中草药,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对154例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有关治疗方案及选择使用不同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保肝、退黄、抗病毒、支持、对症等治疗,部分病例应用人工肝治疗。结果:15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总有效率64.3%,在院病死率1.3%,无效率34.4%;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抗病毒药物当中恩替卡韦及拉米夫定组有效率较高。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中期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选择单一快速起效的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可能会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83.
正交心电图的描记和临床应用,国内虽有个别报道,但都是进口心电向量图机所描记,且因仅能记录一次心电波形,对心律不齐的诊断受到限制。我们将国产的XX-2向量图机和XD-10心电图机进行改装(图1),直接连续记录623例获得成功,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4.
体表心室晚电位(VLP)是心肌延迟激动的表现。VLP的存在,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状态的反映。在正常人群,VLP发生率为6%~7%。在窦性心律中检出VLP时,则表明心室肌内有潜在性折返道路。故对此类人群,要加强监护和追踪观察。在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检出VLP是猝死的预报信号。本文分析了300  相似文献   
85.
观察拉米夫定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10 1例 ,其中单独服用拉米夫定组 57例 ( 10 0mg/d) ,拉米夫定联合其它抗病毒药或免疫增强剂治疗 4 4例 (包括左旋咪唑涂布剂 2 0例 ,α干扰素 9例 ,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 9例 ,博尔泰力注射液 3例 ,泛昔洛韦 2例 ,日达仙 1例 )。结果表明 ,治疗后 12周ALT复常率拉米夫定单独治疗组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 (P <0 .0 0 1) ,但 2 4周、36周及 52周则无显著差异。HBVDNA阴转率 12周各为 68.4 %及 79.6% ,52周为71.4 %及 88.9% ,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HBe…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射波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3年12月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行射波刀治疗的患者21例,脑转移放射剂量为低分次照射3.50~8.50 Gy/次,1~10次,中位值5次,总剂量5.50~35.00 Gy,中位值24.00 Gy,生物等效剂量15.72~48.00 Gy。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率90.4%;治疗3个月后,临床有效率为71.0%,局部控制率为86.8%。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损失评分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上升(P均0.05)。结论射波刀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能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椎体继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月于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接受治疗的PLC伴椎体继发性转移瘤患者49例,分为A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n=20)和B组(行调强放射治疗,n=29)。分别给予35 Gy/5 F和35 Gy/10 F的处方剂量。通过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评估止痛效果、影像学评估病变情况、生存期评估对生存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生存率曲线运用K-M方法绘制,两组总生存率比较运用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放射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提示病情完全或部分缓解及稳定的患者比例、患者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止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3,P0.01);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放射治疗对PLC椎体继发性恶性肿瘤疗效确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相同处方剂量的前提下,不仅缓解疼痛时间短,同时并未使临近的快反应组织产生严重的不可耐受的急性或晚期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8.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50%~70%的急性感染病人将转为慢性肝炎,其中20%的病人将导致肝硬化。目前已知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HCV复制时所依赖的多聚酶缺乏校对功能,加上为适应环境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作用而易于发生突变,形成众多的基因分型。本文仅就有关HCV基因分型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HCV基因分型现状目前对HCV基因分型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核昔酸序列分析、型特异性引物法、型特异性探针杂交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DNA免疫酶学试验等。各种方法在特异性和敏感…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和评价老年重症SARS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针对住院患者的治疗措施,从氧疗、药物治疗、心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功能锻炼及恢复等方面进行干预性护理。结果经严密监测、治疗与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为40%。结论对老年SARS患者要早期进行干预性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中国丙型肝炎患者III/2a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NS1高变区1(HVR1)序列变异的规律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从38例III/2a型HCV感染患者血清中 ,扩增HCV部分包膜区基因片断(nt1460~1582,HCV J6),纯化后直接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本组III/2a型HCVHVR1位于氨基酸(aa)384~408位,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383~410或414位)略有差异。与HCV J ,河北株、HCV 1和HCV J6相应序列比较 ,核苷酸(nt)的同源性依次为 :32 %~56 %(平均45.4 %) ,41.7 %~60.0 %(50.7 %) ,41.3 %~62.7 %(53.3 %)和49.3 %~73.3 %(58.9 %) ;aa的同源性依次为 :16 %~48 %(33.5 %) ,28 %~60 %(42.5 %) ,24 %~64 %(45.3 %)和20 %~64 %(39.4 %)。我们在本组HVR1内发现 ,5个较保守的aa位点:385位为Thr,389 ,390和406位为Gly,403位为Phe,其中390位未见于其它报道。结论本组序列变异集中于aa384~408位 ,且以异义替换为主 ,构成了免疫逃逸的基础 ,但某些位点上序列相对保守,这些位点可能是HCV抗原表位的结构位点。对HVR1序列变异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的进一步研究 ,将有助于了解HCV的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