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47篇 |
内科学 | 41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21篇 |
预防医学 | 9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4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腹膜修复胆管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上胆管缺损的修复提供理想的材料。方法①24条体重为8~12kg的健康杂种犬,经开腹手术切除部分胆管管壁,长0.8~1.0cm,宽为周径的1/3~2/3,建立胆管缺损模型。切取较缺损稍大的一块壁层腹膜,浆膜面对胆管腔,间断缝合于胆管缺损边缘,外用大网膜覆盖并固定。②术后4周、8周、12周、28周、52周分别取4条实验犬,切取肝组织及修复段胆管行光镜检查,观察肝脏及胆管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③术后26周、50周行胆管造影。结果①4条实验犬死亡,其余20条实验犬均健康存活,直到实验预定结束日期。②28周后修复段胆管腔面有单层柱状上皮覆盖,胆管壁结构与正常基本相似。肝组织结构无明显异常。③术后胆道造影显示,除1条实验犬于术后26周显示胆总管有局限性狭窄外,其余均未发现胆管有明显狭窄。结论腹膜因其来源广泛、分化程度低、容易存活、抗感染能力强等特点,可作为胆管缺损的自体修复材料。大网膜的覆盖有利于游离腹膜血循环的早期建立。 相似文献
92.
93.
我院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3年 4月对 5 2例以癫为主要症状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的同时 ,在皮层电图 (ECoG)监测下找出癫灶并切除或毁损致灶 ,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情况 :本组 5 2例中 ,男性 3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7~6 1岁 ,平均 2 9.6岁 ,以 2 0~ 35岁居多 ,共 34例 ,占6 5 .4 %。发作类型及频率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38例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 6例 ,单纯部分性发作 4例 ,失神发作 4例。发作频率 :每日 1~ 2 0次 8例 ,每周 1~ 3次 11例 ,每月 1~ 2次16例 ,每年 1~ 10次 17例… 相似文献
94.
套式PCR应用于恙虫病东方体媒介、鼠类血块及脾脏标本的实验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恙螨幼虫体内及鼠类标本中恙虫病东方体携带情况 ,预测流行趋势 ,评价套式PCR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进一步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参照文献中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 58群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 ,合成两对DNA引物 ;应用套式PCR检测现场鼠体表恙螨幼虫体内及鼠类标本的恙虫病东方体DNA ;PCR扩增产物通过 2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和12 %PAGE电泳分析 ,并用PGEM - 3Zf( ) /HaeⅢDNA作为核酸分子量参照物 ,证实扩增产物是恙虫病东方体Sta 58kDa群特异性抗原基因 88bp片段。结果 :从送检的 2 9份鼠血块和 112份脾组织中均检出阳性 1份 ;从 39份恙螨幼虫体内检出阳性 8份。实验感染小鼠后 3d ,其血块及脾组织均未检出恙虫病东方体 ;而在感染后 6和 9d ,能从血块及脾组织中检出恙虫病东方体。结论 :套式PCR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是疫源地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5.
福建省不同疫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及病毒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类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进行HFRS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家鼠型疫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4.91%,褐家鼠为主要鼠种。混合型疫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73%,褐家鼠为优势种;野外平均鼠密度为12.95%,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季,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以褐家鼠为主要带病毒鼠种,携带Ⅱ型病毒,野外带病毒鼠均为黑线姬鼠,携带I型病毒。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中各分离出1株HFRS病毒,定名为A44和R50株。结论福建省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仍以褐家鼠为主,混合型疫区野外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应加强重点疫区和老疫区的HFRS监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2008-2017年洛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洛阳市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7年洛阳市共报告病例155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3.70/10万;3~7月为季节性高峰(占50.68%),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占88.39%,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占81.86%,5~9岁发病率最高为204.02/10万;暴发集中在学校。结论建议对4岁以上儿童开展腮腺炎疫苗的加强免疫,提高重点人群2剂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以及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力度将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97.
98.
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流行病学效果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2针双价疫苗免疫效果、临床副反应情况及现场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选择16~60岁健康人群,于0(即当天)、14 d在上臂三角肌内各注射疫苗1 ml,注射第1针后6个月,再加强免疫1针,并于疫苗免疫前、全程免疫后14 d;注射第1针后180 d、加强免疫后14 d及180 d采静脉血,分离血清,以IFAT检测特异性IgG抗体,以疫苗保护率衡量其流行病学效果。[结果]基础2针免疫后14 d荧光抗体阳性率89.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39.6,但半年后抗体水平明显下降,加强免疫1针后抗体水平又快速回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提高至1∶59.4;疫苗接种总反应率为6%;疫苗接种后2.5年,疫苗观察点无病例发生。[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2针双价疫苗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表明近期和中期疫苗对人群保护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检测与干细胞相关的2种因子胚胎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4(Nanog)和分化抗原簇44(CD44)在胃癌细胞株MKN45悬浮球体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择人胃癌细胞株MKN45,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及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观察球体形成情况;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荧光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和CD44在球体细胞及原代贴壁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细胞株MKN45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能形成悬浮球体,球体细胞中的Nanog和CD44的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4±0.22和1.18±0.04,明显高于贴壁细胞中的Nanog和CD44的m RNA相对表达量1.00±0.00和1.00±0.05;球体细胞中的Nanog和CD44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0.02和0.24±0.04,明显高于贴壁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0.07±0.02和0.18±0.01(P<0.05)。球体细胞中Nanog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周围及细胞质中,而CD44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且同一个球体细胞中的Nanog与CD44大多同时表达。结论胃癌细胞株MKN45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形成的球体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Nanog/CD44共表达细胞可能是胃癌干细胞的一种表型。 相似文献
100.
急诊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近5年急诊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急诊颅脑手术后273例发生颅内感染和841例未发生颅内感染病例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手术情况、手术入路方式、颅内置管引流、术后气管切开、手术类型、脑脊液漏及手术人员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基础疾病、手术情况、手术入路方式、颅内置管引流、术后气管切开、手术类型、脑脊液漏及手术人员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持续时间、脑脊液漏和手术人员是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急诊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的阳性率为53.5%。结论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与手术持续时间,脑脊液漏和手术人员等有关,颅内感染应重点预防,同时提高细菌培养结果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