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1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99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217篇 |
内科学 | 182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89篇 |
外科学 | 149篇 |
综合类 | 592篇 |
预防医学 | 227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206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78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84.
85.
86.
目的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与SYSMEX CA7000血凝仪实现双向通信,简化分析流程。方法对相应血凝仪及Lis系统进行系统设置,以实现仪器对标本条码的自动扫描,检测项目自动判读,检测结果自动传输,Lis系统对所接收的结果自动解码并自动生成样本号。结果实现双向通信后,仪器能顺利判读条码信息,自动进行检测,自动传输检验结果,Lis系统能自动解码所接收的信息并生成样本号,凝血标本的检测完成所需时间与未实现双向通信前比,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is系统与SYSMEX CA7000血凝仪,能顺利实现双向通信,显著减少标本的报告时间,能有效的提高血凝仪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7.
肠结核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结核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如能在切除的肠标本或活检组织中找到干酪样坏死 ,或在组织或粪便中找到结核杆菌 ,诊断并不困难。但目前除肠结核并发症手术者可获得满意标本外 ,临床仍以肠X线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至 1999年收治的 47例肠结核患者进行分析 ,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47例肠结核中 ,34例为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及相应肠系膜淋巴结 ,经病理确诊。 13例经临床资料、X线检查和/或结肠镜加组织活检诊断 (其中 2例获病理诊断 )。血常规多呈轻到中度贫血 ,血沉常增快 ,最高达 96mm/h…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自拟驱邪利肺汤治疗妊娠外感咳嗽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妊娠外感咳嗽47例辨证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3型,以自拟驱邪利肺汤为基础方,随证化裁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7天后治愈33例(70.2%),好转12例(25.5%),未愈2例,总有效率95.7%,其中,另加抗生素治疗6例(12.8%),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驱邪利肺汤治疗妊娠外感咳嗽疗效较好,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研究紫金砂抗菌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紫金砂抗菌活性部位进一步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即升麻素(cimifugin,1)、去甲升麻素(norcimifugin,2)、前胡苷V(decuroside V,3)、异紫花前胡苷(marmesinin,4)、pabularinone(5)、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6)、蔗糖(sucrose,7)。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