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3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目平湖水位和洲滩植被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目平湖三峡建坝前后两个时段气象水位资料及螺情资料,从2003—2007年,纵向开展春秋螺情调查,比较三峡建坝前后环境变化并分析对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目平湖区三峡建坝后比建坝前枯水位升高1m,洪水位降低0.5m,枯洪水位落差缩减了1.5m,年均水位升高0.9m;年均气温升高0.8℃,平均降雨量增加466mm。春秋两季活螺密度及感染螺密度建坝前后无明显变化,但有年间差异。草洲植树后,活螺密度逐年减少,第2年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三峡工程对目平湖洲滩钉螺分布影响不大,但湖洲钉螺分布与水位及植被变化有明显关系,草洲植树可改造疫源地,降低疫情。  相似文献   
52.
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包括两种宿主和一个自由牛存的卵期,其传播动力学取决于细粒棘球绦虫、两种宿主、生态环境等三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细粒棘球绦虫的生物潜能、聚集性,宿主的免疫激活能力,虫卵的散播、分布、活力,环境温度、湿度、地理景观,肉类检疫、死亡动物及其内脏处理、犬驱虫和流浪宿主处理,人群生活卫生习惯和生产方式等.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传播动态的影响,对制定和评价防治措施至关重要.该文重点就细粒棘球绦虫的生物因素、两种宿主、生态环境和防治手段埘其传播动力学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3.
大山区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西南部大山区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种类众多,家畜的EPD所占比率最大,约占总EPD的68.1%,动物宿主的重要性超过人宿主,认为在此类地区应重视和解决动物血吸虫病问题。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自制凋查问卷,以2008年1月-2008年11月网络直报的47例黑热病患者为病例组,在同村按1:3匹配选择141名年龄相仿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性别、环境和行为等13个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户外露宿习惯、被叮咬、邻居有黑热病患者、黄昏时带孩子户外活动、驱避剂的使用等凶素与本次迦师县荒漠型黑热病暴发流行关系密切,危险比(H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依次为73.846(10.070,541.510)、78.875(10.719,576.910)、15.149(5.876,39.054)、63.912(8.996,454.048)和0.020(0.005,0.008);多冈素回归分析显示:户外露宿习惯是危险冈素,HR值和95%CI为80.963(5.119,1 280.596),而驱避剂的使用是暴发流行的保护因素,HR值和95%CI为0.021(0.003,0.162).结论 在目前传染源尚不叫确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在外露宿,安伞使用药浸蚊帐或纱窗,规范使用驱避剂和定期在院内喷洒杀虫剂是预防控制黑热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6.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棘球蚴病的流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自然环境、生物宿主和社会三个方面概述了应用于棘球蚴病流行预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道了在印度奥里萨帮布巴里斯瓦尔进行的单剂量伊维菌素(IVM)治疗高密度班氏微丝蚴血症者出现的较重而少见的副反应。 从疫区选18—40岁微丝蚴(mf)密度>100mf/ml的男性无症状班氏微丝蚴血症者60例,住院观察10d。服药前3d询问病史和体检,并进行血液学、血清学和尿样检验,以及胸透和心电图检查,于晚9:30采血测定  相似文献   
58.
称多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东与四川省毗连,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8%.称多县是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本研究对称多县包虫病的流行现状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从称多县歇武镇随机选择4个牧业村开展居民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和犬感染情况调查;在歇武镇及周围乡镇的牧场开展中间宿主感染和人群包虫病患病调查.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 m以上,境内水系众多,年平均气温3.8℃,年降雨量600 mm.研究时段为2008年8月7-25日.  相似文献   
59.
利什曼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诸多国内外研究显示, 除了犬以外, 其他动物也能感染利什曼原虫并可在利什曼病传播中起一定的作用。本文对犬之外的动物感染利什曼原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棘球蚴病的伤残权重,推算我国棘球蚴病的疾病负担。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各选取1家棘球蚴病定点医院,调查1个月内的所有棘球蚴病住院病例;每个省(自治区)抽取2个棘球蚴病流行县,每个县抽取25例棘球蚴病病例,共计200例。根据《国际功能、伤残健康分类》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编制棘球蚴病患者生命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棘球蚴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伤残权重,根据我国棘球蚴病的患病率、现患人数、不同严重程度的伤残权重和人口学资料,计算棘球蚴病的疾病负担,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从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4个省(自治区)分别收到调查问卷76、95、79、89份,共339份;有效问卷分别为76、91、79、88份,共33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3%(334/339)。男性占46.4%,女性占53.6%,平均年龄45.15(4~79)岁。细粒棘球蚴病病例占73.65%(246/334),多房棘球蚴病病例占24.85%(83/334),未分型病例占0.15%(5/334)。无症状、轻症、中症、重症、死亡病例分别占40.58%、40.88%、10.80%、5.26%、2.49%。棘球蚴病患者的平均生存质量评分为0.716,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0.735,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0.6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4,P0.01)。男性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0.739,女性患者的为0.6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P0.01)。无症状、轻症、中症、重症、死亡的伤残权重分别为0.257、0.280、0.359、0.363和1.000,棘球蚴病平均伤残权重为0.302。人均伤残损失寿命年为1.864,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1.64年,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为2.55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9,P0.01)。估算我国棘球蚴病的伤残损失寿命年为29.36万人年、减寿年数为2.88万人年,疾病负担为32.24万人年。结论棘球蚴病在我国的流行范围广,疾病负担重,对当地居民的危害不可忽视,亟需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