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102.
动物试验证实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与心房内的子波折返有关,子波数量越多房颤越易维持.子波数量与其波长成反比,波长=传导速度×不应期.我们通过观察既往无房颤病史、在心脏电生理检查(EPS)过程中出现房颤的患者的心房传导性和有效不应期,以了解这些电生理特性的改变在房颤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亚急性支架内血栓二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国际上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了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的益处,国内尚缺乏应用经验。我们应用替罗非班(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成功治疗2例亚急性支架内血栓。  相似文献   
104.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约40万人死于此症。一系列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ICD是优于药物的有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SCD发生率。美国每年上万人安装ICD,其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我国由于经济条件和认识水平普及的限制,采用ICD治疗的患者甚少,但近年来逐渐增多,1年约100例患者安装ICD。为提高医生和患者对应用ICD的认识及使用规范化,两个学会的ICD专家组于200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就ICD适应证、多中心试验结果、植入技术、心动过速的识别和治疗、并发症、随诊等专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入了深入和认真的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住院患者中行冠脉动脉造影并符合非继发性ST—T改变的患者1178例.对心电图和冠脉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冠状动脉狭窄〈70%组比狭窄50%-70%组、狭窄〈70%组比无狭窄组更易发现ST—T异常(p〈0.01),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诊断性试验表明ST段比T波异常特异性高,T波比ST段异常敏感性高。③胸痛组敏感性稍优于非胸痛组(54.9%vs48.9%),特异性基本一致(67.9%vs67.3%)。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偏低,但除外其它继发性ST—T改变的存在,心电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无ST-T改变情况下,有胸痛患者应进一步行心电连续监测和心电图负荷试验等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06.
患者男,40岁,主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3月,伴晕厥1次于2002年7月入院.患者3月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及黑矇,2月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曾因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动而发生晕厥,经电除颤后变为窦性心律.之后仍间断出现心悸、胸闷和头晕等症状,为求诊治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107.
108.
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适应证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是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根治手段,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虽然RF-CA在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在很多方面与成人类似,但有其特殊性,包括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术前准备、导管选择与技术操作、电生理检查与消融及并发症预防等,尤其适应证更应严格地掌握。 一、儿童快速心律失常自然病程 儿童的某些快速心律失常是可自愈性的。有较多研究表明,1岁左右有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婴儿40%~70%在平均 4.6~ 9.0年内无 SVT发作[1,2]。Lundberg等[1]对49例患S…  相似文献   
109.
射频导管消融术与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可根治大多数快速心律失常,但可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RFCA术后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对RFCA术后血栓前状态的研究,有助于血栓栓塞的预报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