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9篇
基础医学   6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B淋巴细胞作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发挥正性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免疫抑制调节,其中在肿瘤中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目前研究多关注于B淋巴细胞特殊亚型-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在肿瘤中发挥的免疫抑制性作用,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控T细胞的作用以及直接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等多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就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B淋巴细胞作为抗肿瘤潜在治疗靶点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刘婷  赵华  魏枫  王扬  任秀宝 《天津医药》2018,46(9):937-941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和N1(HMGN1和HMGB1)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 91 例 NSCLC 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标本胞浆中 HMGB1 和HMGN1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表达率。分析HMGB1和HMG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HMGB1和HMGN1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1例患者中HMGB1和HMGN1细胞胞浆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36/91)和31%(28/91),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319,P<0.001)。晚期NSCLC(Ⅲ~Ⅳ期)的HMGN1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NSCLC(Ⅰ~Ⅱ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HMGN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HMGN1高表达的NSCLC患者预后稍劣于低表达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MGN1可能成为一种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3.
SOCS1负性调节细胞因子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胞因子(CK)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在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以及维持免疫稳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细胞内,上述信号传导通路受多个负性调节分子的严格调控,其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SOCS1)是最重要的一个分子.SOCS1是一个JAK结合蛋白,可通过多靶点干预对CK和TL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4.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探讨胃癌患者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7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3.6±8.7)岁.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12例,高、中分化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4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4例,Ⅲ期14例,Ⅳ2例.择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名,女10名,年龄(55.4±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 方法: 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和伊格尔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of eagle,BME)制成细胞悬液,培养7 d,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类干细胞表型检测,以及体外成球、耐药性、体内成瘤等干细胞功能鉴定,并将3D与2D细胞培养的A549细胞进行比较。 结果: 细胞表型检测证明3D系统培养的A549细胞中CD44和CD326阳性比例升高,CD24阳性比例下降,细胞体外成球率显著升高(28.50%±1.17% vs.8.67%±0.80%,P < 0.01)对顺铂耐药性显著提高。加药后48 h为58.17%±2.19% vs. 33.27%±5.76%(P < 0.01),加药后72 h为41.70%±5.81% vs. 27.30%±4.25%(P < 0.01),体内成瘤时间显著缩短[(20.75±0.85)d vs.(60.25±1.49)d,P < 0.01]。 结论: 3D培养的肺癌细胞中获得更高比例的类干细胞样细胞,具有体内成瘤快、体外成克隆团率高、耐药性提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6.
张晶  任秀宝 《药品评价》2012,9(5):10-12,43
本文通过对文献检索和归纳总结,介绍了抗肿瘤治疗中细胞治疗的研究及发展现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细胞治疗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国内和国际已经完成了多项Ⅰ/Ⅱ期临床试验,部分已经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治疗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肯定。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检测STAT3在乳腺癌MDSCs中的磷酸化状态及其对MDSCs免疫抑制活性的影响。   方法  收集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的方法分选其中CD33+细胞,体外与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共孵育诱导MDSC生成。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IDO和STATs的表达与磷酸化情况。MDSCs与健康供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孵育,分别加入1-MT和JSI-124来抑制IDO功能和STAT3磷酸化,利用MTT实验和ELISA检测各组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   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体外诱导的MDSCs中IDO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伴STAT3磷酸化水平升高。加入JSI-124后pSTAT3和IDO表达明显降低。MTT实验中MDSCs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加用IDO特异性抑制剂1-MT或STAT3抑制剂JSI-124后T细胞增殖抑制明显改善(P < 0.05),且1-MT组和JSI-12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MDSCs显著抑制T细胞分泌IFN-γ,促进TGF-β、IL-10释放(P < 0.05)。而加用1-MT或JSI-124后,IFN-γ分泌水平升高,而TGF-β、IL-10分泌水平降低(P < 0.05),而1-MT组和JSI-12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MDSCs中磷酸化STAT3水平升高导致IDO过表达;STAT3的特异性抑制剂JSI-124可以逆转MDSCs对T细胞增殖和Th1类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泛素连接酶CUL4A、CUL4B的表达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72例L-SCLC组织和14例L-SCLC癌旁组织CUL4A、CUL4B的表达情况。  结果   CUL4A在L-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2.2%(52/72),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35.7%(5/14)(P < 0.05)。CUL4A的表达与患者吸烟情况密切相关(P < 0.05), 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胸膜侵袭、血小板(PLT)和乳酸脱氢酶(LDH)无显著相关性(P > 0.05)。CUL4B在L-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为68.1%(49/72),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28.6%(4/14)(P < 0.05), CUL4B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吸烟情况密切相关(P < 0.05),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胸膜侵袭、PLT升高和LDH升高无显著相关性(P >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 淋巴结是否转移、CUL4A表达水平、CUL4B表达水平和血液LDH量均与患者的中位无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和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密切相关。多因素结果显示, CUL4B高表达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淋巴结转移、血液LDH升高不仅是影响OS, 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UL4过表达可能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可以作为预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并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IL-2+IL-15组合体外培养方案对于NK、NKT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黏附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IL-2+IL-15 联合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观察培养15 d后细胞的扩增倍数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LDH释放法和CD107a释放法检测不同细胞亚群对于HLA匹配或不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活细胞工作站检测总扩增产物对于不同靶肿瘤细胞系的黏附作用。结果:与扩增前相比,IL-2+IL-15培养方案扩增15 d后,NK细胞\[(36.74±1710)% vs (16.34±3.12)%,P<0.05\]、NKT细胞\[(24.88±12.34)% vs (4.06± 2.05)%,P<0.05\]比例显著增加,CD4+ T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p30\[( 92.38±7.19)% vs(32.14±17.64)%,P<0.05\]、NKp44\[(74.26±16.28)% vs(1.94±1.60)%,P<0.05\]、NKG2D \[( 98.58±128)% vs(6650±24.84)%,P<0.05\] 的表达率均显著升高,CD16表达率显著降低\[( 85.12±7.66)% vs(95.60±253)%,P<0.05\]; NKT细胞、T细胞表面活化受体DNAM-1和NKG2D明显升高(P<0.05)。总扩增产物、NK细胞和NKT细胞对HLA不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均显著高于HLA匹配靶细胞系的杀伤(P<0.05);在共孵育至84 min时,与HLA匹配的靶肿瘤细胞系相比,总扩增产物细胞与HLA不匹配的靶细胞系黏附结合数目显著增多\[( 4.80±0.53) vs (2.25±035)个,P<0.05\]。结论:IL-2+IL-15组合方案在扩增NK细胞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扩增NKT细胞,即可以扩增CD56+细胞群。并且,扩增产物主要以不受HLA限制的NK细胞杀伤活性为主来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0.
肿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或间质细胞表面抗原的靶向治疗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这些靶向抗原的筛选及其抗体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成为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选择性表达于肿瘤间质活化的成纤维细胞表面,而在正常组织成纤维细胞表面很少表达或不表达,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蛋白水解酶活性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增殖.这使其成为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理想的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