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女,33岁,因四肢、腰、臀部发生丘疹伴瘙痒2个月,于2007年8月来院就诊.2个月前患者四肢、腰、臀部出现散在的丘疹,而来我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皮炎、药疹?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外用复松霜等治疗后瘙痒无好转,皮损逐渐扩大,并形成大小不等的环形红斑,中心出现脐凹,内含黄色角质物.  相似文献   
62.
对50例45~70岁中老年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结果表明TCD总异常率为80.0%,显著异常率为58.0%,其中以血管狭窄为主者占36.0%,供血不足者18.0%。TCD的改变与当日血糖值和有无神经系统症状有关,而与年龄和病程无关。TCD能客观反映NIDDM患者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NIDDM患者早期发现脑血管病变,提供了安全可靠、无创伤性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39岁.因阴囊结节、肿块10余年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阴囊处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丘疹,伴有轻度瘙痒,未经诊治,皮疹的数目逐渐增多至数十个,体积缓慢增大,部分皮损渐融合成团块状,表面光滑,结节或肿块破溃后可排出细小砂样颗粒状的乳酪样物质.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连续3年对北京市奥运场馆的主要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了解奥运场馆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2008年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监测采用CO2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奥运场馆蚊虫的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96.94%;蝇类的优势种为麻蝇亚科蝇类,占捕获蝇类总数的46.13%;鼠的优势种为小家鼠,占捕获鼠类总数的63.30%;蜚蠊的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在奥运场馆仅捕到该种。2008年与2006年、2007年相比,主要病媒生物密度显著下降,在奥运会期间均处于低密度水平,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8.57%和89.26%,蝇密度下降率分别为69.88%和81.63%,鼠密度下降率为100%,蜚蠊密度下降率为99.98%。结论北京市针对奥运会开展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使得2008年奥运会期间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大幅度下降,实现了确保奥运会不受病媒生物危害影响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测定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ACTH和皮质醇对AC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4例病情程度不同的ACI患者和30例对照者在8:00、16:00和24:00时的血浆ACTH和皮质醇含量,分析24h内ACTH和皮质醇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ACI患者8:00、16:00和24:00时的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在3个时点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预后差的患者两种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昼夜节律逆转.结论 检测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观察其昼夜节律变化,可判断ACI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66.
目的进一步了解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脑出血和30例对照组24h内8时、16时和24时的血浆ACTH和皮质醇含量,分别与出血量大小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在3个时,置与出血量大小呈正相关。在出血量大,预后差的患者两种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昼夜节律逆转。结论检测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观察昼夜节律,可判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制作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及EPO处理组。Aβ大鼠海马内注射造模,然后在生理盐水组大鼠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生理盐水,EPO处理组则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术后24小时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Cyt C)的变化,以及术后7天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EPO处理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yt C的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EPO处理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较生理盐水组减少(P<0.01)。结论 EPO可以通过抑制Aβ1-40诱导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线粒体Cyt C释放来抑制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影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并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的老年患者133例,制订抗感染疗效影响因素调查量表,并根据临床病例提供的数据填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抗感染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在133例患者中,治疗有效108例(81.2%),无效25例(18.8%),有15例(11.3%)微生物试验培养出致病菌。影响氟喹诺酮类药物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吸烟、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P<0.01)。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应个体化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吸烟和肝肾功能不全时治疗效果不佳。老年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药抗感染时应根据肝肾功能、药敏试验和病情变化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表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PP)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4例患者,男1例,13岁,病程3个月;女3例,年龄分别为22岁、29岁和35岁,病程依次为15、12、14年。4例患者均为癫痫样发作伴意识障碍,其中2例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无效。进行神经系统查体,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钙和磷检测、头颅CT平扫和AEEG检查。结果 2例PTH降低,2例增高,4例均显示血清低钙高磷,CT均为双侧基底节等部位钙化灶,AEEG提示中高波幅慢波和棘慢综合波,2例诊断为特发性HPP,2例诊断假性特发性HPP。给予钙剂、活性维生素D、丙戊酸钠缓释片等治疗,癫痫样发作均得到控制。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癫痫样发作患者应检测血清钙和头颅CT,如出现低血钙伴基底节钙化,应及时检测血清磷和PTH,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0.
<正>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由神经系统变性引发的进行性痴呆,老年者发病率较高,亦称老年痴呆。临床表现以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以及人格、行为方面的异常为主。典型的三大病理特征为:神经原纤维缠结、老年斑以及神经元的广泛缺失[1]。AD的动物模型按产生原因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自发性动物模型,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