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提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对本院2002年6月收治的67例有完整资料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传统、常规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进行穿刺。此组为对照组。对本院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不同的的内瘘条件采用相应的穿刺技巧,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此组为试验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动静脉内瘘的特点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临床资料显示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结果不同的动静脉内瘘采用相应的穿刺技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相应的穿刺技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保证了透析顺利实施,延长了内瘘寿命,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23.
人工流产及放、取宫内节育器等计划生育手术前,将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塞入阴道后穹隆,使宫颈变软和宫颈口扩张,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一、本病例的临床特点:①嬰幼儿,系早产,人工喂养,以淀粉和牛乳为主,未加其他辅食。②起病缓慢,具有严重贫血的表现,如面色苍黄等。③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④头部、四肢无意识地颤动。⑤心脏扩大,心率快,心尖部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贫血纠正后恢复正常。⑥肝、脾肿大。⑦血红蛋白2.9克%,骨體检查:增生活跃.以中幼红细胞为著,多数胞体小,胞浆少,成熟红细胞以中空淡染为主,部分细胞也有胞体大,核染色质疏松。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菌痢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头孢哌酮100mg/(kg.d)静注,对照组50例应用阿米卡星10mg/(kg.d)静注。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头孢哌酮可作为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8.
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Bishop在电镜下于急性腹泻患儿十二指肠黏膜活检标本中,发现上皮细胞内存在大量球形病毒颗粒,根据其类似车轮状形态,1975年命名为"轮状病毒"(Rota Virus,R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