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预防的标准工具。通过结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同步切除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从而达到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目的。随着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尤其是小息肉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黏膜下注射印度墨用于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定位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该院行经肠镜黏膜下注射印度墨定位术并随后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46例,采用黏膜下注射1.0 ml生理盐水形成丘样隆起后,再依次注入0.2 ml印度墨及1.0 ml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染色定位;对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以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评估,腹腔镜手术中探查染色定位效果、有无墨汁泄漏,术后病理评估切除标本的切缘情况。结果 146例患者均在肠镜下顺利完成印度墨标记,所有患者均无出血、穿孔和发热等并发症。腹腔镜术中探查均肉眼下清晰可见印度墨染色部位,未见墨汁弥散、泄漏污染术野的情况。术后病理证实标本切缘均呈肿瘤阴性。结论经肠镜黏膜下注射印度墨是比较理想的腹腔镜手术病灶定位方法,两步法注射生理盐水2.0 ml、1∶10印度墨0.2 ml的方式可以达到既保证安全又染色清晰的效果,其操作简单、效果安全且经济性高,是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肿瘤切除完整性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1184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104例)和开腹手术组(开腹组,108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远切缘距离、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15.5枚/例比14.4枚/例)、远切缘平均距离(2.5 cm比2.1 cm)及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9%(2/104)比1.9%(20/10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0%和69.3%,开腹组分别为78.0%和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5%和81.2%,开腹组分别为87.6%和80.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肿瘤切除完整性和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调查日间病房肠息肉切除患者的肠道准备现状及其与门诊、住院患者的差异。 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4月于上海长海医院日间病房、住院病房和门诊接受肠息肉切除患者4 278例,计算其肠道准备质量,分析肠道准备质量与患者性别、盲肠进镜情况、来源、时间档及工作档的关系。 结果4 278例患者中14.7%的患者肠道准备不合格,男性显著差于女性(χ2=11.091,P<0.05);门诊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显著优于日间病房和住院病房(χ2=16.610,P<0.05);上午、下午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显著优于晚间患者(χ2=14.508,P<0.05)。日间病房患者在晚间及加班时间接受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门诊和住院。 结论日间病房肠息肉切除患者的肠道准备现状不佳,主要与非常规时间接受检查导致肠道准备与检查的间隔时间过长有关。综合应用多种手段来改善现状,尤其是有效控制肠道准备与接受检查的间隔时间将对提升日间病房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结肠癌拷贝数变异基因并分析其潜在功能。 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结肠癌拷贝数变异数据和表达谱数据在R350环境下利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筛选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之间显著差异的拷贝数变异基因,结合表达谱数据筛选显著差异拷贝数合并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对显著差异拷贝数合并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索其潜在的功能和通路。筛选结果经我院样本测序结果验证。结果 共发现8872个显著差异拷贝数合并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包括GID8、YTHDF1、TAF4、NELFCD等;主要富集的功能和通路分别为RNA的催化活性、DNA的催化活性、泛素相关酶活性、Notch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 挖掘结肠癌拷贝数变异突变基因并分析其潜在功能,有助于帮助深入理解结肠癌遗传机制和发病机制,这有可能作为结肠癌诊断和治疗靶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6.
经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直肠吻合良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肠镜球囊扩张治疗结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15例,其中乙状结肠切除患者1例,直肠前切除患14例;吻合器吻合13例,手缝2例;狭窄处直径0.2~0.7cm,狭窄长度0.5~2.0cm。结果 13例经1次扩张,2例经2次扩张,狭窄处均被扩至2~2.5cm,成功率100%,无一出现并发症。随访3~30个月,无狭窄复发 。结论 经内镜球囊扩张术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应成为治疗结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7.
������������Ϣ�ⲡ���ν�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 ,FAP) ,又称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familialpolyposiscoli,FPC)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 (adenomatonspotyposiscoli,APC) ,临床主要表现为结直肠内生长成百成千个腺瘤性息肉。它是大肠癌的前期病变 ,如不行肠切除 ,几乎所有病人都将发展为大肠癌 ,占所有大肠癌的 1%。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男女病人具有相同遗传性 ,外显率接近 10 0 % [1] 。75 %~ 80 %的FAP有家族史。 2 0 %~ 2 5 %的FAP无家族史 ,为基因突变的新病人 ,其后代仍延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FAP发病罕见 ,每 10 0 …  相似文献   
108.
原发性骶前肿瘤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跃  孟荣贵  于恩达  张卫 《人民军医》2002,45(8):451-453
骶前肿瘤多为良性 ,以直肠指诊确诊率高。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提高治愈率。 1990年 11月~ 2 0 0 0年 7月 ,我院共收治原发性骶前肿瘤 19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9例中 ,男 3例 ,女 16例 ;年龄 32~ 71岁 ,平均 4 2 6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 1个月~ 2年 ,平均 6 5个月。肿瘤最小 2cm× 1 5cm× 2cm ,最大 18cm× 15cm× 14cm ;囊性 11例 ,囊实性 3例 ,实性 5例。主要症状为肛门下坠感 13例(68 4 % ) ,大便困难 9例 (4 7 3% ) ,骶尾部胀痛 4例(2 1 1% ) ,严重者肛门剧烈疼痛 ,部分有下腹胀痛、每天大便 3~ 6次 ,…  相似文献   
109.
黑斑息肉综合征27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 (Peutz Jegherssyndrome ,PJS)完善的诊断标准 ,规范手术方案及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4~ 2 0 0 0年间治疗的 2 7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7例患者中有家族史者 15例 ,占 5 6 % (15 / 2 7)。发病年龄 2~ 34岁 ,平均 15岁 ;黑斑出现年龄 1~ 13岁 ,平均 4岁 ,恶性肿瘤发生率 18% (5 / 2 7)。术前应用内镜摘除息肉 4 96枚 ,最大 1枚为 10cm× 8cm× 9cm ;11例行术中肠镜检查 ,共摘除息肉 4 5 6枚 ,最多 1例 1次摘除 6 0枚。术后 1例因小肠穿孔死亡。最长随访时间 15年 ,无再行手术者。结论PJS患者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手术中手法触摸效果差。术前胃镜、肠镜结合术中肠镜及“套叠式”息肉摘除法效果好。小肠息肉大于 2cm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30岁以后及有家族史者恶变率明显上升。肠道息肉易复发 ,术后应定期行肠镜、胃镜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110.
�᳦�����󸴷�36���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提高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3年36例结肠癌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复发18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13例,局部复发6例,腹壁切口复发6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34例。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切除11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和9个月。结论 结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重在术中无瘤操作,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