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前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确诊及早期治疗的诊疗方法,且传统的结肠镜培训应得以改进。本文介绍了本院结肠镜教学和初学者对结肠镜的使用及相应步骤,探讨了结肠镜培训模拟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辅助下经胃内镜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一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初步评价利用现有器械进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胃内镜腹膜后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实施了1例经胃内镜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在腹腔镜辅助下,选择胃体下部前壁用针刀切开胃壁,置入黄斑马导丝和成型气囊扩张胃壁,内镜进入腹腔。在腹腔镜辅助下,以电活检钳通电切下肿大淋巴结2块,放入内镜网篮内,经胃壁切口进入胃腔、食管、口腔取出。以止血夹闭合胃壁切口后退镜。结果腹腔镜辅助下经胃内镜腹膜后淋巴结活检取得成功。术后病理诊断为淋巴瘤。经过1个疗程化疗后于术后第6天情况好转出院。无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利用现有器械进行人体腹腔镜辅助下经胃内镜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初查结肠镜结果阴性人群再次进行结肠镜检查情况,探讨不同性别、年龄、风险等级人群在不同时间间隔结直肠肿瘤的发生风险.方法 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自制调查表对199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在长海医院初查结肠镜结果阴性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内容包括初次结肠镜检查以后所有结肠镜检查情况、结直肠癌危险分层相关因素(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糖尿病病史、绿色蔬菜摄人情况、腌制食品摄人情况、油炸熏制食品摄人情况、白肉摄人情况)等.采用寿命表生存分析法研究不同性别、年龄、风险等级人群发生结直肠肿瘤的累积风险.结果 共纳入455例研究对象,有91例发生息肉病变,24例发生腺瘤病变,9例发生进展期肿瘤病变,初查结肠镜阴性人群5年后结直肠息肉、腺瘤、进展期肿瘤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1.9%、4.2%和2.0%.12年进展期肿瘤的累积发生率为3.9%.男性发生息肉病变的风险高于女性(x2=8.142,P=0.004);年龄≥60岁人群发生息肉病变的风险高于年龄<60岁人群(x2=6.321,P=0.012);高风险组人群发生息肉病变的风险高于低风险组人群(x2=4.082,P=0.043).结论 对于初查结肠镜结果阴性人群,结直肠息肉、腺瘤、进展期肿瘤5年的累积发生率均较低,12年内发生进展期肿瘤的风险也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后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新辅助放化疗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肛肠外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的191例Ⅰ~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自2009年1月起与病理科开展直肠癌多学科合作,病理科医师通过细致取材使每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不少于15枚,据此将患者分为常规取材组(46例)和细致取材组(1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的检出数量及阳性率。结果 细致取材组患者术后淋巴结的检出数量较常规取材组增加[(13.1±4.9)枚/例vs (9.6±4.0)枚/例,P<0.01],其中≥12枚的比例提高(69.7% vs 33.3%,P<0.01)。常规取材组患者术后阳性淋巴结数量[(1.8±2.9)枚/例vs(1.9±3.8)枚/例,P=0.334]和淋巴结阳性率(50.0% vs 38.6%,P=0.172)与细致取材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T1、T2、T3和T4期常规取材组和细致取材组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25.0%(1/4)和22.7%(5/22)、0.0%(0/1)和33.3%(1/3)、9.1%(1/11)和25.0%(8/32)、70.0%(21/30)和47.1%(40/85)及0.0%(0/0)和66.7%(2/3),不同T分期之间两组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5,P=0.209)。结论 多学科合作后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可增加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术后淋巴结的检出数量,但并不增加阳性淋巴结的检出数量及淋巴结阳性率。对于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建议选择淋巴结辅助检出技术以获得更准确的淋巴结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肠镜联合钛夹定位法进行结肠肿瘤定位诊断对选择手术切口的指导意义.方法 30例结肠肿瘤患者在术前行结肠镜检查,于肿瘤处使用钛夹进行标记,摄腹部立、平卧位腹平片确定其体表投影部位并进行切口选择.结果本组患者在肠镜下有9例患者(30%)出现定位错误或无法准确判定;联合钛夹定位后,所有患者术前均明确肿瘤部位,以此指导手术切口选择,100%手术切口选择正确,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结论 肠镜对于结肠肿瘤定位困难,有一定误差率,肠镜联合钛夹标记法进行肿瘤定位,有助于准确定位并选择最佳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肠镜联合钛夹定位法进行结肠肿瘤定位诊断对选择手术切口的指导意义.方法 30例结肠肿瘤患者在术前行结肠镜检查,于肿瘤处使用钛夹进行标记,摄腹部立、平卧位腹平片确定其体表投影部位并进行切口选择.结果本组患者在肠镜下有9例患者(30%)出现定位错误或无法准确判定;联合钛夹定位后,所有患者术前均明确肿瘤部位,以此指导手术切口选择,100%手术切口选择正确,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结论 肠镜对于结肠肿瘤定位困难,有一定误差率,肠镜联合钛夹标记法进行肿瘤定位,有助于准确定位并选择最佳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8.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属遗传性大肠疾病,目前治疗主要针对大肠内病变,手术方式主要是次全大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和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9.
硬纤维瘤(desmoid tumours,D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但可呈局部浸润性生长.FAP患者DT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其发生、发展可能与手术、遗传学易感性和体内激素水平有关.50%的FAP相关性DT发生于腹腔内,常表现为无压痛、缓慢生长的肿块.临床表现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肠系膜DT可导致肠梗阻、肠缺血、肾盂积水和瘘管.可活检或CT检查明确诊断.对于腹壁DT建议手术切除,而肠系膜DT的首选药物治疗,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因"确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9年"入院,病程中无明显心慌、饮食、睡眠、性格及体质量改变.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Ⅱ度肿大,左侧甲状腺可触及约2.0 cm×1.5 cm质中结节,无明显压痛性多发性结节,随吞咽上下活动,右侧甲状腺未及明显结节.B超见左侧甲状腺中部见一2.3 cm×1.7 cm圆形结节,边界清,伴囊性变,右侧甲状腺近峡部见0.7 cm×0.4 cm圆形结节,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提示甲状腺多发结节伴部分囊性变.甲状腺ECT提示两叶增大较明显,左叶中部有一较明显的放射性减低区(凉结节),右叶放射性分布尚可.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未见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胃十二指肠未见息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