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4 毫秒
91.
目的 拟将呼吸道合胞病毒M2-1基因转染人肺腺癌PAa细胞并获得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和基因转染技术,将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转录及复制过程中起调控作用的M2-1基因cDNA片段插入质粒pXJ41,转染人肺腺癌PAa细胞,并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技术鉴定M2-1基因表达。结果 ①阳性重组子pXJ41/M2-1经双酶切,产生620bp大小片段;②RT-PCR扩增M2-1基因可见620bp清晰的条带;③免疫荧光染色见转染M2-1基因的PAa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异性绿色荧光;④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2-1基因的PAa细胞,于22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M2-1基因在人肺腺癌PAa细胞的成功转染和表达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肾上腺髓质素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上腺髓质素 (ADM)是Kitamura等[1] 日本学者 1993年首先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活性肽 ,具有快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ADM还有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尿钠排泄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保护上皮、调节炎症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与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及肿瘤等[2 8] 多种疾病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我们仅就ADM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做一综述。1.ADM的生化特性及代谢特点 :肾…  相似文献   
93.
应用斑点杂交、放免测定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内毒素不同浓度同时相(A组)和内毒素同浓度不同时相(B组)作用下体外培养的新生牛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和释放的作用,且该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两组ET—1基因,表达与释放。结果表明,内毒素具有促进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的强弱与释放量的增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内毒素血症时血浆ET水平升高与ET合成增加和基础释放量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经放、化疗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27例。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d),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 27例患者CR2例,PR14例,SD10例,PD1例。客观缓解率59.26%,疾病控制率96.40%。PFS 14.17个月。中位生存期20.23个月。EGFR基因突变阳性者生存时间长于基因未突变患者(P<0.05),女性生存时间长于男性(P<0.05)。结论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进行EG-FR基因检测,选择优势人群使用吉非替尼疗效肯定,安全易耐受,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通过影响尾加压素Ⅱ(UⅡ)及中介素(intermedin,IMD)合成与分泌发挥肺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C组)、油酸损伤组(A组)、牛磺酸治疗组(T组),分别于0、6、12、24 h4个时间抽动脉血2 mL并取肺泡灌洗液(BALF),测动脉血氧分压[p(O2)],血浆及BALF中UⅡ、IMD浓度,测定肺湿干质量比(W/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HE染色、免疫组化检查肺组织中UⅡ与IMD表达水平;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T组p(O2)在6、12、24h时高于A组(P<0.05);A组肺组织W/D在0h和6h高于T组(P<0.05);A组血浆UⅡ在24h高于T组(P<0.05);A、T组BALF UⅡ在0、6h差异显著(P<0.05),0h时T组高于A组(P<0.05),6h时A组高于T组(P<0.05);A组血浆IMD在0h时高于T组(P<0.05).光镜观察:T组肺组织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肺内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均有UⅡ与IMD阳性表达,A组与T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电镜观察:T组较A组损伤减轻,基底膜完整,未见明显胶原增生.结论 牛磺酸可减轻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UⅡ表达,减轻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后肺泡渗出有关.  相似文献   
96.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肝癌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亲和离心管方法检测160例甲胎蛋白(AFP)阳性(≥20μg/L)患者血清中AFP-L3含量,计算其比率AFP-L3(%),即AFP-L3/AFP。[结果]以AFP-L3(%)≥10%作为阳性标准,肝癌患者血清中AFP-L3(%)异常升高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75.00%vs.8.33%,χ2=71.11,P〈0.01)。AFP-L3的诊断灵敏度是75.00%(66/88),特异度达到91.67%(66/72),诊断符合率82.50%[(66+66)/160]。[结论]应用亲和离心管法检测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脏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7.
患者女性,57岁,无吸烟史。因咳痰伴痰中带血1个月于2012年3月就诊陆军总医院,PET-CT检查提示:右肺癌,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L2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来源可能性大。心包积液检测示:查见鳞癌(图1),EGFR基因突变阴性。诊断为:1)右肺鳞癌Ⅳ期(pT4N3M1),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癌,骨转移癌,心包积液。2)高血压Ⅲ级高危。患者拒绝放、化疗,服用靶向药物治疗。遂于2012年3月开始口服靶向药物吉非替尼250 mg qd。2个月疗效评价:疗效稳定(SD),见图2。2015年7月患者出现腰部疼痛,2015年9月16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部多发结节,右肺部结节明显增大。考虑其为缓慢进展,继续给予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并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 qd。因患者为高血压Ⅲ级,服阿帕替尼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定期复查尿常规。患者耐受情况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个月后复查CT示:肺部,疗效评价病灶稳定(SD),见图3。患者2016年2月5日因出现头痛、四肢抽搐,外院胸部CT提示病变进展(PD)。阿帕替尼无疾病生存期为5个月余。经激素、利尿、放疗对症治疗后,头痛及四肢抽搐缓解,改行阿帕替尼联合AZD9291治疗。2016年3月7日患者复查骨扫描未见新发骨转移癌灶,胸部CT提示肺病灶未见增大,疗效评价SD,现患者正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98.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采用单纯放疗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西他赛化疗(静注,多西他赛40 mg/周,1次/周,共6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IL-6、IL-8及可溶性MHC-Ⅰ分子链相关基因A水平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未影响化疗和放疗的进行。结论: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具有较多的优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总结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的科室分布、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肺栓塞病例分布于9个科室,外科系占36.7%,内科系占63.3%;56.7%的肺栓塞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它常见原因有手术、外伤、骨折;多数肺栓塞病例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仅13.3%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三联征;13.3%心电图呈典型SⅠ QⅢ TⅢ,30%有肺动脉高压;CTPA的诊断敏感性为77.3%.病死率为10%.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最多见诱因;综合临床表现及时诊治,可降低肺栓塞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0.
薏苡仁油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薏苡仁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与顺铂单药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薏苡仁油联合顺铂组15例(薏苡仁油100ml,生理盐水40ml+顺铂40mg/m2),单药顺铂组15例(生理盐水40ml+顺铂40mg/m2),每周1次,连续2~4周。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并注入药物。结果薏苡仁油联合顺铂组总有效率为86.7%,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3.3%,均优于单药顺铂胸腔给药组(P〈0.05)。两组毒性反应相近。结论胸腔灌注薏苡仁油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药顺铂胸腔灌注,两者毒性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