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1]显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探讨HSV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病例组:39例,系2004年1~4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芝罘医院住院治疗的经脑CT和MRI证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21例,女18例;年龄48~70岁,平均59岁;病程5~14d,平均10d。缺血性脑卒中均为腔隙性脑梗死。(2)正常对照组:30名,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男16名,女14名;年龄50~68岁,平均58岁。1.2方法1.2.1HSV-1IgM、HSV-2…  相似文献   
72.
股方肌肌骨瓣在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国平 《临床医学》2007,27(4):36-37
目的探讨股方肌肌骨瓣植入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6月-2005年3月本科对20例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施行经股骨头颈处开槽、清除病灶、植骨、股方肌肌骨瓣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8例患者经过1.5-5年随访,均取得满意疗效,根据王岩等[2]制定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百分评价法进行评定,结果优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89%。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植入自体松质骨对关节软骨起到了有效支撑、防止塌陷的作用,且股方肌肌骨瓣血运丰富,能有效促进坏死区的修复,重建其血液循环,临床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分析了医院图书馆开展科研项目信息支持服务的需求及可行性,探讨了医院科研项目信息支持服务主要内容,期望找出一种更加合理的科研信息服务模式,以满足医院科研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分析了医院图书馆开展科研项目信息支持服务的需求及可行性,探讨了医院科研项目信息支持服务主要内容,期望找出一种更加合理的科研信息服务模式,以满足医院科研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
移位的髋臼骨折的功能恢复取决于骨折是否解剖复位。近年来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效果已被许多学者证实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共手术治疗髋臼骨折 4 0例 ,术后随访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12例。年龄 18~ 6 2岁 ,平均36岁。骨折原因 :车祸伤 2 2例 ,坠落伤 12例 ,砸压伤 6例。骨折类型 :前柱骨折 8例 ,前壁前柱骨折 2例 ,后柱骨折 13例 ,后壁后柱骨折 1例 ,后壁骨折 8例 ,横形骨折 2例 ,双柱骨折 6例。合并伤 :颅脑损伤 4例 ,髋关节前脱位 1例 ,髋关节后脱位 4例 ,股骨…  相似文献   
76.
MBP刺激下IL-3和IL-4对树突状细胞前体定向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刺激下,不同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前体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脾脏DC.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与MBP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荧光抗体标记的CD11c和CD8α表达.结果 (1)在MBP和粒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条件下,白细胞介素-4(IL-4)能明显刺激DC CD11c表达,IL-4组其平均荧光强度为856.93±2.45,对照组为708.58±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GM-CSF和MBP培养条件下,ID3能明显上调DC CD8α的表达,IL-3组平均荧光强度为7751.70±296.63,对照组为7279.17±17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4可进一步促进BALB/c小鼠脾脏DC前体向DCl分化,而IL-3则促进DC前体向DC2分化.  相似文献   
77.
于国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186-1186
小儿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65年我国自研制出麻疹疫苗并广泛使用以来,小儿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发病率又有所增加,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又有了新的特点,值得重视。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9月共收治小儿麻疹17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8.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中细胞因子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平  朱克  田东华 《北京医学》1999,21(5):288-291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牛脊髓髓鞘碱性蛋白诱发的豚鼠实验性过敏性脑脊同炎(EAE)中枢神经系统中IL-1β,TNF-α和IFN-γ的蛋白水平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EAE临床症状出现前3天,胸腰段脊髓中的血管周围浸润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样细胞开始表达这三种细胞因子,当临床症状出现时这种表达高峰,并一直持续至临床高峰期,在恢复后期,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开始表达IL-β和TNF-α。它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相似文献   
79.
脑膜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孚霞  于国平 《医学综述》2006,12(17):1052-1053
脑膜癌病病死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看不到颅内占位性病变,治疗也缺乏有效的手段,文章综述了脑膜癌病的发生、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80.
本文报道20例脑、脊髓占位疾病及先天畸形,选用MRI影象诊断技术,CT扫描、脊髓碘水造影和DSA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资料说明对位于脑中线结构、颅底、后颅凹、枕骨大孔附近和椎管内的病变,MRI检测明显优于其他3者。病变性质主要包括肿瘤、囊肿、动脉瘤或血管畸形,以及各类脑、脊髓先天性畸形及延脊空洞症。本文指出临床上选择性地应用MRI新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