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9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282.
目的了解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疼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年4-9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37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特质应对问卷和长海痛尺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93±1.32)分。患者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为(31.70士3.99)分,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消极应对因子得分为(29.14士5.04)分,低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水平、饮食偏好以及检查顺利程度的患者,其疼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检查顺利程度、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经常腹泻等是影响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护理工作者应提醒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尤其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结肠镜检查的影响。在检查前应尽量激发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应对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283.
王志  于冬梅 《中外医疗》2013,32(8):138-138,140
目的探讨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对该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普外科共对13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术,分别实施七氟醚、异丙酚、雷米芬太尼,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七氟醚组各项数据均低于异丙酚和雷米芬太尼组,其不良反应高于异丙酚组,但却低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结论七氟醚具有安全可靠、见效快、不良反应低等特性,不会对HR、BDP、SBP造成过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84.
285.
目的 探讨RNA干扰Survivin基因表达对癜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瘢痕疙瘩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构建靶向Survivin的siRNA表达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 TM 2000转染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纤维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被干扰情况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 靶向Survivin的序列特异件的siRNA对成纤维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率:在mRNA水平为59.86%和82.57%,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8.76%和72.53%.Caspase-3基因的表达和活性显著增加(P<0.01).转染靶向Survivin的RNAi表达质粒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较显著(P<0.05).Annexin V-FITC/P1双染法显示,干扰Survivin基因表达后成纤维细胞的调亡率高于对照组(56.36%,P<0.05).结论 所构建的靶向Survivin的RNAi质粒可有效地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通过Survivin基因表达的下调激活Caspas-3基因活性,可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瘢痕疙瘩的基因治疗开辟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6.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生物体在应激原刺激下细胞内迅速增加的一组蛋白质,本文探讨了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其应用前景。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体现在抑制细胞凋亡,与缺血预处理相关,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减少心肌顿抑范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87.
儿童肥胖症临床特点与代谢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重指数(BMI)≥28kg/m2的单纯性肥胖儿童94例,匹配同班同龄同性别非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临床表现、家族史、生活习惯、运动量,测定体血压、血脂、血糖等,考查其与改良儿童MS相关指标的吻合情况。结果(1)肥胖儿童中36.17%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84.02%喜食油炸甜食,79.79%多静少动,24.49%有肥胖家族史;(2)肥胖儿童收缩压和脉压差高于非肥胖儿童(P〈0.05);(3)肥胖儿重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及血压高于非肥胖儿童(P〈0.05),肥胖儿童与MS指标的吻合度高于非肥胖儿童(X2=48.080,P=0.000)。结论儿童肥胖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肥胖儿童血脂、血糖、血压异常,与MS联系密切。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是预防肥胖、截断MS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分析2010 — 2012年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状况。  方法  使用2010 —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35 664名15~49岁育龄女性资料,分析其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状况,以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为标准人口,采用复杂抽样加权处理。  结果  2010 — 2012年中国育龄妇女营养不良率为6.9 %,城乡分别为7.2 %和6.7 %,其中城市15~24、25~34和35~49岁女性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4.2 %、8.0 %和2.8 %,农村分别为12.8 %、6.9 %和2.4 %。育龄妇女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5.4 %和9.2 %,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5~49岁育龄妇女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大城市最低(22.1 %和7.3 %),中小城市(26.0 %和9.7 %)和普通农村(25.7 %和9.5 %)基本一致,其次为贫困农村(24.5 %和7.8 %)。城市育龄妇女营养不良率高于农村,其中大城市最高,而超重率和肥胖率为大城市最低。  结论  年轻女性的营养缺乏与过剩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89.
目的 分析中国居民坚果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份150个监测点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询问法和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的摄入情况,人口数据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通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中国居民坚果摄入频率和摄入量。结果 10.4%的儿童少年(6~17岁)和8.8%的成年居民(≥18岁)坚果摄入频率达到每周≥4次,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坚果摄入量为3.8 g,坚果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均呈现从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到贫困农村依次降低的趋势。从1982—2012年30年变化来看,1982—2002年中国居民坚果摄入量总体上呈缓慢增长,2002年和2012年中国居民坚果摄入量相似,城市和农村居民坚果摄入量却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 2012年中国居民坚果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需要科学引导居民合理的坚果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290.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省份0~5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现况。方法数据来自中国2013年0~5岁儿童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调查县区中的0~5岁儿童。儿童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标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儿童超重和肥胖采用WHO 2006年、WHO 2007年的生长发育标准(参考)进行判断。所有分析使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省级标准人口进行事后分层加权计算。结果 2013年监测0~5岁儿童样本量为32 861名,各省0~5岁儿童城乡合计的超重率在3.3%~16.1%之间,肥胖率在0.6%~9.7%之间。在只有城市调查点的省份,山东0~5岁儿童超重率最高(14.3%),海南最低(3.3%);山东儿童肥胖率最高(5.2%),海南最低(0.6%)。在只有农村调查点的省份,山西儿童超重率最高(16.1%),青海最低(3.3%);肥胖率为山西最高(9.7%),青海最低(0.7%)。兼具城乡调查点的省份,儿童超重率为河北最高(14.3%)、贵州最低(3.5%);肥胖率为河北最高(6.6%)、贵州最低(0.9%)。结论 2013年中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