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1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调查科学岛社区成人高血压伴血糖血脂异常等相关危险因素情况。方法对合肥市科学岛社区年龄18周岁以上共2646人进行血压、血糖、血脂检测,以及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有2646人参加体检,421人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5.91%。在4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为265人,达62.95%;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达400人,达95.01%,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03人,达48.22%。高血压人群中,TC升高160人,达38%,LDL—C升高163人,达38.71%。空腹血糖升高91人,达21.62%。结论本社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达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控制达标率仍然较低,且伴有较高的血脂异常情况和空腹血糖升高发生率。  相似文献   
6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效性预测指标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伴心室不同步的中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与安全性已获证明。然而,近三分之一患者对CRT无反应。研究表明心肌影像技术有助于机械不同步的识别,最常用的指标为①侧壁之间收缩值的差值;②12节段模型中,达到收缩速度峰值、时间之标准差。预测CRT疗效的其他指标有a、耗氧峰值;b、运动耐量;c、左室重构。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右侧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旁道 42例 ,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 ,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采取左前斜位 30°透视下 ,细标消融导管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 ,即最短AV和VA间期且A/V比例≤ 1/ 4或AV或VA波融合处即可消融。结果 :除 1例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未阻断、逆传阻断外 ,其余 41例旁道均被消融阻断 ,成功率 97 6 %。随访期 2 2± 3 6 ( 1~ 6 4)个月 ,未发现术后并发症。复发 7例 ,4例再次消融成功 ,复发率 2 2 8%。结论 :RFCA治疗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单导线心房同步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DD)起搏系统的心房电极的感知功能特点和房室同步起搏率。方法:为11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单导线VDD,并随访观察。结果:术中心房感知电极位于心房中、上部的A波振幅高于位于下部者,深吸气、深呼气、咳嗽对A波振幅略有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心房感知电极的阀值稳定,无显著性变化。房室同步起搏率9例为100%,1例为80%,1例为70%。无发生肌电干扰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结论:单导线VDD起搏系统具有简便、心房感知功能稳定、房室同步起搏率高的特点,适用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168例,其中术后接受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的患者73例(泰嘉组),接受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的患者95例(波立维组)。术后进行6个月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2.6%,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1%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单腔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在随访的20~37个月中,2例患者长期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ICD存储数据显示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172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170次,成功158次(成功率92.9%);实施高能量放电12次,其中4次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非持续性室速发作2次,因其持续时间未达到室速诊断的初始识别时间就自行停止未启动ICD治疗程序。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猝死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调整ICD的工作参数,可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7.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起搏治疗严激综述顾统元审校约25%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有左室流出道梗阻[1],临床表现多为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晕厥等一系列症状。药物治疗起初有一定的效果,手术治疗包括肥厚室间隔的部分心肌切除术和二尖瓣置换术,虽能消除或改善...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入选起搏依赖、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起搏器患者,将其升级为CRT。观察手术前后患者QRS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起搏器升级为CRT后,QRS时限较前明显缩短,由术前的155.2±27.1ms缩短至130±15.0ms,p0.01。随访至术后6月,CRT有效率为68%(18/25例),LVEDD[(64.6±8.5)vs(57.56±9.5),p0.01]显著缩小,LVEF[(29.4±3.8)vs(32.5±4.1),p0.01]显著增加,SPAP[(46.6±12.8)vs(44.5±13.1),p0.01]也较前下降。结论对于起搏依赖、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逆转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69.
70.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单腔ICD后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在随访的20~37个月中,2例患者长期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ICD存储数据显示共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事件172阵次,共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170次,成功158次(成功率92.9%);实施高能量放电12次,其中4次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所致的不恰当治疗;非持续性室速发作2次,因其持续时间未达到室速诊断的初始识别时间就自行停止未启动ICD治疗程序。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猝死有效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及时调整ICD的工作参数,可提高ICD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