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1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91.
目的 探讨双心室再同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所选择患者均为心功能Ⅲ~Ⅳ级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60mm ,EF值 <3 5 % ,E、A峰融合 ,二尖瓣中等度以上返流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时限 >14 0ms。应用Insync 80 40三腔起搏器 ,起搏电极定位于右心耳、右心室心尖部、冠状静脉窦左侧支或侧后分支。术后以VAT方式起搏。结果 例 1随诊 6个月 ,例 2随诊 1个月 ,2例术后心功能均提高至Ⅱ级 ,EF值明显提高 (例 1,2 1%VS3 0 % ;例 2 ,2 7%VS 3 8% ) ,QRS波时限明显缩短 (例 1,2 0 0msVS 110ms ;例 2 ,180ms ;例 2 ,VS 13 0ms) ,术后经心脏超声优化A—V间期 ,90ms时E、A峰分离程度最大 ,二尖瓣返流明显减少。例 1,术后 6个月左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缩小。例 2 ,术后 1个月左心房 ( 4 3mmVS 3 5mm)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 92mmVS 85mm)缩小明显。结论 双心室再同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满意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2.
目的对11例经静脉安置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了解ICD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42~69)岁。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5例、心肌病2例、Brugada综合征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基础心脏病不明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证实有室性心动过速或/和心室颤动。ICD具有多项治疗及信息储存记忆功能,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植入成功,随访29.3(2~64)个月,7例患者分别接受了抗心动过速起搏、电转复及电除颤治疗。1例发生1次室性心动过速,ICD未能察觉,经调整参数后,2次成功地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超速抑制了室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4个月不明原因死亡。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常规进行随访和设定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参数,对保证:ICD及时有效的治疗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应用能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1-4],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现将我院临床应用3例的随访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4.
儿茶酚胺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激 《综合临床医学》1993,9(5):228-230
  相似文献   
195.
    
苏浩  严激  徐健  孙贤林  范西真 《安徽医学》2012,33(11):1436-1438
目的总结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经验。方法根据体表12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典型心房扑动25例,其中阵发性心房扑动17例,持续性心房扑动8例。全部患者口服过2种及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常规放置10极冠状窦、右室电极,ARRAY球囊置于右房中下部,构建右房模型,在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引下进行三尖瓣峡部消融。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其中18例放电过程中房扑终止,7例在窦性下放电消融。术后分别起搏冠状窦近端、低位右心房,证明双向传导时间延长,同时无激动穿过峡部的消融线,证实峡部双向阻滞。术后随访6~18个月,1例复发,复发率4.0%。结论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放电次数。  相似文献   
196.
197.
李镇  严激  徐健  朱红军  余华  程敏  陈康玉  沈伟 《安徽医药》2011,15(8):941-944
目的研究多西环素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缝隙连接的重新分布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多西环素干预组。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制备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间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通过Western-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心肌Cx43的分布及含量。用电生理方法观察多西环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组及多西环素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MMP-9水平显著增高(P0.001)。多西环素干预组较缺血再灌组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01)。多西环素干预组再灌注后自发性室速的发生率有所减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降低(P0.05)。多西环素能够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Cx43侧化分布,但Cx43的数量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多西环素可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减轻缺血后缝隙连接的侧化分布并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及远端内膜平滑肌细胞(SMCs)和胶原的变化.方法 将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对照组、高脂手术组、高脂组,第8周和第28周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28周后高脂手术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其余组行假手术.32周后利用生物机能实验分析系统测量各组腹主动脉缩窄近端和远端的压力.行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腹主动脉形态学特征、胶原及SMCs.结果 ①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内膜胶原较高脂组相同位置明显增多;高脂手术组缩窄远端内膜胶原较高脂组相同位置明显减少.②高脂手术组缩窄近端SMCs较高脂组相同位置增多,高脂手术组缩窄远端内膜SMCs 较高脂组相同位置减少.结论 AS兔腹主动脉缩窄近端血管内膜增厚,内膜胶原和SMCs增多;缩窄远端内膜变薄,内膜胶原和SMCs减少.  相似文献   
199.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在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与前降支近段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LM组)和左前降支近端病变(LAD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即刻的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ST段压低改变的特点。结果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共74例,LM组15例,LAD组59例。LM组Ⅰ、Ⅲ、aVL和aVF导联ST段压低比例显著高于LAD组(P均<0.05),V2~6ST段压低比例两组亦有差异(P均<0.01)。同时,V2~6导联ST段改变值两组亦有差异。多元分析表明Ⅲ、V2和V6导联ST段压低对急性左主干病变有预测价值(P均<0.001),其诊断的敏感度为26.7%、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和准确度85.1%。结论Ⅲ、V2和V6导联ST段压低有助于鉴别急性左主干与左前降支近段病变。  相似文献   
200.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和新型变性肌力药物的陆续出现,已经结束的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有一部分药物能更好的改善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现就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