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肝未分化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未分化肉瘤的影像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未分化肉瘤的影像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多发性小囊状突变区或多房性囊性肿块为肝未分化肉瘤影像学较特征性表现。结论肝未分化肉瘤术前常不能明确诊断,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2.
^125Ⅰ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新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125Ⅰ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胆管癌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年来收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于介入治疗后3~5天突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8例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内絮状回声。全部患者均行ERCP检查确诊,7例内镜下胆总管内癌栓完全取净,未放置胆道引流,另5例放置胆道引流管,全部患者均恢复出院,4例患者随访1.5年仍带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胆管癌栓脱落引起梗阻性黄疸不少见,诊断应与肝功能衰竭鉴别,治疗首选内镜下胆管取癌栓和/或胆道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54.
肝脏假性淋巴瘤(pseudolymphoma of liver)为罕见病例,近年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女性,76岁。于2004年10月21日上午无明显诱因感中上腹轻度疼痛,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在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10月27日行MRI检查见:肝左叶下缘可见一异常信号灶,T1W1为低信号,T2W1为略高信号,边界较清楚,约7cm×5cm×6cm,动态增强早期见病灶轻度异常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低信号,后期可见环形包膜强化。肝内血管显示可。诊断为:肝左叶占位灶,考虑为肝癌。见图1、2。门诊以“肝占位—原发性恶性占位?”收入院。…  相似文献   
55.
笔者对5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4和CD25双重酶标免疫组化染色标记Treg和CD4+T细胞,对2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8EnVision法染色标记CD8+T细胞,光镜下计数阳性细胞,对癌组织中Treg细胞和CD4+T,CD8+T及CD4+T/CD8+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果示8例正常肝组织中未发现Treg细胞。52例肝癌、癌旁组织中Treg细胞单个高倍视野平均数分别为7.6308±2.8368和5.1654±1.6718(P=0.000);肝癌中Treg细胞数目与肿瘤大小、有无子灶、有无癌栓及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有关,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术前AFP浓度、肿瘤有无包膜及肿瘤Edmondson分级无明显关系(均P>0.05);肝癌中Treg细胞数量与其浸润性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CD4+T/CD8+T值呈显著负相关(r=-0.539,P=0.014;r=-0.545,P=0.000),而与浸润性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无关(r=-0.403 P=0.078)。提示肝癌微环境中的Treg细胞可能通过抑制肿瘤局部免疫,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促进肿瘤的进展以及侵袭或转移;肝癌组织中的Treg细胞数量可能作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肝尾叶切除治疗尾叶肝癌的安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肝癌行尾叶成功切除的临床资料,并提出肝脏尾叶切除的4个安全方法:(1)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使手术野有良好暴露;(2)充分游离肝脏,使肝脏可向上、左或右侧翻动;(3)备全肝血流阻断带,根据需要,以备随时阻断全肝血流;(4)根据肿瘤情况决定理想的切肝手术入路;必要时采取多叶联合切除。11例中单纯阻断第一肝门切除尾叶6例,其余病例在多次阻断或全肝血流阻断下切除尾叶。联合右肝部分切除2例,联合左外叶切除3例,尾叶单独切除6例。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上述措施,可安全行肝尾叶肝癌切除。  相似文献   
57.
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较少见亚型,通过对83例临床特点的分析以加深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1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8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合并肝硬化与否分为两组,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83例中31例合并肝硬化患者的平均年龄46岁,HBsAg阳性率87%(27/31),合并门静脉癌栓32%(10/31),淋巴结转移36%(11/31),CA19-9阳性81%(25/31),与不合并肝硬化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1%、11%、2%和67%、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14.85,P<0.001)。结论合并有肝硬化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发病年龄轻,HBsAg阳性率、CA199阳性率、门脉癌栓发生率、淋巴结转移率高以及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肝圆韧带血管瘤误诊为胆囊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女 ,5 8岁 ,已婚 ,汉族。因“发现胆囊占位 1周”入院。病人于入院前 1周因“咳嗽”就诊当地医院 ,行CT检查发现肝区、胆囊窝内有一软组织块影 (5cm× 5cm× 4cm) ,形态不规则 ,内部密度不均匀 ,强化明显 ;胆囊壁增厚 ,强化明显 ,胆囊内球形阴影 ;考虑为胆囊占位 ,胆囊炎 ,胆囊结石 ,肝内多发小囊肿。遂求诊本院 ,发病以来 ,病人一般情况好 ,无任何不适。入院体检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体检未见异常。腹平软 ,全腹无压痛 ,未及肿块 ,肝、脾肋下未及 ,胆囊未触及莫菲征阴性。双肾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我院B超见 :胆囊底偏左上…  相似文献   
59.
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附59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5年至 1999年期间 ,对 5 92例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 )病人施行了肝切除术。本文就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探讨。病例资料本组 5 92例中 ,男性 5 7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2 6~ 78岁 ,平均 5 2岁。 5 42例 (91 5 % )合并肝硬化。肿瘤直径 2 8~ 2 4cm。术前肝功能 :Child PughA级 5 48例 (92 6 % ) ,B级 4 4例 (7 4 % )。肿瘤部位及手术方式如表 1所示。表 1  5 92例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方式例数右三叶切除 2左三叶切除 1扩大的右半肝切除 18扩大的左半肝切除 9右半肝切除 5 4左半肝切除 2 1中肝叶切除 15尾状叶切…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非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共38例中期HCC患者(试验组)行TACE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根据试验组患者的基本属性及肿瘤特性,从同期选取38例单纯行TACE治疗的中期HCC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为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B期。分析试验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两组总体生存期的差异。结果所有试验组患者都发生了至少1种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7例(18.4%)患者出现了3级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未见4级及更高的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7.4~14.6个月),试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95%CI:8.4~21.6个月),两组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非手术切除的中期HCC患者接受TACE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