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内皮素在老年人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测定了6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内皮素浓度。采用偶测及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同时测量血压,内皮素水平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显示:(1)Ⅱ期(76.11±15.39)×10^-9g/L,Ⅲ期(79.93±12.37)×10^-9g/L高因压患者浆免疫活性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I期设备高血压患者(66.09±12.52)×10^-9g/L,P〈0.05,及正  相似文献   
52.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高血压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文辉  陈德才 《江苏医药》1998,24(2):110-111
近年研究表明,由内皮细胞释放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缺血一再道往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ET、NO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ET、NO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兴起ET是Yanagisawa等于1988年分离、纯化并命名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具强烈缩血管活性多肽,是目前所知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分为ET-1、ET-2、ET河三种异形肽。ET-l主要在内皮细胞中表达。由于ET强烈的致血管收缩性及促血管平滑肌增殖作用,推测其在高血压病发病机理方面可能具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53.
老年人心房纤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心房纤颤(AF)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AF可以导致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及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的发病率很高,使病死率增加。因而很有必要将AF作为当前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点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发病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中老年人MPC的临床资料。结果 MPC占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2.7%。双原发癌26例,三原发癌5例,四原发癌1例。双原发癌中肺的双原发癌4例,肺与其他器官合并的MPC 8例,肺癌占首位。首癌至末癌间隔最长24年,平均5年6个月。对第一癌治疗,手术13例,手术加化疗8例,手术加放疗5例,放疗4例,2例放弃治疗。结论当癌症患者出现新的癌灶时,不应草率认为是癌症晚期的复发或转移,而应考虑MPC的可能,并在明确诊断基础上施以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与神经症的共病关系。方法观察175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调查他们神经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与神经症共病率为81.71%。患≥2种躯体疾病神经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患1种躯体疾病。结论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可以与神经症共病。多种慢性躯体疾病可视为诱发神经症的高危因素。在治疗老年慢性躯体疾病的同时要注意开展老年神经症干预。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高龄男性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期提高对高龄APS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高龄男性(82~95岁)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高龄男性APS患者均为原发性APS;反复发生心脑血管缺血事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脑缺血事件最多(72.73%);误诊时间长(6~15个月);实验室检查均有抗心磷脂抗体(aCL)IgM型阳性、IgG型阳性或两者均阳性,且滴度大于正常人群水平的第99百分位以上;血小板正常或者偏高;抗凝加他汀类药物治疗能使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显著降低(P0.001)。结论高龄男性患者APS以原发性为多,好发部位以心脑血管为主,aCL-IgM、aCL-IgG或两者阳性均是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长期抗凝治疗和服他汀类药物,能显著减少高龄男性APS患者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57.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能引起人体军团菌肺炎感染。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淋巴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起重要作用,其中IFN-γ是最重要的细胞因子 。本研究以免疫功能正常的豚鼠作为实验对象,用外源性IFN-γ加以治疗,来观察其对军团菌感染后其他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高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高龄SIRS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26例。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充分的抗感染、基础的呼吸支持。治疗组同时采取了呼吸支持的阶梯化管理并联合规范化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对比分析两组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SIRS致MODS的发生率为38.5%(10/26),病死率7.7%(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16/28)和28.6%(8/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龄SIRS持续进展将导致MODS的发生。MODS是导致高龄重症感染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的规范化营养支持及免疫调理治疗可显著提高高龄SIRS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基于颅内动脉数量众多且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重点研究了分叉角度、对称分支动脉狭窄度、不对称分支动脉狭窄度和斑块尺寸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生长的影响作用,以期利用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评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警、诊断及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治疗等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构建主支动脉连接分支动脉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设计45°~135°区间共7种分叉角度,依托狭窄度λ来表征血管的狭窄程度,通过血液压力、流速和剪切力等血液流体力学参数对比分析各因素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的机制.结果 分叉角度对速度比最大值和剪切力最大值基本没有影响,对压力最小值影响也较小,最大振幅不超过5%.随着狭窄度的增加,最小压力下降而速度比最大值增加,当λ从0增加到0.5、0.67和0.75时,最小压力分别下降了1.6 Pa、1.8 Pa和3.6 Pa,速度比最大值分别上升了48%、1.2倍和1.9倍;狭窄度对最大剪切力的影响很小,直到当狭窄度增大到0.75时,最大剪切力提升了5%.非对称两个支路狭窄度的比值φ增加时,3个参数均逐渐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随φ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斑块长度的增加,压力最小值呈线性增加,速度比最大值则逐渐增加,剪切力最大值则是逐渐下降,最后趋势趋于平缓.结论 分叉角度对血液流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较小;对称分支动脉狭窄度越大,或者不对称分支动脉的狭窄度比值越大,或者斑块长度越短,均引起血管壁剪切力越大,越容易造成血管内壁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预测转归等方面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0.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广泛应用,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RS)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多。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我们成功救治以反复神志改变为首发症状的高龄CRS 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