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前言体外培养可为开展体外的各项实验研究,如生物学、生理生化、免疫学、遗传学、预防医学、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实验材料。寄生虫的体外培养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寄生虫学研究课题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丝虫体外培养的研究早在1912年(BahrFnlleborn;Wellmen和Johns)即已开始,但进展缓慢,且多数均采用动物寄生丝虫的微丝蚴,因此Weinstein(1970)认为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开拓阶段。到五、六十年代才开始有丝虫成虫体外培养的报道。1954年,Hawking成功地使棉鼠丝虫(Litomosoides Carinii)成虫在体外存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道了我院151名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蛲虫感染率为15.4%、蛔虫感染率为59.4%,鞭虫感染率为21.9%,尘螨感染率为1.0%。对11名蛲虫感染阳性儿童进行了家庭调查,其家庭蛲虫感染率高达69.4%,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家蝇细胞培养的方法。方法分别取家蝇初孵幼虫、无菌家蝇卵初孵幼虫以及家蝇卵(胚胎)进行细胞培养,采用不同方法传代,观察细胞生长。结果取家蝇初孵幼虫进行培养,易出现霉菌污染,培养不能成功;用无菌的家蝇卵初孵幼虫进行培养,细胞生长较慢;用家蝇卵(胚胎)进行细胞培养,细胞生长快。直接吹打法传代,细胞不能生长;机械刮取法细胞能生长,但细胞容易丢失;胰酶消化法传代,细胞能迅速生长。结论取家蝇卵(胚胎)进行细胞培养,并用胰酶消化法传代是最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诱导及抗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观察抗菌蛋白产生的规律及其抑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产生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4种诱导源诱导后不同时间的组织匀浆提取抗菌蛋白进行抑菌实验,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及各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抑菌特性.结果各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各诱导组抗菌蛋白的产生在诱导后36~48h达高峰;各诱导组产生的抗菌蛋白均能抑制几种革兰阴性菌、一种革兰阳性菌和耐药菌株,但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活性有差别.结论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不同、产生的抗菌蛋白抗菌谱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肽和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髓样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家蝇胚胎细胞,提取抗菌肽。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80、160、320及640μg/mL4个浓度,阴性对照组仅加入PBS和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抗菌肽对K56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用处于对数生长阶段的K562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制备成浓度相同的2个药物组(HHT组和抗菌肽组),不加入药物的2种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及2个药物组对2种细胞的有效杀伤率。结果 4个浓度组抗菌肽均使K562的S期降低,增殖指数降低,并引起G0/G1期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浓度组K562细胞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T组和抗菌肽组对K562的有效杀伤率显著升高,HHT组和抗菌肽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T组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效杀伤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抗菌肽组(P0.05)。结论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肽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正常人体细胞无抑制、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IFN-γ、L-Arg及L-NNA对旋毛虫病沙鼠的脑及心肌NO合成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腹腔给予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不同剂量的IFN-γ、L-Arg及L-NNA,检测沙鼠脑及心肌的NO含量,并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IFN-γ和L-Arg组沙鼠脑及心肌NO含量明显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给予L-NNA后,脑和心肌组织阴性对照组、脑7d组及心肌7d组和40d组的NO含量明显降低,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脑25d组、40d组及心肌25d组的NO量则明显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大脑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IFN-γ和L-Arg能促进旋毛虫病的沙鼠脑及心肌的NO合成,给予L-NNA后对不同时期及不同组织则表现出不同的增强或抑制NO合成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用蒙古长爪沙鼠建立旋毛虫动物模型及最佳感染幼虫数。方法 取含旋毛虫幼虫的沙鼠肌肉压片计数,按50、80、100、150、200、300条幼虫/只喂饲长爪沙鼠,观察其发病及死亡情况,并以同样数量喂饲小白鼠作对照组。结果 ①用长爪沙鼠建立动物模型感染所需的最适旋毛虫幼虫数为80条/只。②沙鼠感染超过150条/只,则在感染后45d内全部死亡,而小白鼠喂饲300条/只旋毛虫幼虫几乎无任何症状。结论 长爪沙鼠不仅可以作为旋毛虫病的动物模型,且症状典型,故用长爪沙鼠建立旋毛虫的动物模型进行教学及科研较为合适,小白鼠则更适合保种。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对旋毛虫寄生肌肉的影响。方法:于感染后10d、40d,分别给感染沙鼠喂饲阿苯达唑或甲苯咪唑30mg/kg/d,qd,连续5d。同时设对照组。在感染后20d、50d处死沙鼠,取腓肠肌制作冰冻切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腓肠肌形态及ATPase、NADH-TR、LDH等酶的变化。结果:旋毛虫感染沙鼠后,虫体周围肌纤维肿胀、变性、坏死,幼虫周围有炎细胞浸润;两治疗组肌纤维形态与相应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治疗组肌肉组织ATPase、NADH-TR活性均高于相应对照组,而LDH活性低于对照组;在囊包形成期,甲苯咪唑治疗旋毛虫感染沙鼠后其寄生肌肉ATPase、LDH活性改变较阿苯达唑明显。结论: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治疗受染沙鼠后,肌肉组织有氧代谢增强,而无氧糖酵解减弱;在囊包形成期甲苯咪唑的治疗效果优于阿苯达唑。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家蝇三龄幼虫被大肠杆菌感染后的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观察家蝇三龄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4、8、16及24h血淋巴细胞总数(THC)及各类血细胞数量(DHC)的变化。观察大肠杆菌感染后家蝇幼虫血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感染4、8、16、24h组THC均有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各时间组的浆血胞和粒血胞数均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16、24h组的珠血胞数显著升高(P〈0.01);各时间组的原血胞和类绛血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感染后4、8、16h组的浆血胞和粒血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感染后各时间组的珠血胞的比例均明显减少(P〈0.01),各时间组原血胞和类绛血胞的比例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感染大肠杆菌后,浆血胞发生空泡、细胞变形等变化。结论 家蝇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表现为血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及形态出现变化,其中浆血胞和粒血胞两类细胞是免疫反应的主要参与者,珠血胞也可能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家蝇三龄幼虫被大肠杆菌感染后的细胞免疫反应.方法 观察家蝇三龄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4、8、16及24 h血淋巴细胞总数(THC)及各类血细胞数量(DHC)的变化.观察大肠杆菌感染后家蝇幼虫血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感染4、8、16、24 h组THC均有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各时间组的浆血胞和粒血胞数均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16、24 h组的珠血胞数显著升高(P<0.01);各时间组的原血胞和类绛血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感染后4、8、16 h组的浆血胞和粒血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感染后各时间组的珠血胞的比例均明显减少(P<0.01),各时间组原血胞和类绛血胞的比例均无明显变化(P>0.05).③感染大肠杆菌后,浆血胞发生空泡、细胞变形等变化.结论 家蝇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表现为血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及形态出现变化,其中浆血胞和粒血胞两类细胞是免疫反应的主要参与者,珠血胞也可能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