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以胎肾为供体的肾移植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先后为11例患者进行了大月龄胎儿肾整块移植术,成功9例.对于手术至关重要的低温灌洗途径的选择、供体血管的解剖及与受体血管的吻合方式和部位等解剖学技术逐步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介绍了供肾体外血循环的建立和观察方法,提出了保护肾上极动脉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2.
有限元法在骨应力分析及骨科内外固定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43年,Courant首创了有限冗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1956年Turner将其用于飞机结构的分析,此后相继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化学化工、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应用。Brekelmans和Rybicki在1972年第一次将有限元方法应用于骨科生物力学的研究,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尤其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在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成效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婴幼儿肌内注射最佳部位的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0具婴幼儿尸体标本和4套幼儿断层标本的臀区、股外侧区和三角肌区的血管神经走行和毗邻关系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各区皮肤、浅筋膜和肌的厚度.结果:臀区外上部的皮肤和浅筋膜厚(0.86±0.23)cm,肌厚(1.65±0.30)cm;股外侧区中部皮肤、浅筋膜厚(0.64±0.28)cm,肌厚(1.29±0.18)cm;三角肌区中部皮肤、浅筋膜厚(0.65±0.11)cm,肌厚(0.74±0.12)cm.以上各部肌质较厚,无重要血管神经.结论:从安全角度考虑,婴幼儿肌内注射以股外侧区中部作为首选部位为宜,次选臀区.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相关血管和筋膜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中心提供的5具成人新鲜尸体腹部标本,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Kocher切口手术入路及相关的安全外科平面进行解剖,对相关外科平面、解剖标志及筋膜间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胰前间隙和胰后间隙及其延伸是手术的两个主要的宏观外科平面,胰腺后融合筋膜及筋膜间隙是腹腔镜下外科手术操作的天然平面,一旦偏离则会导致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损伤。LPD手术中沿着适宜的外科平面进行游离,特别是Kocher切口手术入路的运用,能充分体现手术无损伤原则和肿瘤根治原则。供应胰十二指肠的重要血管均位于筋膜和胰腺实质之间,LPD中注意保护好胰十二肠区域相关的血管,保留筋膜的完整性即可保护后动脉弓。结论 掌握LPD相关血管和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可为腹腔镜手术的设计和规范提供形态学依据,从而提高腹腔镜下操作的安全性和根治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25.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简单,体位改变少,并可同时植骨融合,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重建椎体间高度,间接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维持病变节段稳定的目的[1-2]。在外科治疗各类颈椎病的术式中,ACDF 较前入路椎体切除及融合术、椎板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术等有明显的优势[3-4],并且 ACDF 的手术方式一直在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减压效果和更少的并发症。在手术中,彻底去除脊髓受压因素,如切除骨性致压物、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等硬性致压物已成为共识,但对非骨性因素,尤其是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是否切除及切除后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 ACDF 中关于 PLL 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手指指尖再造的方法。 方法 移植趾趾尖再造手指指尖。趾腓侧趾底动脉、神经分别与手指固有动脉、神经吻合。趾尖静脉与指掌侧静脉或指背静脉吻合。 结果 趾趾尖移植再造手指指尖 9例 9指均成活 ,外形接近正常指尖。供区趾术后外形变化不大 ,不影响足的功能。 结论 趾趾尖移植可以再造一个近似正常的指尖。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tomy of veins of the lower lumbar spine and provide the anatomic basement for laparoscopic lumba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5 formaldehyde-preserved cadav- ers were studi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variety and surrounding structure of ascending lumbar vein (ALV) and iliolumbar veins (ILV),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umbar plexus. Results: ALV and ILV can be found on every sides, which have four variants including separate entry and common entry. The ascending vein and iliolumbar vein separately enter common iliac vein in 18 cases, and as a common stem enter the common iliac vein in 12 cases. Retracting common iliac vein medially both the ascending lumbar and the iliolumbar veins are always at risk of avulsion on exposure of the disc space. The injury of obturator nerve and lumbosacral trunk of lumbar plexus should be avoided. Conclusion: Awareness of these anatomic variation can prevent the hemorrhage and be helpful for the surgeon in performing a careful ligation of these veins before medial retraction of the common iliac vein. Our finding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proper dissection of ALV and ILV before ligature during exposure of the lower lumbar spine.  相似文献   
28.
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是以穿刺针穿经肋间结构,而达胸膜腔内,抽取积液,以作诊断或治疗之用。适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肺炎后胸膜炎、外伤性血胸等。一、一般资料临床上所指的胸腔穿刺的“胸腔”实指胸膜腔而  相似文献   
29.
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法是临床最常见的施药技术。肌肉的血管丰富,注入肌肉内的药物较注入皮下吸收为快.临床上常选肌肉较厚实,离血管神经干较远的肌肉来作为注射用肌。近年来,有注射次数多的肌肉出现萎缩的报道,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预防肌注后硬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系统观察了肌注后硬结形成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对肌注后硬结的预防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药液即使注入到肌肉层,若反复连续在一处注射也同样可以形成硬结,且硬结一旦形成,其病理改变不易逆转,故强调在肌注后硬结的防治中应以预防为主。同时,介绍了自制预结灵对硬结的预防作用,经初步实验,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