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神经外科手术期间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手术期间体感诱发电位 (SEP)的变化 ,以期为麻醉和手术处理提供依据 ,评估疗效 ,判断预后。方法 对 17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前、麻醉、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六个时程连续监测SEP ,探讨全麻及手术操作对SEP的影响。结果 麻醉后SEP潜伏期延长 5 .96 %,波幅下降 2 4 .0 0 %,未出现波形消失者 ;SEP可监测手术中脑缺血及脊髓功能的变化。结论 麻醉期间脑电活动受到抑制 ,SEP出现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 ,未出现波形消失者 ;SEP可用于手术操作的监测 ,尤其是涉及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手术  相似文献   
92.
颈髓病变包括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肿瘤、骨折、感染等.由于上述病变压迫了脊髓,增加脊髓内的压力,从而导致脊髓病变.神经系统的体检曾被用于评估颈髓减压手术的预后,但其缺乏客观性及量化指标.磁共振(MRI)能从解剖角度判断脊髓的病变,但不能提供脊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93.
总结了17年来进行的各类颅面外科手术135例,其中进颅手术61例,占45.2%。成功率为95.4%。二次手术率为14.8%。并发症8.8%(死亡1例),无失明、偏瘫等严重并发症。外形与功能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三维CT重建成像技术自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以来,在颅颌面外科,脊柱外科和骨科应用十分广泛,本文报告了我们在1994年10月~1996年5月间必治的12例颅底病例。术前均作三维CT检查,通过三维颅底图像分析决定手术入路,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就三维CT的特点,局限性及其在颅底外科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目前对脑胶质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不论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未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对肿瘤细胞生理学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射频高温治疗已得到广泛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子因子与脑动静脉畸形的关系。方法  14例AVMs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AVMs和AVMs周围脑组织、8例正常脑血管标本及周围脑组织 ,分别提取总RNA和 4 %PFA PBS固定石蜡包埋、原位杂交、RNA狭逢斑点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VEGF在脑AVMs中的改变。结果 VEGFmRNA弥散分布于血管的各层组织和AVMs周围脑组织中 ,与正常组织比 ,AVMs、AVMs周围脑组织VEGFmRNA表达增高 ;VEGF蛋白主要位于畸形血管的的血管内膜层 (内皮细胞 )。结论 VEGF可能参与脑AV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道针刺麻醉切除听神经瘤117例,与全麻手术病例(115例)比较,针麻具有手术死亡率低(3.4%比19%)、呼吸道并发症少(1例比11例)及面神经保存率较高(42%比29%)等优点,但针麻仍存在镇痛不全、低颅压反应等映点。  相似文献   
98.
本文综合了51例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的结果。包括14例动静脉畸形,12例脊髓肿瘤和25例其他脊髓和脊柱疾病。造影成功40例(78.4%),其中28例(54.9%)发现脊髓前动脉的移位或病理血管。 对脊髓血管的有关解剖,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的常规方法,放射学特点,适应症和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儿童颞骨岩部的解剖特点 ,以利于儿童岩部的手术。方法 :对 8例 5~ 7岁的儿童头颅颞骨进行了骨性标志、面神经的走行、半规管的相对位置的观察 ,同时对 6例成人头颅进行了比较性的观察 ,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 :儿童颞骨气房发育较成人差 ;65 %儿童后半规管下脚平面神经垂直段的中点 ,水平半规管更向下倾斜 ;岩部的上下径、面神经垂直段较成人短 [(3 6.3± 2 .6) <(4 5 .1± 3 .2 ) ]mm、[(9.3± 1.2 ) <(13 .9± 2 .3 ) ]。结论 :儿童颞骨结构与成人有较大区别 ,乳突部气房形成与否对半规管的位置影响较大 ;儿童经岩部手术应考虑到这些区别。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鞍侧腔形态结构及其内容物的胚胎发育。方法:对45例不同胚(胎)龄时期的鞍旁结构行组织学连续切片,观察鞍侧腔壁结构及其内容物的形态学变化过程。结果:鞍侧腔的发育可分为3个时期:(1)胚龄6~10周时,形成此区的最初边界;(2)胎龄11~16周时,显示鞍侧腔的构建过程,其腔壁约在胚胎14~16周形成。此期鞍侧腔外侧壁外层由脑膜层组成,内层由基质纤维包绕Ⅲ、Ⅳ、Ⅵ和V1神经复合体组成;而其内侧壁主要由垂体囊和基质纤维构成;(3)胎龄17周至出生后鞍侧腔诸壁及其内容物充分发育。结论:(1)鞍侧腔位于蝶鞍外侧区骨膜-硬膜间隙内,由脑神经、颈内动脉、丛状静脉管(海绵窦)及胶原纤维组成。(2)这些静脉管仅有内皮、纤维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