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SCA7)是SCA系列中首个确定铝及视网膜的疾病,该研究探讨中国SCA7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一个表现为视力下降、辩色力异常和共济失调的SCA7家系23例成员(8例患)进行了系统的家系调查、体格检查及头颅MR、眼底照相、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流图等有关的辅助检查,结合国内外献总结SCA7临床特点。结果 该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数患视力损害先于共济失调,存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为蓝—黄色盲或蓝色盲,无夜盲,无智能减退。结论 中国SCA7患临床表型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82.
83.
69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基本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的基本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较完整资料的临床确诊TSC患者共69例.结果 69例中,有癫疒间者67例(97%),39例(57%)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所有患者(100%)至少具有1种皮肤损害,其中色素脱失斑94%,面部血管纤维瘤88%,鲨鱼皮样斑52%,咖啡牛奶斑26%,非创伤性指、趾甲周纤维瘤19%.散发性患者与家族性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结论 按照TSC 最新诊断标准,仅依靠皮肤损害特征就可以使近90%TSC患者得以明确诊断,癫疒间具有很好的辅助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MRA、UCG和DS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而狭窄日益受到重视。方法  2 8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 ,于 1~ 7d内进行UCG、MRA检查 ,12例病人DSA检查。结果 动脉硬化斑块毛糙者 12例 (4 1.6 % ) ,血管狭窄 5例 (19.4 % )。 5 9%的病人存在颈部或者颅内血管狭窄 ,5例动脉狭窄病人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8.3% )。结论 UCG、MRA、DSA能提示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流量的变化和内膜、中膜增厚等。  相似文献   
85.
颈动脉超声和DSA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48例脑梗死患者,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S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情况,对比两者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与DSA吻合18/19,对于中重度狭窄诊断两者吻合为11/13。结论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轻度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但对于中重度狭窄仍需通过DSA检查来确诊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6.
中性粘多糖体外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通过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的 6 1例患者术后CT随访的结果 ,分析溶栓术后CT影像的特点 ,以期帮助识别术后的出血性转换。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动脉溶栓治疗前和溶栓后即刻进行头颅CT检查 ,发现有颅内出血可能者术后 2 4h、术后 3d再次复查 ,同时病情需要者随着复查。结果 全部 6 1例患者中有 4 1例术后即刻头颅CT发现高密度影 ,提示有出血可能 ;其中 2 9例高密影位于蛛网膜下腔 ,12例位于半球 ,提示颅内血肿可能。全部患者均于次日复查CT ,2 9例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的患者均恢复正常CT表现 ,3例颅内血肿患者于 3d后血肿消失 ,另外 9例仍有颅内出血。结论 脑梗死可以引起血 脑脊液屏障破坏 ,易使造影剂外渗 ,造成颅内血肿假象 ,因此需要将这一情况与出血性转换鉴别。出血性转换在术前CT即有缺血表现者中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88.
桂哌齐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所导致眩晕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VBI所致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14 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14 d,并口服倍他司汀片,每次1片,ti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2组疗效经Ridit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的痊愈率达到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颈性眩晕评分治疗组从3.6±s 1.1提高到12.7±2.3,对照组从4.2±1.5提高到11±3,2组治疗前后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到2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流速(TA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差值未见显著差异(P>0.05)。脑干诱发电位观察到治疗组治疗后Ⅰ、Ⅲ、Ⅴ波PL,Ⅰ~Ⅲ、Ⅰ~Ⅴ波IPL均明显改善(P<0.05),Ⅲ~Ⅴ波IPL改变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Ⅰ、Ⅲ波PL、Ⅰ~Ⅴ波IPL均明显改善(P<0.05),Ⅴ波PL、Ⅰ~Ⅲ、Ⅲ~Ⅴ波IPL未见显著改善(P>0.05)。2组比较显示治疗组Ⅴ波PL和Ⅰ~Ⅲ波IPL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哌齐特在改善循环的同时早期保护神经功能,是治疗VBI所致眩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城市5万多居民进行综合性措施防治脑血管病效果研究,保护率高达66.52%,平均效果指数达2.99。此项措施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