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Mg2 对大鼠脑缺血和再灌注时细胞外液中谷氨酸、葡萄糖和乳酸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硫酸镁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前30 min分别给予硫酸镁100mg/kg或生理盐水2 ml腹腔注射;微透析技术每15 min取缺血侧皮层细胞外液1次,观察缺血1 h及再灌注1 h期间脑细胞外液谷氨酸、葡萄糖及乳酸动态变化.结果:硫酸镁组缺血期葡萄糖降低的幅度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1),再灌注后即恢复正常;缺血早期(0~15 min)及再灌注期乳酸水平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1);各时间点谷氨酸浓度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硫酸镁组再灌注30min时恢复正常.结论:Mg2 可能通过改善能量代谢,减少乳酸堆积以及降低谷氨酸浓度来实现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先后四肢无力伴睁眼及吞咽困难10个月,四肢麻木6个月,于2003年9月入院.2002年11月中旬起,无诱因四肢乏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1周后出现睁眼费力,继而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进餐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3.
人类基因组、基因相互作用和蛋白组学的发展预示着脑血管病治疗新时代的到来。修改基因表达将可用来治疗脑血管病。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个体化地使用脑血管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4.
作为卒中后恢复脑功能的一种实验方法,细胞移植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已经对多种类型细胞,如猪胚胎细胞、干细胞、永生化细胞系以及骨髓间质细胞等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这些来源不同的移植细胞独特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强调对当前的生物学知识掌握还比较有限.在卒中患者中,神经移植物的成活、整合及疗效将取决于卒中的类型、严重程度、病程长短、血供丰富和卒中损伤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5.
Kennedy病的国内研究系统性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国内文献中经基因诊断证实的Kennedy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以了解中国Kennedy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1年以来国内文献中确诊的13例Kennedy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3例均为男性;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舌肌萎缩和震颤(9/13).实验室检查中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最常见(12/13).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12/13);肌肉活检提示神经源性肌萎缩.神经活检表现脱髓鞘为主的神经损害.结论 目前国内对Kennedy病的认识不足,对疑似病例需基因诊断证实.  相似文献   
156.
Kennedy病,又称为X连锁隐性脊髓延髓型肌萎缩症(X-linked spinal anol bulbar museular atrophy,SBMA),1968年由Kennedy首先报道~([1]),是一种晚发的X连锁遗传病.国内对本病认识较晚,2006年张社卿等首次报道了一个经基因诊断证实的完整家系~([2]).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观察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D40、CD40L在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及与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因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70%)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37例手术标本分为有临床脑卒中事件组(A组,n=20)和无临床脑卒中事件组(B组,n=17),另设尸检正常颈动脉(C组,n=11)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斑块中CD40、CD40L和MMP9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D40、CD40L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CD40、CD40L和MMP9表达及分布,并对CD40、CD40L与MMP9的转录及表达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A、B、C 3组的CD40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0.43、1.03±0.38和0.31±0.12;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88±1.57、1.90±0.44和0.39±0.12.A组CD40、MMP9的mRNA水平高于B组(FCD40=105.183,FMMP9=160.395,P=0.000),B组高于C组(FCD40=37.307,FMMP9=124.093,P=0.000);CD40与MMP9的mRNA水平有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929,P=0.000),但各组CD40L的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B=0.033,P=0.857;FB-C=1.564,P=0.767;FA-C=0.219,P=0.644).A组CD40、CD40L和MMP9的蛋白表达高于B组(FCD40=104.100,P=0.000;FCD40L=129.932,P=0.000;FMMP9=13.565,P=0.021),B组高于C组(FCD40=115.848,P=0.000;FCD40L=30.482,P=0.005;FMMP9=35.557,P=0.004).免疫组织化学示CD40、CD40L和MMP9的阳性表达面积A组大于B组(FCD40=39.451,FCD40L=57.606,FMMP9=30.711,P=0.000),B组大于C组(FCD40=95.066,FCD40L=59.081,FMMP9=145.758,P=0.000);CD40、CD40L与MMP9的阳性表达面积有正相关关系(rCD40L-CD40L=0.963,rCD40-MMP9=0.959,rCD40L-MMP9=0.929,P=0.000),并且CD40、CD40L和MMP9均在斑块肩部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CD40-CD40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斑块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上调MMP9导致斑块不稳定;CD40L可能是通过转录后修饰影响CD40L的表达,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8.
用测定红细胞的滤过指数来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选择28名(男16名,女12名)年龄为19~65岁的健康志愿者检查滤过指数(IF)。每人每份血标本先后三次测定其IF。研究发现血标本在37℃恒温箱中保存24小时后,IF呈明显升高(P<0.001);但在此标本中加入川芎注射液后2小时,其IF可呈明显下降(P<0.005)。结果表明川芎对受损的红细胞变形性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9.
痴呆表现为智能减低及人格改变,病因甚多。现将我科1985年~1987年9月,经头颅CT扫描证实2个以上脑梗塞灶,临床上具有痴呆表现的14例住院病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根据DSM-Ⅲ诊断标准,本组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主要诊断依据为:(1)智能缺损,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社交,职业功能或日常生活,(2)记忆损害可伴有定向障碍;(3)不同程度人格改变,(4)具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5)头颅CT证实具有2个以上脑梗塞灶。14例中,男9例,女5例。发病年龄35~78岁。有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2例,同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2例。曾发生过TIA或脑梗塞1次者6例,2次6例,3次2例。偏瘫13例,其中肌力0~15例,Ⅱ~Ⅲ°2例,Ⅳ一Ⅴ°6例。偏身感觉障碍9例。局限性癲痫发作1例。皮层性失明2例。记忆力减退12例、近远事遗忘2例,定向力和  相似文献   
160.
本文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沙土鼠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变化,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中性粘多糖(NM)对沙土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血时RBC-C3bRR下降不明显(P〉0.05),再灌注时明显下降(P〈0.001);(2)缺血和再灌注时RBC-ICR均升高(P〈0.001);3.提前用NM可提高再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