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30篇 |
免费 | 738篇 |
国内免费 | 4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1篇 |
儿科学 | 130篇 |
妇产科学 | 36篇 |
基础医学 | 434篇 |
口腔科学 | 171篇 |
临床医学 | 1882篇 |
内科学 | 1197篇 |
皮肤病学 | 106篇 |
神经病学 | 396篇 |
特种医学 | 53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83篇 |
综合类 | 3395篇 |
预防医学 | 1741篇 |
眼科学 | 124篇 |
药学 | 1460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1322篇 |
肿瘤学 | 2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2篇 |
2023年 | 313篇 |
2022年 | 346篇 |
2021年 | 428篇 |
2020年 | 441篇 |
2019年 | 287篇 |
2018年 | 329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264篇 |
2014年 | 657篇 |
2013年 | 605篇 |
2012年 | 653篇 |
2011年 | 725篇 |
2010年 | 692篇 |
2009年 | 647篇 |
2008年 | 651篇 |
2007年 | 639篇 |
2006年 | 616篇 |
2005年 | 637篇 |
2004年 | 557篇 |
2003年 | 527篇 |
2002年 | 421篇 |
2001年 | 438篇 |
2000年 | 386篇 |
1999年 | 318篇 |
1998年 | 242篇 |
1997年 | 214篇 |
1996年 | 254篇 |
1995年 | 231篇 |
1994年 | 169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34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95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79篇 |
1986年 | 78篇 |
1985年 | 49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55篇 |
1982年 | 44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妇人的乳腺,在人体的生理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器官,又是婴儿的后天之本。人体胸腹分为上中下三点,乳腺的部位属于上焦,由于经络相连,府于“肝肾”分管。乳腺增生在妇科方面也是一个常见多发病,据临床统计可占育龄妇女20%左右。笔者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寒则热之,结淤则散之”的治疗原则,自拟乳腺增生散痞膏(纯麻油、练黄丹、男血余、乳没二药、三菱蒜水、石见穿、元寸、刘奇努等36味名贵天然中药材精制而成)和乳腺散淤丹(西红花、三七、麒麟血、对坐草、穿山龙等24味名贵药材配制而成),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满意疗效,有效率95%,治愈率80%左右。经临床验证,该药对早期乳癌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中前S区抗原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LHBs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HBs检测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在乙型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联合CT平扫影像(NCCT)特征对脑内早期血肿扩大(EHE)的预测价值。方法 搜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13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头颅NCCT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AI技术精确分割脑内血肿,测量血肿体积,判断是否存在EHE。采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岛征、卫星征、混合征、漩涡征、黑洞征、液平征及其联合征象预测EHE的价值,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临床资料与EHE的相关性。结果 头颅NCCT图像显示黑洞征(OR=11.250,95%CI=4.453~28.423,P<0.001)、卫星征(OR=5.779,95%CI=2.322~14.384,P<0.001)、岛征(OR=4.882,95%CI=2.116~11.265,P<0.001)与漩涡征(OR=2.676,95%CI=1.222~5.857,P=0.014)对预测EHE均有统计学意义,是EHE的危险因素。联合黑洞征或卫星征预测EHE的准确率78.7%、特异度82.0%、阴性预测值88.2%、曲线下面积(AU... 相似文献
65.
66.
67.
谢强教授擅长应用转移兴奋灶针灸疗法治疗暴聋,本文主要是对转移兴奋灶针灸疗法治疗暴聋的机理进行探讨,是对传统的针灸治疗的另一个角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8.
“煨脓长肉”法系中医外科外治法中的独特经验,它不强调换药创面的彻底清洁消毒,换药疮面的脓性分泌物越多,愈合越快,我院中医外科遵照此法,从1998年开始试用许来斌医师家传秘方改进方——正阳膏治疗各类中医外科溃疡,疗效显著,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D)大鼠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6只)和电针组(6只)。右侧前脑内侧束注射六羟基多巴胺制备PD模型。电针组于造模1周开始高频(100Hz)电针"合谷"太冲"穴,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电针21d。以酪氨酸羟化酶(TH)、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免疫组化阳性分别显示SVZ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分裂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结果:正常对照组右侧纹状体有较强的TH表达,而模型组和电针组的表达均几乎为零;模型组右侧SVZ的PCN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和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均显著增高(P<0.01);模型组右侧SVZ的GFA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电针可不通过增加TH表达而逆转PD大鼠损伤侧SVZ的PCNA和GFAP表达减少,提示其改善PD临床症状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0.
<正>1临床资料选择2011-05~2012-05符合诊断标准[1]的门诊患儿共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15岁,平均6.7岁;单侧腮腺肿胀42例,双侧腮腺肿胀18例。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4~14岁,平均6.6岁;单侧腮腺肿胀41例,双侧腮腺肿胀1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腮腺肿胀(单侧或双侧发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