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5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213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627篇
内科学   58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4篇
综合类   1506篇
预防医学   598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407篇
  32篇
中国医学   683篇
肿瘤学   12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明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与灌注加权成像(PWI)转运常数(Ktran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两者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并进行病理Fuhrman核分级(Ⅰ~Ⅳ)评估的患者,行2D多次屏气SWI和肾脏PWI扫描.评估测量ITSS等级与Ktran的平均值,对Fuhrman Ⅰ、Ⅱ、Ⅲ3组间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和方差分析,并分析ITSS等级和Ktrans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分级诊断效能.结果 Fuhrman分级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对应的ITSS等级分别为1.25±0.43、1.75±0.83和2.20±0.75,Ktrans值分别为(0.24±0.07)、(0.31士0.08)和(0.34士0.07)min-1,不同Fuhrman分级间ITSS等级和Ktan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89,P<0.05;F=4.116,P<0.05).ITSS与Ktrans总体呈中度正相关(r=0.536,P<0.01).以ITSS和Ktrans的ROC曲线鉴别高、低级别(FuhrmanⅢvs Ⅰ~Ⅱ) 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分别为0.737、80.0%、37.5%和0.737、90.0%、68.8%.结论 ITSS和Ktrans可以为ccRCC术前分级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2.
在冬季时,若高血压患者处在激动或是疲劳的状况之下,则会导致血压升高,诱发风险问题,特别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会产生较多的问题,所以务必要重视冬季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防范.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老人冬季防范要则.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MUC4和HER2/neu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交界组)、15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和11例正常卵巢(正常组)组织中MUC4和HER2/neu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 MUC4和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良性组、交界组(P<0.05),MUC4和HER2/neu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HER2/neu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MUC4和HER2/neu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8,P<0.05).结论:MUC4和HER2/neu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二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米拉贝隆联合坦索罗辛与单一用药相比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SRS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因上尿路结石行经尿道腔内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5例。坦索罗辛组术后3 d开始每天口服坦索罗辛0.2 mg,米拉贝隆组术后3 d开始每天口服米拉贝隆50 mg,联合组术后3 d每天服用坦索罗辛0.2 mg+米拉贝隆50 mg。记录3组患者用药前后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评分(USSQ)、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完成临床随访,在用药后拔除支架管时完成问卷调查。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用药后USSQ量表中尿路症状评分项以及IPSS评分、QoL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各组间比较,联合组较单药组USSQ、IPSS、QoL、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坦索罗辛以及米拉贝隆均可改善留置输尿管支架期间的尿路不良症状及生活质量,但两者联合用药疗效并不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95.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医院硬件设施的完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已经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且具创伤小、恢复快的临床优势.但是,临床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为4%~24%,因此,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是外...  相似文献   
96.
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各种病因所致的神经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和转归预测有重要意义。目前, 国内神经重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普及不够广泛, 监测水平存在差异, 缺乏相关的共识和规范。本专家共识结合了全国神经电生理及神经重症医学专家意见, 从神经电生理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给出了13条专家意见。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包括脑电图、诱发电位和肌电三类。主要应用范围包括:昏迷程度评估与转归预测、反映颅内压水平、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鉴定、镇静水平评估、脑死亡判定和重症周围神经病监测。推荐各级NICU对神经重症患者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参照该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97.
易自生  刘一平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46-1149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宫颈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方法:39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与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检查,所得图像经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并反相显示。结果:宫颈癌、宫颈周围浸润灶及盆腔转移灶呈明显高信号。MRI常规序列检出宫颈癌38例,DWIBS检出39例;MRI常规序列检出24枚盆腔转移性淋巴结,DWIBS检出32枚。MRI常规序列宫颈癌分期符合率87.2%(34/39例),MRI常规序列结合DWIBS符合率97.4%(38/39例)。结论: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能直观、敏感地显示宫颈癌及其转移灶,结合MRI常规序列有利于肿瘤分期,应作为宫颈癌重要辅助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寻找照射致弱尾蚴中起免疫保护作用的抗原分子 ,为血吸虫病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抗原。方法 :用紫外线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成虫cDNA文库 ,并对阳性克隆的插入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 :经三轮筛选 ,获 10个阳性克隆 ,其插入的SjcDNA片段大小为 1 5~1.8kb。初步测序获 5个部分序列 ,其中 2个序列分别与Sj动力蛋白轻链 5 (DLC 5 )及Sj线粒体基因明显同源 ,其余 3个序列为未知的新基因片段。结论 :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段可能为编码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99.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 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 人类基因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人类基因组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100.
正输尿管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操作、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可控等诸多优点,是上尿路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4])。输尿管镜碎石技术得以发展主要受益于输尿管镜及腔内碎石设备的开发与推广。1964年MARSHALL首次使用9F的纤维光导输尿管镜通过尿道插入左侧输尿管9cm,成功观察到输尿管结石。1968年日本学者研制出可照相及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