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8篇
  免费   8275篇
  国内免费   1307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517篇
妇产科学   607篇
基础医学   1298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1972篇
内科学   2186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799篇
特种医学   9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888篇
综合类   996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975篇
眼科学   693篇
药学   1236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5779篇
  2023年   713篇
  2022年   1250篇
  2021年   985篇
  2020年   1197篇
  2019年   1079篇
  2018年   2454篇
  2017年   1430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69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881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22篇
  1979年   95篇
  1977年   92篇
  1975年   107篇
  1974年   111篇
  1973年   119篇
  1972年   106篇
  1971年   113篇
  1970年   92篇
  1969年   115篇
  1968年   86篇
  1966年   8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82.
结直肠癌复发再手术6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年内复发40例(66.7%)。60例中吻合口处复发15例,腹腔、盆腔内复发20例,会阴部复发10例,肝脏转移8例,腹壁切口复发7例。全组患者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38例,姑息性切除22例。再手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分别为93.6%,48.8%,36.3%;姑息性切除为54.5%,0,0。结论重视术中无瘤技术、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消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患者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3.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年间106例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鼻胆引流(ENBD)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EST取石成功101例(95.3%);并发症包括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11例(10.4%),出血1例,急性胆管炎2例,均经对症处理治愈。全组病例无死亡,均痊愈出院。85例获平均3.1年随访,术后复发胆管结石5例(5.9%),十二指肠乳突部再狭窄1例;另发生胆管癌2例,其他原因死亡2例。结论联合EST和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4.
85.
内镜下交通支结扎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0例(56条)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患者,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对术后溃疡愈合情况进行1~3年随访。 结果:55条下肢溃疡在10~49d内愈合,1条90d未愈,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随访1~3年,6个月后复发1例,抗炎换药后愈合。18个月后2条复发,再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 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PV/SMV)时的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包括受侵PV/SMV在内的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9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5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2例行受侵血管切除+自体静脉移植。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除1例并发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d死亡外,均康复出院。15例均随访。存活超过3年者3例,超过5年者1例,存活3~26个月4例。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住内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作者报道2例确诊的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患者合并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两例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典型EBA,包括皮肤脆性增加及自发和继发于外伤后发生皮肤水疱,继而以粟丘疹和瘢痕愈合。EBA常常是一种免疫状态改变或低下的疾病。还需进一步研究在这两例患者中和一般情况下丙肝病毒是否诱发EBA。  相似文献   
88.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近6年来122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分别采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Orr式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远端空肠反口贮袋的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结果:3种术式在食后烧灼感、进食量、进食次数、体重下降、倾倒综合征、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所用手术时间显著多于Orr组及反口组(P<0.05)。反口组的贮袋大小及半排空时间显著优于Orr组及P袢组(P<0.05)。结论:远端空肠反口贮袋的Roux-en-Y吻合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新型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89.
胃切除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切除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胃切除术后近期(<4周)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明确诊断后先行常规非手术治疗,经24h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的病例加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结果:5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23例加行PTGH,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抽吸胆汁后症状体征即明显减轻,3~7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急性胆囊炎效果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0.
MUC-1基因在胃癌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MUC-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和外周血中MU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56例胃癌病例中MUC-1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2%,MU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6%,临床分期中I和II期病人阳性表达率MUC-1 RNA为33.3%,MUC-1蛋白为40%,而-Ⅲ期病人则分别高达65.4%和69.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外周血的癌细胞MUC-1高表达,阳性率为73%,结论:MUC-1是一种较好反映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性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