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5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0年   1篇
  1912年   1篇
  1911年   1篇
  19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寻找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蛋白的结合蛋白,将前S1蛋白包被于聚苯乙烯平板,经过“包被-吸附-洗脱”筛检过程,获得前S1蛋白结合蛋白的cDNA序列,并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相互比较,经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结合蛋白的全长序列。共经过4轮生物淘洗过程。结果提示,神经胶质瘤抑制子修选基因区基因(GLTSCR)2上游部分序列存在于HBV前S1结合的重组T7噬菌体中,多个克隆的测序结果发现前S1蛋白结合蛋白具有KxPxKSGxxxL结构域,HBV前S1蛋白的结合蛋白可能是GLTSCR2的编码产物。  相似文献   
102.
100例90岁以上老人16年纵向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类长寿期存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在综合调查基础上,通过每年一次普查等方式进行长期纵向观察.结果:16年全部死亡,平均终年95.3岁,最高寿命105岁,死因首位为肺部感染.发现长寿老人中凡长期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适量体力活动者,长寿期多仍能独立生活,且临终前病程短。长寿耐老者具有身材矮、体重轻、高血压随增龄而缓慢下降及胆固醇值偏正常值上限等特点.结论: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或延长健康期望寿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3.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ochlear implants provide an improved auditory signal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peech-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skills for profoundly deaf children. However, exactly when these early speech skills begin to develop remains unclear. To explore this issue, we observed, for a 1-year period, four prelingually deaf children who underwent implantation consecutively within 1 month of each other, and we paid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first few months of rehabilitation. We found immediate speech scores as early as the first day of implant tune-up. Speech production continued to improve rapidly throughout the first 4 months but exhibited a generally slower rate of progress in some of the speech-production skills at 1 year. We also found vowel-production skills to be the easiest to achieve, with word-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onsonant voicing of intermediate difficulty. Consonant placing and manner of consonant production were the hardest skills to achieve. Results of speech-perception tests 1 year after implantation were markedly improved over preimplantation levels in three of the four children. These early speech changes stress the need for maximization of the capability of the cochlear implant by institution of immediate and intensive speech rehabilitation efforts for prelingually deaf childre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6;115:508-12.)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周培宏  马彦坤 《卫生研究》1997,26(5):293-295,298
用PCR-SSCP分析法对36例矽肺患者的石蜡包埋的原发性肺癌组织p53基因第5、7、8外显子进行了检测,检出突变15例。突变在第5、7、8外显子上都有发生,但以第8外显子上发现的阳性突变最多。对肿瘤类型和p53基因突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矽肺病例肺腺癌p53基因阳性突变率最高,为53.9%,高于普通型肺癌(33.0%)。进一步对其中1例样本进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结果显示第5外显子非突变热点区的第144位密码子核苷酸由CAG突变为AAG,氨基酸由谷氨酰胺突变为赖氨酸,以上结果与非职业肺癌明显不同,提示p53基因突变在矽肺病例肺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矽尘作业环境中含有的某些化学致癌物有关。  相似文献   
107.
108.
我们将1981年10月至1996年5月在我院CCU病房行24小时心电监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245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04例(42.45%)心律(率)失常,141例(57.55%)出现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律失常70例(49.65%)、房性心律失常34例(24.11%)、室性心律失常18例(12.77%),其它19例(13.48%)。心律失常的检出女性多于男性(P<0.05),男女性患者均以30~39岁、40~4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心律失常的类型较为单一,多呈良性经过,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09.
骨创伤修复基础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骨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概述近年来在生长因子、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三方面进展对骨创伤后组织修复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促进作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骨形成蛋白(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在骨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基因治疗将在软组织修复、骨形成和神经再生方面发挥作用。组织工程化骨与软骨、皮肤、血管等研究也将对骨科创伤修复产生积做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