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54篇 |
免费 | 1864篇 |
国内免费 | 97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7篇 |
儿科学 | 389篇 |
妇产科学 | 88篇 |
基础医学 | 1146篇 |
口腔科学 | 409篇 |
临床医学 | 2488篇 |
内科学 | 1582篇 |
皮肤病学 | 215篇 |
神经病学 | 283篇 |
特种医学 | 654篇 |
外科学 | 1586篇 |
综合类 | 5639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预防医学 | 2431篇 |
眼科学 | 214篇 |
药学 | 2452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1795篇 |
肿瘤学 | 7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534篇 |
2021年 | 727篇 |
2020年 | 658篇 |
2019年 | 298篇 |
2018年 | 385篇 |
2017年 | 519篇 |
2016年 | 413篇 |
2015年 | 740篇 |
2014年 | 954篇 |
2013年 | 1284篇 |
2012年 | 1788篇 |
2011年 | 1894篇 |
2010年 | 1742篇 |
2009年 | 1570篇 |
2008年 | 1529篇 |
2007年 | 1613篇 |
2006年 | 1467篇 |
2005年 | 1170篇 |
2004年 | 771篇 |
2003年 | 648篇 |
2002年 | 457篇 |
2001年 | 437篇 |
2000年 | 292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creasing reports on application and safety of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Amphotec) in the treatment of deep fungal infec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recently.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hat a case of liver abscess due to Candida albicans was completely cured with intra-abscess an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without recurrence in three-year follow-up period.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肾组织中活化核因子-κBp65、IL-1β及IL-4基因表达的意义,探讨MsPGN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9例与病例组41例MsPGN肾组织中NF-κBp65mRNA、IL-1βmRNA及IL-4 mRNA水平,并分析3项检测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MsPGN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1)正常对照组中肾小球系膜区活化NF-κBp65mRNA、IL-1DmR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33.3%,而IL-4 mRNA为0;病例组3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分别为70.7%、75.6%、61.1%.2组肾小球中3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sPGN肾小球组织中NF-κBp65mRNA活化与IL-1βmRN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83 6,P<0.05),IL-1βmRNA与IL-4mRNA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r=0.477 1,P<0.01).(3)活化NF-κBp65mRNA、IL-1βmRNA及IL-4mRNA阳性率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正常肾组织及MsPGN的肾小管中3项指标检测结果无一定规律性.结论:3项指标在MsPGN发病环节中共同起着作用.MsPGN对致病原的反应更接近于Th2反应.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注射液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及新药的审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7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0.5,1.0和2.0μg/kg三个剂量组,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注射液,用ELISA法测定人血清中rhTPO浓度.结果: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ke分别为(46.74±6.36),(48.53±2.29)和(51.88±3.34)h;T1/2ka分别为(2.17±0.53),(2.64±0.53)和(2.84±0.62)h;Tpeak分别为(10.00±1.51),(10.22±1.20)和(10.00±1.00)h;ρmax分别为(312.29±61.65),(465.14±46.94)和(811.34±106.73)ng/L;AUC(0-216h)分别为(17 269.92±4470.23),(29 710.56±3890.28)和(53 358.41±5608.01)ng/L·h.结论:当以0.5~2.0μg/kg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注射液时,其在正常人体内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消除半衰期较长.推荐Ⅱ期临床给药剂量为皮下注射1.0μg/kg,1次/d,连续7d. 相似文献
995.
宫颈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端粒和端粒酶的激活、人类白细胞抗原的改变、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等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本文对近年来宫颈癌发生相关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鸡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鸡骨草Abrus cantoniensi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成分,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羽扇豆醇(Ⅱ)、原儿茶酸乙酯(Ⅲ)、胡萝卜苷(Ⅳ)、原儿茶酸(Ⅴ)、肌醇甲醚(Ⅵ)、7,3′,4′-三羟基-黄酮(Ⅶ)、腺嘌呤(Ⅷ)、腺嘌呤核苷(Ⅸ)、biflorin(Ⅹ)、isobi-florin(Ⅺ)、相思子碱(ⅩⅡ)、N,N,N-三甲基-色氨酸(ⅩⅢ)、大豆皂苷(ⅩⅣ))、槐花皂苷(ⅩⅤ)、去氢大豆皂苷(ⅩⅥ)、abrisaponin So1(ⅩⅦ)、白桦酸(ⅩⅧ)。结论Ⅲ、Ⅴ、Ⅶ~Ⅺ和皆为首次从本属中得到。除Ⅰ、ⅩⅡ、ⅩⅣ~ⅩⅥ外,其余13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97.
中医药科技论文。是反映中医药科学研究心得、体会、经验、成果、动向的重要手段,在交流中医药学术、推进中医药事业进步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中医药科技队伍的日趋壮大、知识层次的逐渐完善、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期刊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中医药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正呈现出逐年增多和提高的趋势,这是十分可喜的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在化疗患者真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化疗患者真菌感染诊治过程中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化疗患者4种急性时相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真菌感染后,4种急性时相蛋白明显升高,其升幅高于病毒感染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除外)而低于细菌感染组(P〈0.01),治疗有效者第3天已有下降,7天明显下降(P〈0.01)。至21天恢复至化疗未感染组水平(P〉0.05),死亡组仍维持高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比较,急性时相蛋白对真菌感染的监测更为灵敏。结论:监测急性时相蛋白对化疗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索鼻咽癌福州分期和UICC(1997)分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方法:根据入院时病变情况按UICC及福州分期重新分期,对比观察254例放疗前有鼻咽CT检查的首程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病期分布情况。结果:1)两种分期的Ⅰ、Ⅱ、Ⅲ、Ⅳ期生存率相似,T、N分期生存率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2)病期分布情况:UICC分期中以Ⅱ期患者偏多,福州分期以Ⅲ期患者为主;N分期UICC以N1为主,福州分期以N2偏多;T分期两组主要在T3、T4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分期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分期差异主要在N1、N2上。 相似文献
1000.
Gd-DTPA增强动态核磁共振诊断输尿管不全梗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建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23(1):49-52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动态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输尿管不全梗阻的意义。方法:将新生鼠输尿管交界处理于腰大肌中制成输尿管不全梗阻模型(n=10)。1年后用Gd-DTPA增强动态MRI检查梗阻组和对照组(n=12)鼠的肾脏,并对不同时间记录的肾脏影像进行分析,计算出肾皮质,髓质和肾盂的相对信号强度。结果:使用Gd-DTPA后,对照组肾后质,髓质和肾盂信号强度相继减弱,30-60min后基本恢复,梗阻肾脏的变化明显较对照组慢,60min后仍未恢复。结论Gd-DTPA增强动态MRI可用于诊断输尿管不全梗阻并提供肾功能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