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7篇
  免费   2056篇
  国内免费   1290篇
耳鼻咽喉   211篇
儿科学   419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1262篇
口腔科学   421篇
临床医学   2671篇
内科学   1768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375篇
特种医学   811篇
外科学   1902篇
综合类   5819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2411篇
眼科学   239篇
药学   2468篇
  19篇
中国医学   2117篇
肿瘤学   82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807篇
  2020年   651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604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792篇
  2014年   1067篇
  2013年   1318篇
  2012年   1965篇
  2011年   2152篇
  2010年   1853篇
  2009年   1659篇
  2008年   1828篇
  2007年   1707篇
  2006年   1541篇
  2005年   1159篇
  2004年   852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对256例胫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临床观察,分析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髓内针治疗的胫骨干骨折的病人共256例。其中男183例,女73例。平均45岁,其中76例(30%)的病人是开放性骨折,156例(60%)病人在伤后24h之内进行手术,其余100例(40%)病人在伤后12d内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共有166例病人发生了膝关节前侧的疼痛,占病人总数的65%。其中经髌韧带科路者96例(发生率为58%);髌韧带旁入路者为70例(发生率为42%)。膝关节前侧疼痛在活动后加重。在166例病人中,有90例(54%)病人在术后1年髓内针取出后疼痛感消失,经休息或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的为33例(20%),其余病人在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练习后疼痛感减轻或消失。[结论]手术入路的不同并不能减少胫骨干骨折髓内针治疗后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而髓内针的移除、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练习可减少此种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EM)猕猴动物模型。方法选择5只健康、月经规律的雌性猕猴(4只实验猴、1只对照猴),在月经第8~15天,雌激素高峰的第3~5天,手术将猕猴的子宫内膜种植到盆腔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对照猕猴用大网膜取代内膜种植。在术后第2、4个月动物月经周期的第8~15天开腹或腹腔镜探查。结果术后第2个月探查,4只实验猴中,3只异位内膜种植存活,其中2只形成异位囊肿。术后第4个月,对2只已形成EM的猕猴行腹腔镜再次探查,其盆腔粘连,异位内膜生长情况与术后第2个月基本相似;3只形成EM的猕猴精神状态、饮食、体质量增长情况均较对照猕猴差,2只发生肠套叠死亡。结论本研究根据种植学说原理成功地构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猕猴动物模型,但猕猴的个体差异是模型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认为遗传因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另一重要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生长对机体的整体机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乳腺髓样癌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的超声和病理之间关联性,以便确定超声在区别典型髓样癌(TMC)和非典型髓样癌(AMC)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例确诊为乳腺髓样癌(MC)的组织切片和超声图像。依照严格的组织学分类标准,我们将肿瘤分为TMC和AMC。比较了二者在超声图像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联。结果:20例MC中的8例(40%)确定为TMC,12例(60%)确定为AMC。在超声图像中,8例TMC中有6例(75%)显示了整齐平滑的边缘,而12例AMC却没有此特征。12例AMC中的10例(83%)其超声图像显示为锯齿样边缘,2例(17%)的病灶边缘光滑伴局部不规则。从而发现在TMC和AMC中,其肿瘤边缘变化规律性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P<0.001)使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结论:如果超声图像显示了肿瘤锯齿样边缘或病灶边缘光滑伴局部不规则,对诊断AMC有一定的帮助,应对整个肿瘤进行认真的病理学分型,以便正确评估预后,采取正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echnique and outcome of arthroscopic sipy, le-bundie reconstruction of posterior crudate ligament (PCL) with quadrupled hamstring tendon. Methods: From April 2001 to October 2004, 49 knees with PCL tears in 49 patients were verified with arthroscope in this department. Of them, 13 were combined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s, 14 with disruptions of the posterolateral comer, 6 with ruptures of the posteromedial corner an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9 with lateral meniscus tears, 5 with medial meniscus tears and 2 with popliteal vascular tears. All the damaged PCL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single-bundie of autogenous quadrupled hamstring tendons under arthroscope. Biodegradable interference screws or blunt titanium interference screws were used for direct anatomic fix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ligament.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t early stage in the 49 patients. All of them were followed up for 10-52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22. 0 months + 10. 7 months. Lysholm score was remarkably improved from 30-60 ( mean: 47.96 + 8. 16) preoperatively to 70-95 ( mean: 89. 08 + 6. 10 ) at the last postoperative follow-up ( P 〈 0.01 ).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 score from abnormal ( Grade C) in 10 knees and severely abnormal (Grade D ) in 39 preoperatively to normal ( Grade A ) in 20, nearly normal ( Grade B) in 24 and abnormal in 5 at the last follow-up. Of the 49 patients, 40 returned to the same activity level as before and 9 were under the level. Conclusions: Single-bundle reconstruction of PCL with quadrupled hamstring tendons has the advantage of minimal trauma in surgery and satisfactory outcome.  相似文献   
105.
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式治疗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6年4月,采用经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式治疗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51—82岁,平均62.6岁。所有病例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及Bending片,常规备CT和MRI。根据患者下肢症状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神经根扩大,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1—6年,平均2年零7个月),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按JOA评分,手术疗效优良率91.9%,侧凸平均矫正率54.8%。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术后3个月、1年复查X片内置物无松动及断裂,植骨融合时间平均11.6周。[结论]对于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患者:(1)采取个体化治疗,年龄不是绝对手术禁忌证,病程长短不是决定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2)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是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在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对7例下腔静脉狭窄同时合并肝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在施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后,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静脉穿刺的方法,实施肝静脉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7例患者在单独实施下腔静脉成形术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在B超引导下实施肝静脉成形术,2例单纯球囊扩张,5例植入支架,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B超引导下的经皮肝静脉穿刺肝静脉成形术,定位准确,实施快捷,对合并肝静脉狭窄或梗阻的布-加综合征患者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7.
RNA干扰(RNAi)技术及其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一些小的双链RNA可以高效、特异的阻断体内某些基因致使mRNA降解 ,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 ,称为RNA干扰 (RNAinterference ,RNAi)。由于可以作为代替基因敲除的遗传工具 ,RNAi技术正在改变着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genomics)领域的研究步伐。《科学》杂志和美国科学促进会将RNAi技术评选为2 0 0 2年十大重大科学成就之首。1 RNAi及其作用机制1.1 RNAi回顾首次发现双链RNA (doublestrandRNA ,dsR NA)能够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来源于对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研究。1995年 ,康乃尔大学的…  相似文献   
108.
109.
王志新  张学景  周玥  邹永 《中国药学》2005,14(4):204-208
目的通过一种新的简便的方法合成顺、反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方法化合物3和4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二苯乙烯骨架,然后经过水解、脱羧、异构化、脱甲基得到反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白藜芦醇),将其进行光异构化得到顺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结果以化合物3和4为起始原料合成顺、反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结论以价廉易得的工业化原料为起始物,建立了一种多羟基顺、反式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简易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0.
87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87例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7例肺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表现。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3.2%,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肋骨,其次为脊椎骨、盆骨、四肢骨、肩胛骨、颅骨和胸锁骨。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腺癌和鳞癌较其它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肺癌骨转移比较常见,所以肺癌患者应常规作全身核素骨扫描,以帮助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