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1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537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517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127篇
内科学   599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26篇
特种医学   251篇
外科学   959篇
综合类   240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72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1038篇
  9篇
中国医学   871篇
肿瘤学   40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798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刺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患者配合相关耳—体穴针刺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 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均予等氮、等热量早期肠内营养 8天 (能全力 ,Nutricia提供 ) ,随机分为 2组 ,研究组 (n=16)同时配合相关耳—体穴针刺。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定期监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外周血 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急性炎性反应指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及营养支持代谢并发症发生。手术前后 AST、ACT、TBIL、AKP均无升高 ;与术前 (POD0 )比较 ,术后第 1天 (POD1)两组血浆白蛋白均明显下降 (P<0 .0 1) ,外周血 T细胞亚群CD4、CD4/ CD8及血浆球蛋白 Ig G、Ig M、Ig A均明显下降 (P<0 .0 1及 P<0 .0 5) ,而血浆急性炎性反应指标 (IL-6、PGE2 )均显著升高 (P<0 .0 1) ;至 POD8两组血浆白蛋白、外周血 T细胞亚群 CD4、CD4/CD8及血浆球蛋白 Ig G均有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升高更明显 (P<0 .0 5) ,而急性炎性反应指标 (IL-6、PGE2 )均有所下降 ,研究组下降更明显 (P<0 .0 5) ,同时 ,研究组肠功能恢复较快 ,对早期肠内喂养耐受性好。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喂养的患者予配合相关耳—体穴针刺 ,可有效地刺激机体免疫功能 ,缓解过度的急性炎性反应 ,促进  相似文献   
42.
目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广泛分布于生物基因组中的DNA重复序列,与许多重要基因紧密连锁。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过程中微卫星DNA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微卫星DNA多态分析法,选取染色体3p、5q、6p、9p、13q、17p、17q和18q的15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对32例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进行LOH分析。结果食管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和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卫星DNALOH,其频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除D9S1752位点外,P均〈0.05);其中D9S171、D13S260和TP53位点在癌阶段,LOH频率均超过60%。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和癌组织中发生LOH的位点不尽相同,同一个体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原位癌→鳞状细胞癌,均发生LOH的位点是:D3S1234和TP53。结论基因水平的改变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随病变程度加重,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强,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前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复合诱变筛选avermectins高产菌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初始菌株经过自然分离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即灰色粉末型、白色和光秃型。其中灰色粉末型产素水平最高,摇瓶发酵效价达到6835.1μg/ml,B1组分达到56.3%。经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初始菌株的孢子的诱变及对其原生质体的诱变再生。并且经过异亮氨酸和链霉素的定向筛选,得到的高产菌株摇瓶发酵效价达到8542.9μg/ml,B。组分达到64.9%;同时通过对高产菌株进行传代培养检验其传代稳定性,结果表明,传代3代后,菌株开始退化,并且其发酵效价有比较显著的下降。  相似文献   
44.
利用均匀实验优化利福霉素SV发酵培养基氮源配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利福霉素SV发酵培养基中的氮源配比进行优化。研究了氮源中各成分对发酵效价的影响。确定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并用实验验证,使摇瓶发酵效价提高了10%以上。并对利福霉素SV产生菌在新、老培养基中的代谢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5.
结肠脂肪瘤临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对12例结肠脂肪瘤的临床、手术、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钡剂灌肠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密度低,表面黏膜无破坏。压迫或结肠收缩可见其形态改变。CT扫描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影,CT值-80--1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合并肠套叠多见。结论结肠脂肪瘤为良性肿瘤,影像学上应注意与结肠腺瘤、平滑肌瘤及结肠癌鉴别。  相似文献   
46.
聚乙二醇4000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 4 0 0 0 (PEG 4 0 0 0 )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 (OO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选择OOC 6 9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和对照组 (33例 ) ,分别接受PEG 4 0 0 0和乳果糖治疗 ,疗程 4周并评估其疗效。总体疗效评估采用模拟视觉梯度的评分方法 (1 0 0mmVAS)。结果 治疗 2周和 4周后 ,二组每周排便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 ,大便性状、排便困难和直肠排空感均也比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 ,但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中大便性状改善PEG 4 0 0 0明显优于乳果糖 (P <0 .0 5 )。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比例治疗组大于对照组 (治疗 2周和 4周后 ,分别为 75 .0 %和 83.3%比 5 1 .5 %和 6 0 .6 % ,P <0 .0 5 )。PEG 4 0 0 0组 1 0 0mmVAS评分为75 .3,显著高于乳果糖组的 5 4 .8(P <0 .0 5 )。结论 聚乙二醇 4 0 0 0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7.
介绍一种在CT机数据格式未知情况下由视频图像的灰度重建CT数的算法.主要应用于PACS中的CT图像的数字化.该法通过对若干幅视频采集的CT图像的处理,由灰度反求CT数.随后,在所有的CT图像的存贮和传输的过程中用CT数代替灰度图像,需要图像时,再将CT数按新的窗宽、窗位转化为灰度图像.这种方法应用于没有数字接口的CT机上,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CT机上根据窗宽、窗位的变化得到不同图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实验效果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DICOM标准的发展及最新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DICOM标准2003版的变化以及将来版本可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9.
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人乳头瘤病毒18型L1片段(HPVl8LI)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方法 以重组质粒(pBR322-HPV18)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HPV18L1DNA片段。将HPV18L1DNA与质粒(pUC19)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UC19-HPV18L1)。用酶切电泳验证重组结果的正确性;并通过测序检查质粒重组后序列有无变化。再利用质粒(pQE32)做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QE32-HPV18L1),并用酶切电泳验证。将重组质粒pQE32-HPV18L1转入工程菌(M15)。用酶切电泳验证重组工程菌(pQE32-HPV18L1/M15)正确性。利用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HPV18L1目的蛋白。采用不同浓度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不同诱导时间来优化HPV18L1目的蛋白表达条件。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质(Western blot)鉴定HPV18L1目的蛋白的特异性。结果PCR扩增DNA片段约为1.7Kb。与预期结果相同。克隆重组质粒pUC19-HPV18L1酶切后显示的酶切图谱与预期相同。而且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全序列无改变。表达重组质粒pQE32-HPVl8L1酶切图谱亦与预期相同。蛋白表达条件优化结果为1mmol/LIPTG诱导4h后,获得HPV18L1最佳蛋白表达量:SDS-PAGE显示,约63KD处可见目的蛋白带,与预期结果一致。Westem blot鉴定,在约63KD处可见目的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重组质粒pQE32-HPV18L1并能表达HPV18L1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50.
目的设计单细胞凝胶图像分析系统(IM I),并确定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方法分析模拟彗星图像、用户使用情况、DNA损伤模型毒物H2O2的DNA损伤作用、被引用文献情况以及与权威的KS400彗星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比较。结果IM I分析得出的尾矩准确度98.7%,H2O2引起的DNA损伤存在剂量—反应关系。IM I与KS400分析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尾长相关系数r=0.997 6,P<0.000 1,尾矩相关系数r=0.996 4,P<0.000 1。近4年来,使用IM I作为研究工具发表的文献17篇,其中论著12篇。结论通过作者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几年来的研究,表明IM I是一种可靠的彗星图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