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26篇
  免费   13287篇
  国内免费   7794篇
耳鼻咽喉   1185篇
儿科学   1898篇
妇产科学   736篇
基础医学   7389篇
口腔科学   2431篇
临床医学   14499篇
内科学   10527篇
皮肤病学   1173篇
神经病学   3103篇
特种医学   56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434篇
综合类   36349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预防医学   13892篇
眼科学   1709篇
药学   15901篇
  207篇
中国医学   14111篇
肿瘤学   5763篇
  2024年   574篇
  2023年   1691篇
  2022年   4290篇
  2021年   5435篇
  2020年   4644篇
  2019年   2477篇
  2018年   2586篇
  2017年   3636篇
  2016年   2766篇
  2015年   5178篇
  2014年   6562篇
  2013年   8415篇
  2012年   11677篇
  2011年   12623篇
  2010年   11532篇
  2009年   10047篇
  2008年   10226篇
  2007年   9697篇
  2006年   8747篇
  2005年   6714篇
  2004年   4622篇
  2003年   3733篇
  2002年   2993篇
  2001年   2693篇
  2000年   1862篇
  1999年   620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影响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的因素,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昌平区2012-2018年15个涉农镇内农村自备井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大肠菌群数、大肠埃希菌数和菌落总数的监测结果,以及自备井的基本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合格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检测1082件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总体合格率为72.18%,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8.52%、72.55%和95.01%。微生物综合指标、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4.548,P<0.001;χ2=8.095,P=0.04;χ2=15.954,P<0.001)。枯水期微生物综合合格率、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80.40%、80.77%和97.59%,均大于丰水期(χ2=33.530,P<0.001;χ2=33.816,P<0.001;χ2=15.281,P<0.001);未消毒、按要求消毒及偶尔消毒的自备井以上指标的合格率不全相同(χ2=23.289,P<0.001;χ2=22.510,P<0.001;χ2=10.643,P=0.005);非山区以上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59.38%、60.07%和93.40%,均大于山区(χ2=34.562,P<0.001;χ2=34.640,P<0.001;χ2=7.438,P=0.006);浅井、深井和泉水微生物综合指标、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不全相同(χ2=38.742,P<0.001;χ2=38.829,P<0.001),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亦不全相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是否为山区、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为影响水样微生物指标的综合合格率的因素。结论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均不同程度影响其合格率,建议完善并加强消毒管理,加强饮水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云南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云南省社区T2DM患者(年龄≥18岁,且均在云南省居住≥1年)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3月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DN发病情况。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5 122例T2DM患者,男性2 317例(45.24%),女性2 805例(54.76%);平均年龄(56.28±19.03)岁,以45~59岁为主,共2 649例(51.72%);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共3 834例(74.85%);居住在城市2 190例(42.76%),农村2 932例(57.2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共2 051例(40.04%)。DN发病1 462例,发病率为28.5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0~90岁(OR=1.994,95%CI:1.409~2.821)、T2DM病程11~15年(OR=1.530,95%CI:1.207~1.939)、吸烟(OR=1.441,95%CI:1.203~1.726)、肉类摄入频次>1次/周(OR=1.347,95%CI:1.134~1.599)、肥胖(OR=1.678,95%CI:1.338~2.104)、高血压(OR=2.086,95%CI:1.367~3.182)、总胆固醇(TC)升高(OR=2.070,95%CI:1.842~2.327)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OR=1.799,95%CI:1.550~2.089)是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参加体育锻炼(OR=0.613,95%CI:0.426~0.883)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OR=0.573,95%CI:0.413~0.794)是T2DM患者DN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率较高,年龄较大、T2DM病程较长、吸烟、肉类摄入频次、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HbA1c是否达标及BMI、TC、HDL-C是该地区T2DM患者DN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估替诺福韦(tenofovir,TDF)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HIV/AIDS患者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分析TDF组和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组HIV/AIDS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检查资料,比较2组患者CKD的发生率和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TDF组患者CK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32例HIV/AIDS患者,其中TDF组249例,AZT组193例,开始治疗时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2(26,50)、31(26,43)岁,传播途径主要以同性传播为主(分别为69.48%、82.90%)。TDF组与AZT组24个月CKD累积发生率分别是2.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中,AZT组均高于TDF组(均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DF组患者中,女性(HR=57.46,95% CI:2.981~67.684)和基线eGFR异常(HR=4.75,95% CI:1.351~16.702)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结论 TDF可以引起HIV/AIDS患者CKD的发生,但发生率较低,女性和基线eGFR异常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女性患者以及评估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托幼机构中幼儿数量前5位的幼儿园作为调查现场,对抽中幼儿园的所有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4 464名徐州市3~5岁学龄前托幼儿童开展调查,男童2 236人,女童2 228人。3、4、5岁儿童分别占35.1%、32.0%、32.9%,城区托幼机构儿童占78.4%。有29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率为6.5%。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1.881)、出生体重≥4.0 kg(OR=2.349)、年龄越大(OR=1.523)、偏爱高热量食物(OR=2.968)、很少吃蔬菜水果(OR=2.430)、偏爱零食(OR=2.678)、不易接受新食物(OR=1.499)的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儿童单纯性肥胖与饮食行为、年龄、出生体重、父母肥胖情况等因素相关,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行为问题,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确诊为过敏性疾病成年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及过敏原特征。方法 以北京市某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确诊过敏性疾病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病例特征及过敏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吸入组和食物组过敏原sIgE阳性率分别为38.66%和2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组中排名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为屋尘螨/粉尘螨(16.56%)、艾蒿(15.92%)、屋尘(10.97%)、豚草(7.29%)、蟑螂(6.39%);食物组中排名前5位的主要过敏原分别为鳕鱼/龙虾/扇贝(6.87%)、黄豆(5.64%)、鲑鱼/鲈鱼/鲤鱼(5.22%)、蟹(4.31%)、虾(2.66%)。8—10月吸入组会出现屋尘螨/粉尘螨、艾蒿过敏原sIgE阳性率峰值;1—2月食物组会出现鳕鱼/龙虾/扇贝、鲑鱼/鲈鱼/鲤鱼过敏原sIgE阳性率峰值。吸入组和食物组不同性别患者的血清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入组中,除蟑螂、狗上皮与点青/分枝孢/烟曲/交链孢霉3项外,青年、中年和老年血清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物组中,青年、中年和老年血清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过敏性疾病成年患者过敏原sIgE阳性主要过敏原是吸入性过敏原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屋尘、豚草、蟑螂和食物性过敏原鳕鱼/龙虾/扇贝、黄豆、鲑鱼/鲈鱼/鲤鱼。过敏原sIgE阳性率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性别的过敏原sIgE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6.
将2000~2019年20起我国境内医院空调系统火灾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火灾的时间、起火医院的类型和等级、起火部位和点位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希望给同行一些警示。  相似文献   
997.
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易燃物多、高精尖设备多。为了做好其防火工作,文章搜集了2000~2019年我国境内医院ICU的4起火灾,对火灾时间、医院等级、起火部位和直接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D型人格(type D personality,TDP)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对2者之间关系的影响,为开展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龙华区2017年9月份新入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情况问卷、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D型人格量表(DS14)收集儿童一般情况、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TDP特征情况等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TDP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并评价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在2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17 245份问卷,纳入15 022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童8 062名,女童6 960名,平均年龄为(3.54±0.35)岁。不同性别、父母亲学历、家庭月收入、父母婚姻状况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TDP与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呈独立正相关,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可改善父母TDP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中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与多动指数的影响。结论 母亲孕期参加孕妇学校教育可以改善父母TDP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中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3个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全球大流行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关于高致病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从直接细胞病变效应和间接免疫病理损伤两方面进行讨论,但具体作用基因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本文从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的基因结构特点与致病机制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预防和治疗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耐药性及耐药基因blaKPC的分子特征。方法 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临床检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通过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CR检测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对PCR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耐药基因的分子结构特点。结果 共收集510株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420株,耐碳青霉烯非肠杆菌科细菌90株。菌株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和呼吸科,分别占60.8%、11.8%、5.3%;标本来自痰、脓性分泌物、静脉血、无菌中段尿,分别占66.9%、8.8%、8.2%、6.5%。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PCR结果显示,420株CRE中blaKPC、blaNDM、blaIMP的阳性率分别为54.3%(228/420)、1.2%(5/420)、1.4%(6/420),未检测出blaVIM和blaOXA-48基因,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携带blaKPC CRE的83.8%、11.8%、2.6%;其他少见菌种中也检出blaKPC基因。非肠杆菌科细菌中仅有2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出blaKPC。DNA测序结果显示,174株携带blaKPC的菌株中173株检测为blaKPC-2、1株检测为blaKPC-1。结论 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以CRE为主,其中以携带bla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占绝对优势,其他菌株中也均有发现。提示临床需重点加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监测及预防,防控blaKPC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