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09篇
  免费   13230篇
  国内免费   7937篇
耳鼻咽喉   1184篇
儿科学   1901篇
妇产科学   727篇
基础医学   7375篇
口腔科学   2429篇
临床医学   14527篇
内科学   10510篇
皮肤病学   1159篇
神经病学   3080篇
特种医学   5658篇
外科学   10401篇
综合类   36321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预防医学   14470篇
眼科学   1709篇
药学   15959篇
  210篇
中国医学   14154篇
肿瘤学   5774篇
  2024年   719篇
  2023年   1747篇
  2022年   4350篇
  2021年   5487篇
  2020年   4749篇
  2019年   2531篇
  2018年   2641篇
  2017年   3655篇
  2016年   2819篇
  2015年   5221篇
  2014年   6575篇
  2013年   8441篇
  2012年   11696篇
  2011年   12629篇
  2010年   11542篇
  2009年   10062篇
  2008年   10229篇
  2007年   9677篇
  2006年   8734篇
  2005年   6700篇
  2004年   4618篇
  2003年   3721篇
  2002年   2997篇
  2001年   2678篇
  2000年   1855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急性脑血管病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作用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5例ACVD患者,并设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血清对照组(20例)及脑脊液对照组(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于发病后第1、3、7、14d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结果:①三种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动态变化存在差异,脑出血和脑梗死组的峰值单间为发病后第3d,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为第1d。②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相关。③SAH组于发病后第1d、3d、7d脑脊液TNF-α值高于血清,14d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并与血清无差异。结论:①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的动态观察,可为临床预测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提供依据。②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若CT未能显示病灶时,血清TNF-α的明显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③SAH患者脑脊液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血清,进一步提示脑内神经组织可产生TNF-α。脑脊液中TNF-α的持续明显升高可能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④TNF-α参与了ACVD的炎性反应过程,早期抑制TNF产生及抗炎性反应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制备鼠抗大肠杆菌CD多克隆抗体,方法:亚克隆CD基因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和pBV222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诱导表达并纯化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通过重组质粒的酶切筛选出重组阳性克隆,成功地表达和纯化出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成功制备了鼠抗CD多克隆抗体,并用6his-CD和GST-CD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抗体的正确性,结论:应用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体内外CD基因的表达,为临床前和临床上深入开展CD基因的生物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43.
80例健康青年分别经针刺或艾灸肺俞穴后的肺功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与艾灸肺俞穴对健康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选择了20-22岁健康男性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艾灸组各40例,于针刺,艾灸前和针刺,艾灸后10min测试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F),最大呼气流量(PEFR),75%,50%,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75,V50,V25),结果:显示经针刺和艾灸肺俞穴后2组FVC,FFV1.0均显著增加,P<0.05,2组间比较针刺组FVC明显高于艾灸组,P<0.05,而且艾灸组MMF,V25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康人经针刺和艾灸肺俞穴后均可使大气道阻力减少,肺容量增加,提示一定量的艾燃烧后的烟雾可使健康人肺功能受到影响,使肺的小气道收缩,出现阻塞性改变。  相似文献   
44.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胃癌、胃黏膜肠化生及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相关性及端粒酶激活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3种胃癌细胞株、26例胃癌、10例胃黏膜肠化生和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和hTERT表达.结果:3种胃癌细胞株、24例胃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4例肠化生端粒酶活性较弱;36例正常胃黏膜标本未测到端粒酶活性.hTERT在26例胃癌组织、5例肠化胃黏膜中表达;正常胃黏膜无表达.端粒酶活性、hTERT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TERT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表达,端粒酶的激活是胃癌形成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45.
以病人选择医生为契机 全力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邯郸市中心医院在病人选医生中,努力完善制度,提高素质,深化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人事分配制度.用较为低廉的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制备和鉴定 β1受体亚型特异性抗体。【方法】人工合成 β1受体细胞膜外第二环 197 2 2 2位氨基酸序列作为抗原。连接钥孔冒贝血蓝蛋白 (KLH)增加抗原性后免疫兔获得抗血清。通过凝胶双扩散实验和ELISA法鉴定其效价 ;通过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鉴定其特异性 ;通过离体蛙心灌流实验鉴定其药理活性。【结果】该抗血清效价高 (分别为 1∶6 4和 1∶10 6)、特异性强 ,能和心肌 β1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1∶10 4 ~ 1∶10 5) ,为异丙肾上腺素的非竞争性拮抗剂。 (pD2 ′ =1 6 2 )。【结论】成功制备的 β1受体亚型特异性抗体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 β1受体分布、功能和定量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7.
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救毒鼠强中毒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临床解毒方法。方法: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救ATI34例,进行疗效观察,并与既往常规治疗的23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获得满意疗效,3例死亡,有效率91.2%;对照组预后欠佳,死亡13例,有效率43.5%。结论: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对ATI具有良好的止痉作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8.
陈颢  赵大建 《河北医学》2002,8(3):217-2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31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其中斜疝25例,直疝6例,复发疝4例,均行腹腔内术式(TAPP)。结果:手术全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1min(40-95min),无中转手术,4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7.5d,术后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9.
异位妊娠的腹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内出血异位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8月 ̄2004年8月该院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例伴有内出血的异位妊娠(出血量大于800mL,观察组)及同期30例无明显内出血异位妊娠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照组)。结果15例病人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麻醉和监护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内出血甚至休克型异位妊娠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氟尿嘧啶化放疗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药品评价》2006,3(4):252-263,270
20世纪60年代在肿瘤的根治和辅助治疗中就使用了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化放疗(外放疗同时进行化疗)。2002年.全世界约200万肿瘤患者接受了FU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FU为基础的化放疗。FU是许多肿瘤患者的基础治疗药物。总之,FU化放疗显著改善了肿瘤的局部控制.并提高了部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也提高了部分具有重要功能的器官的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