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37篇
  免费   4221篇
  国内免费   2939篇
耳鼻咽喉   413篇
儿科学   686篇
妇产科学   155篇
基础医学   2295篇
口腔科学   648篇
临床医学   5262篇
内科学   3217篇
皮肤病学   366篇
神经病学   965篇
特种医学   1801篇
外科学   3790篇
综合类   11616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817篇
眼科学   580篇
药学   5425篇
  58篇
中国医学   4526篇
肿瘤学   1768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1293篇
  2021年   1689篇
  2020年   1482篇
  2019年   709篇
  2018年   768篇
  2017年   1155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1570篇
  2014年   2108篇
  2013年   2723篇
  2012年   3913篇
  2011年   4260篇
  2010年   4045篇
  2009年   3389篇
  2008年   3505篇
  2007年   3261篇
  2006年   2919篇
  2005年   2321篇
  2004年   1571篇
  2003年   1203篇
  2002年   866篇
  2001年   839篇
  2000年   636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VTQ技术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2D-US、UE、SWV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D-US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2.35%(126/153),特异度为71.67%(43/60),准确率为79.34%(169/213)。UE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27%(132/153),特异度为73.33%(44/60),准确率为82.63%(176/213)。良性及恶性结节的SWV别为(3.09±1.26)m/s、(6.83±2.18)m/s(P<0.05);以3.59 m/s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截断值,VTQ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93%(133/153),特异度为76.67%(46/60),准确率为84.04%(179/213)。2D-US、UE、SWV诊断乳腺IDC的AUC分别为0.811、0.843、0.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UE及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结节及乳腺IDC,UE优于2D-US,VTQ可获得客观的量化指标,重复性好,优于UE和2D-US。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肥厚性硬脊膜炎(HSP)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HSP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7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5例经病理证实。结果 12例HSP患者中,MR显示11例位于颈胸椎的硬脊膜增厚范围为10个以上椎体水平,1例位于胸腰椎的硬脊膜增厚累及范围为5个椎体水平;6例表现为背侧、2例为腹侧硬膜增厚,4例背侧及腹侧硬膜均增厚。2例增厚的硬膜呈结节样,1例合并硬膜外肿物形成,5例合并硬膜囊背侧脂肪增多。增厚的硬膜T2WI均呈低信号,4例T1WI呈等信号,8例T1WI呈低信号。10例增强扫描患者中,4例明显强化,1例中等强化,5例未见强化。结论 HSP以颈胸椎背侧或腹侧硬膜广泛增厚为特点,部分合并硬膜外脂肪增多;增厚的硬膜呈结节样或条带状,少数可合并硬膜外肿物形成;T2WI呈特征性低信号。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8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0),均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观察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癌组织中MMP-9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 2组客观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受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化疗后MMP-9及VEGF表达阳性区灰度值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且能有低癌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肥胖型PCOS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转变情况、生殖内分泌与脂肪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心理状况变化情况以及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护理干预后生活方式(食用低脂食品、加强运动、禁烟/酒、自我疗养、合理用药、自测体重)较护理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殖内分泌及脂肪代谢的相关指标(LH、T、LH/FSH、BMI、FINS及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后2组上述评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F-36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相比,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应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癌并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痰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结果痰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占47.16%;革兰阳性菌50株,占8.87%;真菌248株,占43.97%;病原菌检出前五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占31.04%),铜绿假单胞菌(12.23%),肺炎克雷伯菌(10.28%),大肠埃希菌(10.11%),鲍曼不动杆菌(4.96%)。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所有这些病原菌的耐药谱分析表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敏感性高。结论第二炮兵总医院近3年收治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密切结合临床,合理用药,有效应对感染,同时避免耐药菌播散。第二炮兵总医院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医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南岸区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提出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185例,年平均发病率68.47/100 000。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1.34/100 000、62.78/100 000、119.26/100 000。全年均有发病,其中5~8月发病例数为591例,占总数的49.87%(591/1 185)。学生和幼托儿童两大群体病例数分别为719例和286例,占60.68%(719/1 185)和24.14%(286/1 185)。5~岁组病例486例,占41.01%(486/1 185)。男、女性比例为1.33∶1。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5~8月,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5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小于或等于90分;其中诊断为pre-DIC患儿57例;另选同期在妇产科出生的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患儿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各组血浆D-D、TAT、FD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危重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明显升高,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e-DIC患儿血浆D-D、TAT、FDP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D-D、TAT、FDP水平与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D-D、TAT、FDP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血浆D-D、TAT、FDP检测可以作为新生儿DIC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颈椎手术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颈椎组(行颈前路手术)、腰椎组(行腰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胆囊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各2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于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水平,比较各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3组患者血清T3、FT3水平从术前开始下降,于术后8h时出现平台期,然后继续下降,术后24h到达最低水平再逐渐恢复;其中颈椎组较其他两组下降程度更明显,恢复也更为缓慢。T4、FT4水平从术前24h开始逐渐上升,颈椎组在术后2h到达峰值,腰椎组和胆囊组在术后4~8h到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其中颈椎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在术后12h降至基础水平,之后缓慢上升,于术后14d时接近正常水平。3组患者TSH水平均先升高,在术后2h到达峰值,然后再下降至低于基础水平,于术后24h后逐渐恢复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rT3水平总体呈轻度增高,但无明显规律。结论颈椎手术患者术后T3、T4水平明显降低,与腰椎手术和胆囊切除术患者相比存在差异,可能与甲状腺的X射线照射及机械性压迫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 7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骨折组及非骨折组,分别测定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及骨密度并比较。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组患者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非骨折组,其差异有显著性;而两者骨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以作为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治疗腰骶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治疗12例腰骶部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腰髂固定手术,术前存在骶神经损伤症状者同时行骶管减压术。记录术后并发症,测量术后双下肢长度,摄X线片及重建CT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及融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残余疼痛进行评估,按照Majeed骨盆功能调查表对患者术后骨盆功能进行评估,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进行行走能力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评分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jeed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M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在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3例术后9个月骨折愈合。无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切口感染,予以清创、VSD引流及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愈合;3例术前有骶神经损伤表现,2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出现骶神经损伤症状加重,予以脱水、激素及营养神经治疗,手术3个月后逐渐好转。结论 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是一种坚强的三维固定系统,能够重建腰骶段稳定性,是治疗腰骶部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初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