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19篇
  免费   8561篇
  国内免费   4844篇
耳鼻咽喉   883篇
儿科学   1588篇
妇产科学   415篇
基础医学   5117篇
口腔科学   1702篇
临床医学   10207篇
内科学   7118篇
皮肤病学   908篇
神经病学   1855篇
特种医学   3451篇
外科学   7827篇
综合类   23486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10407篇
眼科学   990篇
药学   10011篇
  146篇
中国医学   8422篇
肿瘤学   3865篇
  2024年   413篇
  2023年   1072篇
  2022年   2584篇
  2021年   3246篇
  2020年   2789篇
  2019年   1534篇
  2018年   1661篇
  2017年   2330篇
  2016年   1802篇
  2015年   3233篇
  2014年   4180篇
  2013年   5473篇
  2012年   7710篇
  2011年   8331篇
  2010年   7584篇
  2009年   6844篇
  2008年   7021篇
  2007年   6854篇
  2006年   6122篇
  2005年   4637篇
  2004年   3424篇
  2003年   2692篇
  2002年   2066篇
  2001年   1879篇
  2000年   1459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注意点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造影(3D-CTA)在诊断脑动脉瘤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3D-CTA检查的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其中14例初次3D-CTA显示动脉瘤不清或发现颅内非动脉瘤样血管异常者,对其进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初次3D-CTA检查正确诊断脑动脉瘤92例,其中16例为多发脑动脉瘤,共检出115个。余14例因诊断不明确进而实施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确诊动脉瘤合并烟雾病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致动脉瘤显示不清2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此5例与3D-CTA所见一致);在3D-CTA扫查范围外发现脑动脉瘤2例。对上述阳性诊断的99例进行手术,并得到证实。另7例在3D-CTA和DSA检查未发现引起SAH的原因病灶,给予保守治疗。结论在脑动脉瘤诊断中,3D-CTA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在判断动脉瘤与颅骨位置关系、操作的便捷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明显优于DSA。在应用3D-CTA对脑动脉瘤进行诊断时,有必要根据患者和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方能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0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臂X线透视监控下,以骨水泥(PMMA)为充填材料,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PVP治疗6例、脊柱后凸成行术治疗2例。[结果]术中无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治疗疼痛性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3.
内眦赘皮与重睑成形同期手术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索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内眦赘皮深部眼轮匝肌结构上的异常特点,遵循内眦赘皮的上睑(倒向性内眦赘皮除外)内侧睑缘处皮肤短缺和尽量减少局部皮肤瘢痕的原则,设计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的新内眦赘皮矫正术(反Stallard法)。结果 临床应用86例,进行了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重睑为稳定性平行型重睑,内眦已完全或大部分开大,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此内眦赘皮矫正术能够充分矫正内眦部结构上的异常,而且适合与重睑成形术同期施行,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4.
后外侧融合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后外侧融合对预防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短节段固定失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本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A组30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B组30例均为外院手术来我院复查的患者。A组行短节段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融合术;B组仅行短节段内固定,未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6个月,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obb角、伤椎后凸角及矢状面指数(S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下腰痛评分法(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BOS评分A组的优良率为73%(22/30),B组仅为43%(13/30)。结论 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只行内固定而不做植骨融合明显增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5.
胸骨肿瘤CT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肿瘤临床CT诊断和检查意义。方法搜集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胸骨肿瘤CT资料,其中转移瘤17例(肺癌转移15例;乳腺癌转移2例)、骨髓瘤2例、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结果局部骨质破坏(囊状膨胀性、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3种),其中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例(骨化性纤维瘤),溶骨性骨破坏16例(肺癌转移15例、骨肉瘤1例),混合性骨破坏5例(软骨肉瘤1例、骨髓瘤2例、乳腺癌转移2例)。胸骨处软组织肿块18例,胸骨前胸壁肌、皮下脂肪和胸骨后脂肪间隙浸润13例。结论胸骨肿瘤以转移瘤多见,CT检查对胸骨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6.
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瑞甘(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乙肝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门冬氨酸鸟氨酸,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均治疗4~6wk,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TB,ALT,AST,r-GT)、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6.7%,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血清HBVDNA阴转及血清HBVM转换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7.
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评定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分裂症患者行为能力与病程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3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按住院年限分15组,分别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NOSIE总评分与病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7,经显著性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各因子T分经方差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分裂症患者的行为能力随病程的延长逐渐衰退,积极因素逐渐下降,消极因素逐渐增加,合理的护理对减缓病人的衰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8.
HIV.1的转录因子NF-kB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毒复制循环过程中,HIV-1的转录是其中的关键步骤,可作为HIV-1治疗的新靶点.在此过程涉及的所有因子中,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HIV-1转录过程中重要的诱导剂.NF-κB通过与HIV-1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增强子区的连接来激活HIV-1的转录.许多化合物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抑制HIV-1的转录.本文综述了NF-κB对HIV-1转录过程的调节及当前NF-κ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9.
Background and Aim: Although pretreatment with a sedative drug is effective in relieving pain during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EGD), such drugs can cause significant side‐effec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low‐wave photic stimulation on discomfort and/or pain felt during EGD. Methods: Forty consecutive patients (25 men and 15 women) who underwent diagnostic EGD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wenty patients received photic stimulation for 25 min, and underwent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recording, in addition to the usual premedications. Twenty control patients received the same treatment but without photic stimulation. All patients evaluated the discomfort/pain felt during endoscopy against a five‐grade scale in comparison with what they had experienced in their previous examination. Results: Patients with an improved discomfort/pain score were 18/20 and 3/20 in the treated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Overall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between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001). The proportion of slow‐wave activity recorded in patients’ electroencephalogram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treated group compared to control values (36.6 ± 6.8% vs 29.1 ± 3.4%, P < 0.001). There wa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discomfort/pain felt during endoscopy and the proportion of slow‐wave activity (P < 0.001). Conclusion: Slow‐wave photic stimulation shows promise as a treatment for relieving the discomfort and/or pain felt by patients undergoing EGD.  相似文献   
210.
目的:运用ROC曲线,探讨DR胸部摄影最佳的影像后处理技术。方法:使用DR系统设置的正常胸部摄影条件,对胸部体模与专用于X线摄影的ROC曲线评价体模(TRG)进行组合并曝光。分析未使用后处理技术及使用不同后处理技术,对DR胸部摄影胸片影像的影响。结果:使用单纯噪声消除技术、噪声消除加图像反转及噪声消除加全屏放大三种后处理技术所得的ROC曲线下面积Az值依次为0.85、0.825及0.925,均明显大于未使用后处理技术的面积Az值0.6;单纯噪声消除技术获得的ROC曲线下面积略大于噪声消除加图像反转技术的面积;噪声消除加全屏放大技术获得的ROC曲线下面积Az值最大。结论:应对胸部原始影像实施后处理调节。单纯噪声消除技术可明显增加影像的信息量,若在噪声消除基础上实施全屏放大技术,可获得DR胸部摄影的最大影像信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