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992篇 |
免费 | 8454篇 |
国内免费 | 50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86篇 |
儿科学 | 1595篇 |
妇产科学 | 435篇 |
基础医学 | 5205篇 |
口腔科学 | 1700篇 |
临床医学 | 10306篇 |
内科学 | 7168篇 |
皮肤病学 | 917篇 |
神经病学 | 1856篇 |
特种医学 | 3463篇 |
外科学 | 7876篇 |
综合类 | 23739篇 |
现状与发展 | 26篇 |
预防医学 | 10541篇 |
眼科学 | 996篇 |
药学 | 10118篇 |
147篇 | |
中国医学 | 8608篇 |
肿瘤学 | 38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0篇 |
2023年 | 1086篇 |
2022年 | 2629篇 |
2021年 | 3321篇 |
2020年 | 2851篇 |
2019年 | 1604篇 |
2018年 | 1692篇 |
2017年 | 2363篇 |
2016年 | 1839篇 |
2015年 | 3295篇 |
2014年 | 4244篇 |
2013年 | 5536篇 |
2012年 | 7838篇 |
2011年 | 8452篇 |
2010年 | 7658篇 |
2009年 | 6898篇 |
2008年 | 7065篇 |
2007年 | 6864篇 |
2006年 | 6137篇 |
2005年 | 4646篇 |
2004年 | 3426篇 |
2003年 | 2691篇 |
2002年 | 2068篇 |
2001年 | 1882篇 |
2000年 | 1459篇 |
1999年 | 521篇 |
1998年 | 142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1篇 |
1959年 | 15篇 |
1958年 | 24篇 |
1957年 | 20篇 |
1956年 | 10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诊断程序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对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诊断流程进行临床评价。探讨高效的食物过敏诊断程序。方法 0~6岁患儿88例,以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以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行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皮肤试验阳性者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sIgE阳性者进一步进行双盲安慰剂食物激发试验(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 food challenge,DBPCFC)证实诊断。sIsE阴性者通过DBPCFC建立或排除诊断。结果 88例患儿中SPT(+)者25例。其中SPT(+)sIgE(+)者16例,SPT(+)sIsE(-)者9例;前者经DBPCFC进一步证实为食物过敏的有14例;后者通过DBPCFC建立诊断的3例。排除诊断的6例,根据SPT(+)sIgE(+)或SPT(+)sIsE(-)诊断食物过敏的阳性预计值为87.5%.阴性预计值为77.8%。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结合sIgE检测有较高的食物过敏确诊率,当前两者不一致时,需要通过DBPCFC建立诊断。 相似文献
102.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芯片技术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O)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相关基凼表达谮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20ng/m1)和Hemin(20μmol/L)进行刺激后,用Affymetrix表达基因谱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 Hemin刺激与PDGF刺激相比差异表达基因366条,与增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1条,上调11条,下调10条。其中原来在PDGF刺激下上调表达的一些基因(Map2k3、cyclinD1、PDGFA、mybL1、a.nape10、MMP14等)在经内源性CO刺激后其表达则显著下调。结论 内源性CO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MAPK途径来抑制PDGF的促增殖功能,同时伴有cyclinD1、cyclinG1、P21等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3.
曾被误诊的麻痹性痴呆2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麻痹性痴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曾被误诊的23例麻痹性痴呆,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定。并予驱梅毒及抗精神病药治疗。结果:驱梅毒治疗后可显著提高疗效。结论:麻痹性痴呆应及早正确诊断,作驱梅毒及抗精神病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肝前体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cells,HPCs)、小管样反应、中间型肝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变化,以及与肝细胞再生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织行常规病理HE染色,按炎症活动度(G)分为轻、中、重三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胆细胞标记(AFP、GST-π、CK7、CK19)和造血干细胞标记(c-kit、CD34)的表达,并以Ki-67标记增殖的肝细胞,用CK7/CK19作为标记物对符合定义的HPCs、中间型肝细胞进行计数,小管样反应程度的判定利用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阶段即存在HPCs的活化和小管样反应,其数量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增加而增加,均表达CK7、CK19、GST-π和AFP,肝细胞增殖指数在轻、中度肝炎中逐渐增加,重度肝炎、肝硬化患者增殖的肝细胞数下降,而中间型肝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小管样反应面积百分比与HPCs数目正相关(r=0.739,P〈0.05),中间型肝细胞数目与HPCs数目正相关(r=0.61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不仅有成熟肝细胞增殖,也存在肝前体细胞活化和分化,可能参与肝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牙合),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牙合)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1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牙合)、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牙合)病例前牙覆(牙合)平均增加6mm;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病例覆(牙合)覆盖平均减小3.62 mm和4.5 mm;1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覆盖平均改变4.14 mm.结论:MEAW技术在骨性错(牙合)病例的非手术方法矫治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6.
107.
为探讨肾动脉瘤(RAA)的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例RAA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男8例,女6例;年龄40~77岁,平均59.1岁;左肾RAA 6例,右肾RAA 7例,双肾RAA 1例;体检发现8例,表现为腰腹部疼痛5例,表现为血压骤升1例;2例RAA破裂,1例表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定量研究我国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应变率参数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方法 正常儿童92名,按年龄分为4组,应用GEVivid7超声仪及Q-analyze软件分别对各组儿童左心室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及前、后室间隔心肌各节段进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 前3组(1~9岁)儿童左心室心肌应变率在各节段的分布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4岁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呈均衡分布。结论 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舒张早期应变率随年龄增长逐渐趋向一致,10岁后分布模式与成人相似。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术后短时间内移植体黏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6只雄性新西兰兔,以跟腱为移植体制作单侧膝关节ACLR动物模型。ACLR术后15 d将实验兔安乐死,取出移植体、健康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和跟腱。测量移植体的截面积,分别进行0.1、1 MPa平衡条件的蠕变实验,并计算黏性系数,总结移植体的黏性变化规律,与健康ACL进行对比。结果 移植体的截面积在手术后15 d内缓慢上升。ACL与移植体的黏性呈非线性变化。在不同应力下,黏性系数有较大差异。移植体黏性系数随ACLR术后时间呈下降趋势,但在低应力下更明显。结论 本文建议,ACLR术后早期康复过程中,应使用助行器,降低步频,并避免踢、踹等对关节冲击的运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