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952篇 |
免费 | 7690篇 |
国内免费 | 37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03篇 |
儿科学 | 1291篇 |
妇产科学 | 324篇 |
基础医学 | 4432篇 |
口腔科学 | 1407篇 |
临床医学 | 8377篇 |
内科学 | 5760篇 |
皮肤病学 | 744篇 |
神经病学 | 1527篇 |
特种医学 | 284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370篇 |
综合类 | 19395篇 |
现状与发展 | 25篇 |
预防医学 | 8633篇 |
眼科学 | 809篇 |
药学 | 8179篇 |
119篇 | |
中国医学 | 7340篇 |
肿瘤学 | 31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1034篇 |
2023年 | 1156篇 |
2022年 | 2257篇 |
2021年 | 2819篇 |
2020年 | 2409篇 |
2019年 | 1433篇 |
2018年 | 1391篇 |
2017年 | 1949篇 |
2016年 | 1526篇 |
2015年 | 2643篇 |
2014年 | 3386篇 |
2013年 | 4441篇 |
2012年 | 6206篇 |
2011年 | 6774篇 |
2010年 | 6103篇 |
2009年 | 5510篇 |
2008年 | 5600篇 |
2007年 | 5516篇 |
2006年 | 4963篇 |
2005年 | 3745篇 |
2004年 | 2771篇 |
2003年 | 2145篇 |
2002年 | 1666篇 |
2001年 | 1516篇 |
2000年 | 1212篇 |
1999年 | 432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9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19篇 |
1957年 | 16篇 |
1956年 | 7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于斌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2):83-85
目的研究米氮平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防御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第1、2、4、6周末利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进行防御方式(DSQ量表)和生活质量(SF-36量表)调查。结果3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痊愈21例(65.6%),显著进步7例(21.9%),有效4例(12.5%),显效率达87.5%,有效率达100%。第1、2、4、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HAMA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较少。与治疗前相比,第6周末患者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升高,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估中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评分也均升高(P〈0.05)。结论米氮平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而且能促进患者防御机制向成熟型转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2.
背景松质骨力学特性在代谢性疾病、骨折、关节退行性变的内在发生规律中具有意义.目的了解松质骨的生物力学特性.设计以股骨标本为单一样本的实验观察.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对象2001-05/07完成于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选取19具男性尸体股骨头.方法取19具新鲜青年(30岁左右)尸体股骨.对股骨头负重区的松质骨进行压缩测试.主要观察指标标本的屈服载荷、极限应力、极限应变、能量值、弹性模量.结果测算松质骨各项压缩数据,其中屈服载荷的平均值为(410.64±190.29)N,极限应力为(8.69±3.75)MPa,极限应变为(10.84±6.58)%,能量值为(2.54±1.89)J,弹性模量为(40.77±32.12)MPa.加载初期松质骨呈弹性变形,此后横截面增大抗压能力增强.结论试验表明松质骨力学性能主要是缓解外力冲击加压.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Abbe皮瓣修复上唇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37~62岁患有上唇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形成的继发性上唇缺损选择Abbe皮瓣修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例患者术后外形良好,功能正常。1例术后出现轻度小口畸形,对进食,语言功能影响不明显,患者不要求治疗。结论:对上唇缺损宽度小于上唇唇长1/2者,治疗选择Abbe皮瓣修复,不仅能恢复口唇特有的红,白唇结构,而且还能恢复其特有的解解剖,生理功能,符合唇缺损的美学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高危肾盂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9年7月~2012年12月对14例高龄且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肾盂癌患者行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肾脏+中上段输尿管切除术,术后正规膀胱灌注表柔比星注射液,以预防再发膀胱癌,并定期进行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结果:14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3~105min,平均78.3min。术后24~48小时恢复饮食,5~9天出院。术后病理检查2例为鳞状细胞癌,12例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2例为浸润性肾盂癌伴肾门处淋巴结转移。术后13例得到随访,1例失访;随访8~36个月,平均21.4个月。1例术后13个月死于肺部转移,2例术后21个月因心肺疾病死亡;2例术后再发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结论:对于高危肾盂癌患者,简化手术,腹腔镜下切除肾脏+中上段输尿管,术后配合正规膀胱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18 例原发性 HCC 合并 PVTT 患者,针对 PVTT
行 SBRT,观察放射治疗后 PVTT 退缩率及放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疗程,放射治疗后 4 周
评估疗效完全缓解 1 例,部分缓解 3 例,疾病稳定 13 例,疾病进展 1 例。放射治疗中急性损伤均可耐受,放射治疗后随访
中未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或放射性肝病。 结论:SBRT 可作为治疗 HCC 合并 PVTT 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高氧口含雾化结合药液含漱对提高化疗性口腔炎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氧口含雾化结合药液含漱对化疗性口腔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73例化疗性口腔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6例)和B组(37例)。A组采用单纯药液含漱;B组采用药液含漱+高流量氧口含雾化。观察记录2组患者恢复普通进食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口腔溃疡痊愈的时间。结果恢复普通进食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口腔溃疡痊愈的时间B组均较A组显著提前(P<0.05)。结论药液高氧口含雾化能提高化疗性口腔炎的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7.
38.
护士工作疲溃感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工作疲溃感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外有关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护士易发生高度工作疲溃感(professional burnout)。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以明确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及评估、原因分析、影响后果、预防及干预措施,并为我国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信息与方向。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我院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控制情况,探讨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96例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数据,及血药浓度测定当天的生化检测结果。根据他克莫司血药浓度(A)测定结果,将其分为4组(I组,A≤6 ng/mL;II组,6〈A≤10 ng/mL;III组,10〈A≤15 ng/mL;IV组,A〉15 ng/mL),对4组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P=0.57),血红蛋白(P=0.60),血小板(P=0.12),总胆红素(P=0.58),谷氨酰基转移酶(P=0.4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98)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40)在4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而白细胞(P=0.007),碱性磷酸酶(P=0.004)和血尿素氮(P=0.007)在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 时,其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70.2 mL/min)要明显高于≤6 ng/mL(58.2 mL/min)和〉15 ng/mL (66.2 mL/min)。同时,感染及中重度贫血的风险也较低,但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肝功能异常比例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维持在6-15 ng/mL有利于患者肾功能的维持,同时能够降低感染和中重度贫血的风险,这一结果将有利于他克莫司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0.
导致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新型16S rRNA甲基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30S核糖体的16S rRNA亚单位结合,导致读码错误,干扰蛋白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生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为一类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因其具有浓度依赖性的快速杀菌、可与细胞壁活性抗菌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的特点,一直是临床上治疗革兰阴性菌所致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是随着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