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537篇 |
免费 | 9494篇 |
国内免费 | 479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92篇 |
儿科学 | 1601篇 |
妇产科学 | 429篇 |
基础医学 | 5527篇 |
口腔科学 | 1759篇 |
临床医学 | 10543篇 |
内科学 | 7300篇 |
皮肤病学 | 943篇 |
神经病学 | 1903篇 |
特种医学 | 35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961篇 |
综合类 | 24227篇 |
现状与发展 | 28篇 |
预防医学 | 10723篇 |
眼科学 | 1003篇 |
药学 | 10223篇 |
155篇 | |
中国医学 | 9097篇 |
肿瘤学 | 39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1309篇 |
2023年 | 1412篇 |
2022年 | 2870篇 |
2021年 | 3529篇 |
2020年 | 3024篇 |
2019年 | 1788篇 |
2018年 | 1778篇 |
2017年 | 2449篇 |
2016年 | 1891篇 |
2015年 | 3317篇 |
2014年 | 4267篇 |
2013年 | 5552篇 |
2012年 | 7754篇 |
2011年 | 8415篇 |
2010年 | 7632篇 |
2009年 | 6892篇 |
2008年 | 7061篇 |
2007年 | 6894篇 |
2006年 | 6155篇 |
2005年 | 4656篇 |
2004年 | 3436篇 |
2003年 | 2710篇 |
2002年 | 2081篇 |
2001年 | 1892篇 |
2000年 | 1473篇 |
1999年 | 544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1篇 |
1959年 | 15篇 |
1958年 | 24篇 |
1957年 | 20篇 |
1956年 | 10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2.
目的 探索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川崎氏病早期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25例川崎氏病早期的病人血清中cTnT、CPK、CKMB进行监测,观察其对心肌缺氧的敏感性,并选择cTnT与心脏扇扫提示的冠状动脉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5例中14例cTnT,1例CPK,1例CKMB升高,21例冠状动脉有改变,冠状动脉无改变4例中2例cTnT升高且同时伴有心电图改变。结论 ①在川崎氏病早期cTnT的敏感性高于CPK和CKMB;②CTnT可以提示一些扇扫中无法发现的冠状动脉异常所致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先天性钩状拇指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先天性钩状拇指的临床资料.17例均为双侧,共34手,年龄3~9岁(平均7岁9月);参照Weckesser分型.本组同一患儿双手分型相同,其中Ⅰ型9例(52.9%),Ⅱ型5例(29.4%),Ⅲ型3例(17.6%);Ⅰ型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转移或桡侧腕长伸肌和掌长肌腱移植重建拇指伸肌功能;Ⅱ、Ⅲ型通过松解指蹼挛缩、掌指关节关节囊、背侧骨问筋膜及拇收肌横头第三掌骨止点.并采用示指同有伸肌或桡侧腕长伸肌、掌长肌腱转移重建伸肌功能等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7个月至15年,17例中11例(64.7%)优,3例(17.6%)良,2例(11.8%)中,1例(5.9%)差.结论 针对先天性钩状拇指的不同类型采用相应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呼吸系统受累时,肺小动脉内皮损伤、血栓栓塞、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引起肺实质及肺血管床被破坏,可导致肺动脉高压(PH).近年来,由于诊疗方法不断进步,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存活率逐渐提高,随着病程延长,合并PH的发生率亦有增高趋势,尤其是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混合结缔组织疾病并发PH的病例较多[1-3]. 相似文献
105.
剖宫产术中妇科肿瘤的处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妊娠期合并肿瘤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却是重要的临床问题。不少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及卵巢良性肿瘤常可与妊娠同在。妊娠合并恶性妇科肿瘤临床少见,主要是宫颈癌、卵巢癌等[1]。由于妊娠对肿瘤可能存在影响,而肿瘤对妊娠、胎儿以及分娩均存在影响,且肿瘤的治疗对妊娠也存在影响。因 相似文献
106.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三苯氧胺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 75 mg米非司酮联合三苯氧胺用于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 :2 0 5例早孕≤ 49d的妇女双盲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 :d1早、晚各服 2片和 1片米非司酮 ,分别加服 2片三苯氧胺 ,d2早、晚分别口服 2片三苯氧胺 ,d3阴道放置米索 6 0 0 μg。对照组 :d1早、晚各服 2片和 1片米非司酮 ,分别加服 2片安慰剂 ,d2早、晚分别口服 2片和 1片米非司酮 ,晚加服 1片安慰剂 ,d3阴道放置米索 6 0 0μg。结果 :两组完全流产率无明显差异 (P>0 .0 5 ) ,而研究组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天数缩短 (P<0 .0 0 1 )。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三苯氧胺可有效终止早孕并减少流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7.
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手术适应证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及正常对照各100例,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价表,调查3组人群性欲、性兴奋、性高潮和性交疼痛等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正常组相比较,妇女性欲、性兴奋、性高潮的程度等多个项目中差异均有显著性;肌瘤和内膜异位症之间仅性交伴随症状如疼痛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对女性性功能都有负面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RDS 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nCPAP时间分为≤2h组38例、2~4h组41例、≥4 h组21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治疗3、7d的机械通气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给药24 h后吸入氧浓度(Fi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给药前,pH和氧分压(PaO2)高于给药前,且2~4h组改善情况优于≤2h组和≥4h组;给药2h后,2~4h组FiO2低于≤2h组和≥4 h组,≥4h组PaO2均高于≤2h组和2~4h组(P<0.05);治疗3d2~4h组需机械通气率低于≤2h组和≥4 h组(P<0.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率≤2h组高于2~4h组和≥4h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nCPAP对PS治疗RDS效果明显,可改善预后,在发病2~4h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影响ICU病死率的常见因素。方法采集该院ICU住院患者191例常用临床指标25项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大血小板比率(P<0.03)、微量白蛋白尿(P<0.022),是影响ICU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白蛋白浓度、血肌酐、血清钠离子、血红蛋白浓度、大血小板比率、微量蛋白尿7项因子乘积对病死率做ROC曲线分析(P<0.04)。血清钠离子及微量蛋白尿乘积ROC曲线分析(P<0.008)。结论大血小板比率、微量蛋白尿、血清钠离子及微量蛋白尿乘积是影响ICU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肌酐、血清钠离子、大血小板比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7项因子乘积是影响ICU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LXRα和ABC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SD雄性大鼠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对照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一边造模一边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LDL、FFA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改变,并观察肝组织LXRαmRNA和小肠ABCA1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FFA、ALT、AST的含量或活性,促使LXRαmRNA和ABCA1的表达上调,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程度。结论:调控LXRα/ABCA1通路相关基因,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可能是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的治疗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