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38篇 |
免费 | 2894篇 |
国内免费 | 16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4篇 |
儿科学 | 520篇 |
妇产科学 | 187篇 |
基础医学 | 1866篇 |
口腔科学 | 476篇 |
临床医学 | 4219篇 |
内科学 | 2406篇 |
皮肤病学 | 352篇 |
神经病学 | 478篇 |
特种医学 | 927篇 |
外科学 | 3278篇 |
综合类 | 8508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4224篇 |
眼科学 | 455篇 |
药学 | 3842篇 |
36篇 | |
中国医学 | 3087篇 |
肿瘤学 | 1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344篇 |
2022年 | 997篇 |
2021年 | 1150篇 |
2020年 | 1133篇 |
2019年 | 573篇 |
2018年 | 577篇 |
2017年 | 823篇 |
2016年 | 655篇 |
2015年 | 1175篇 |
2014年 | 1660篇 |
2013年 | 2027篇 |
2012年 | 2911篇 |
2011年 | 2948篇 |
2010年 | 2848篇 |
2009年 | 2583篇 |
2008年 | 2618篇 |
2007年 | 2470篇 |
2006年 | 2160篇 |
2005年 | 1774篇 |
2004年 | 1209篇 |
2003年 | 1000篇 |
2002年 | 758篇 |
2001年 | 727篇 |
2000年 | 558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各种喉部分切除术1年以后对患者吞咽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香港中文版,对96例喉部分切除术后1年以上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按照手术方式分为4组: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pexy,SCPL-CHP,以下简称CHP)、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cricohyoidoepiglottopexy,SCPL-CHEP,以下简称CHEP)、声门上喉水平部分切除术、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结果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可见喉癌术式对生存质量各维度的总体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P<0.01);除外疲倦和睡眠2个维度,另外9个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4种术式在这9个维度得分的差异:除了言语交流维度,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均是近满分表现,CHP、CHEP、喉水平部分切除术组在多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P组在多个维度均为4组中的最低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喉水平部分切除术和CHEP组在除外言语频率的其他维度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误咽患者在社会功能等维度得分偏低.结论 喉癌术式对患者术后吞咽相关的长期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CHP对吞咽相关生存质量影响最大,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患者吞咽相关生存质量最好.长期误咽对患者的影响是多维的,可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退化. 相似文献
92.
环氧化酶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关键酶.其诱导型(COX-2)受多种致病因子调节,在白细胞和脑中表达.近年来研究表明,COX-2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炎症反应与自由基损伤、组织低灌流以及对神经元的直接损伤.现就COX-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参与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制备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研究二者在高湿、高温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考察丹参胶囊及相关物料的吸湿特性。方法:采用UPLC测定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流动相0. 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2 min,93%~79. 2%A; 2~6 min,79. 2%~75%A; 6~9 min,75%~65%A; 9~10. 5 min,65%~10%A; 10. 5~11 min,10%~93%A),流速0. 4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通过测定丹参胶囊及相关物料的吸湿增重,绘制吸湿等温曲线,测算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分别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和92. 5%,光照强度(4 500±500) Lx条件下放置10 d后,4个酚酸成分含量波动均在±10%以内,无明显变化趋势;高温60℃条件,二者中的丹参素变化率分别为47. 45%和32. 24%,丹酚酸B变化率分别为-6. 39%和-9. 64%。吸湿性考察显示,淀粉基丸CRH=58. 5%,丹参提取物CRH=72. 34%,包衣丸CRH=72. 85%,丹参胶囊CRH=73. 55%。结论:高温环境会影响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中酚酸类指标成分的稳定性,为确保丹参提取物及丹参胶囊质量稳定,应避免高温环境。为防止丹参胶囊及其相关物料过度吸湿,淀粉基丸、丹参提取物、丹参包衣丸和丹参胶囊的生产、贮存环境中相对湿度应控制在相应CRH以下。 相似文献
94.
郁金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郁金及其他中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6组,均给予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静滴。在此基础上,B组加其他中药,C组加常规量郁金,D组加常规量郁金和其他中药,E组加大量郁金,F组加大量郁金和其他中药。6组疗程均为21 d。结果LSD多重比较显示,使用大量郁金与使用常规量及不使用郁金间对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P=0.000)。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使用大量((164.3±116.4)μmol/L)、使用常规量((101.3±72.0)μmol/L)和不用((72.3±73.8)μmol/L)。其他中药用与不用对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46.823,P=0.000),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用((164.2±93.6)μmol/L)和不用((61.1±69.0)μmol/L)。结论郁金与其他中药均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大剂量郁金较常规量效果好,大剂量郁金与其他中药合用疗效最好,而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芪竹方单体成分薯蓣皂苷、莪术醇及两者配伍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芪竹方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5个剂量的薯蓣皂苷、莪术醇单药组,及2个剂量的两药配伍组在24h、48h 2个不同时间点作用人胃癌细胞MGC-803,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GC-803的增殖抑制率。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薯蓣皂苷及莪术醇均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且两药配伍使用较单药能产生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薯蓣皂苷及莪术醇可能为芪竹方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6.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2组,其中38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治疗为红花组,其他38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常规治疗组,2组均连续用药14天,对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的相关指标作对比观察。用药前后采用常规超声心电图联合组织多普勒显像(TDI)对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ST段压低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心肌缺血总负荷2组均有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疗效比较,红花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红花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E/A、DC、Ea、Aa、Ea/Aa、E/Ea)明显改善(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显著疗效,且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血浆中牡荆素的方法,并用于大鼠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柱(50 mm×2.0 mm,I.D.,5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水(95∶5,0.1%甲酸),流速为0.2 mL/min。用负离子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方式检测,选择监测的离子反应为m/z 431~311(牡荆素)和m/z 269~225(大黄素,内标)。结果:牡荆素在0.5~2 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0,最低定量限为0.5 ng/mL。加样回收率76.1%~8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1%。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鼠血浆中牡荆素的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8.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imple and quick method that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as early as possible by investigating the variations of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per 100 white blood cell (NRBC/100 WBC) counts and lactate levels in cord blood. METHODS: In 46 cases of acute fetal distress (AFD) and 54 cases of chronic fetal distress (CFD) neonates we measured the percentage (NRBCs/100 WBC) and lactate in the umbilical blood. RESULTS: Both lactate levels and NRBC/100WBC counts were higher in CFD and AFD groups than in controls (both P<0.01). The numbers of NRBC/100 WBC and the values of lactate in moderate-severe HI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in mild-HIE group (P=0.002 and P=0.042, respectively). The combin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as 94% and 96% at 15NRBC/100WBC and 4.25 mmol/L level by combined detecting NRBC and lactate to predict HIE. Three infants (including 1 death and 2 survivors) had the highest levels of NRBC/100WBC and lactate in cord blood, and the 2 survivors had the lowest 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MDI) and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 (PDI). CONCLUSIONS: Combined detection with NRBC/100WBC and lactate allows early predi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everity of HIE. The levels of these parameters are related to the neurodevelopment outcome of HIE infants. 相似文献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