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19篇
  免费   19422篇
  国内免费   10983篇
耳鼻咽喉   1855篇
儿科学   3122篇
妇产科学   1227篇
基础医学   11104篇
口腔科学   3244篇
临床医学   22570篇
内科学   15945篇
皮肤病学   2332篇
神经病学   3841篇
特种医学   7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376篇
综合类   52280篇
现状与发展   4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2643篇
眼科学   1952篇
药学   22758篇
  297篇
中国医学   20594篇
肿瘤学   8100篇
  2024年   1058篇
  2023年   2614篇
  2022年   6423篇
  2021年   8180篇
  2020年   7209篇
  2019年   3786篇
  2018年   4130篇
  2017年   5574篇
  2016年   4139篇
  2015年   7704篇
  2014年   9846篇
  2013年   12147篇
  2012年   17147篇
  2011年   17880篇
  2010年   16258篇
  2009年   14536篇
  2008年   15436篇
  2007年   14556篇
  2006年   12626篇
  2005年   9751篇
  2004年   6922篇
  2003年   5561篇
  2002年   4214篇
  2001年   3999篇
  2000年   2954篇
  1999年   1121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术中应用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腮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沿面神经总干逆行解剖面神经,观察组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面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临床行腮腺切除术中,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2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中药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0 g/次,3次/d。2组疗程均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Geboes指数、结肠镜下黏膜表现、生活质量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统计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e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糜烂、溃疡改善不明显(P>0.05),充血水肿、颗粒样变等肠镜表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64%,对照组为23.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病理损伤,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和凝血因子FI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3.
长期以来治疗自发性高血压的唯一目标是把血压降低到预定标准.但近10多年来,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而脑卒中、终末期肾病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反而呈上升趋势.Yao等[1]报道,即使有效将血压控制到预定标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仍高出普通人群2~6倍.这一结果说明,单纯降低血压并不能控制并发症和死亡率.有人研究发现,即使有效控制血压6年,只要停用降压药6个月,血压即可升高到原样,这些都对单纯降压的观念提出挑战.最近已有人提出,抗高血压措施和制剂(营养素、药物包括中草药)应该包括以降压作用为主,血管和脏器保护同存,和以后者为主的3类药物.现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很多,进展也很快,但以保护血管和脏器为主的药物则少得可怜.对已有的降压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肾素系阻滞药,抗高血压治疗药的拓展前景广宽.我们不能再拘泥于对单纯降压药物或以降压为主药物的探索,为了提高其长期疗效和防治并发症,对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研究,应转向能有效保护血管为主并具有协同降压作用的药物.现就此作为自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观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4.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dditional bedtime H2‐receptor antagonists (H2RAs) in suppressing nocturnal gastric acid breakthrough (NAB) via a systematic review. METHODS: Eligible trials were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Cochrane Library Issue 2, 2004), MEDLINE (January 1966–June 2004), EMBASE (January 1980–June 2004) and CINAHL (January 1982–June 2004). Additional hand‐searching was conducted on the proceedings of correlated conferences, eight important Chinese journals and references of all included trials. Al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valuating H2RAs for the control of NAB were eligible for inclusi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was conducted using methods recommended by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RESULTS: Only two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ies, comprising 32 participa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Because the design, dosage and duration of the treatment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studies, it was not possible to conduct meta‐analysis. There were no consistent conclusions found between the two included studies in evaluating H2RAs for the control of NAB. CONCLUSIONS: No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t this stage can be concluded. Appropriately designed large‐sca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long‐term follow up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dditional bedtime H2RAs in suppressing NAB.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颗粒松质骨压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对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行颗粒松质骨压紧植骨THA,所有患者髋臼假体均采用骨水泥固定,颗粒骨均取自体骨,术后24h后开始被动活动,3个月后开始全负重锻炼。临床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SS)系统评分,对任何原因引起髋臼假体翻修均视为临床失败。根据Conn等影像学评价法观察颗粒骨长人情况,根据DeLee的三区法测量臼杯、骨水泥与移植骨间的界面宽度,臼杯的移位程度则依据其相对于泪点间线的距离而定。结果14例患者获得平均4.3年(1.0-7.5年)随访,HHS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10-62分)提高到随访结束时平均84分(58-98分)。1例髋部有轻度疼痛,无患者行翻修手术。大部分髋部恢复了其正常的旋转中心,仅有2例高出对侧0.8 mm。大多数患者影像学表现稳定,2例在Ⅰ区和Ⅲ区出现进行性增宽的透亮带,1例在Ⅲ区出现非进行性增宽的透亮带。1例臼杯假体在术后7年出现明显移位(6 mm),但并没有行翻修手术。结论颗粒骨压紧植骨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学髋臼重建方法,其联合THA治疗髋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伴髋臼缺损的疗效令人满意,能够恢复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和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原位肝脏移植术(OLT)中持续输注多巴胺或多巴胺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对血液动力学、组织氧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OLT的患者30例,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2组 (n=15)。A组:术中持续输注多巴胺,初始输注速率为1-3μg·kg-1·min-1;B组:术中持续输注多巴胺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初始输注速率分别为1-3μg·kg-1·min-1和0.03μg·kg-1·min-1,多巴胺输注速率不超过5μg·kg-1·min-1;术中两组均调节输注速率维持MAP 60-80 mm Hg。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肝期1 h、无肝期1 h、新肝期1h和术毕测定血液动力学、组织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HR、 MAP均维持较平稳。无肝期两组CVP、MPAP、PAWP、CO、CI、DO2、VO2降低(P<0.05);SVR和SVRI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术中PVR、PVRI、pH及SvO2均较平稳。乳酸浓度增高并持续到术毕。两组术中Cr和BUN均在正常范围,B组总尿量高于A组(P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60岁,左股内侧斑块1年余增大伴破溃1个月。体检:左股内侧有一4 cm×8 cm红色浸润性斑块,质中,界清,中心破溃后形成直径1 cm,深约0.8 cm大小的溃疡。组织病理:真皮全层以淋巴样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CD3(+),CD20(+),CD30(+),CD56(-)。确诊。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性,39岁,主因四肢活动障碍3年,加重8月于 2005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002年无诱闪感走路时双足跟不能着地,2003年初逐渐出现左下肢僵直,不能屈曲,睡眠中无缓解,在当地医院针灸治疗后缓解,2004年6月患者自行戒  相似文献   
49.
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自体骨移植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移植对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3月,收治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7~45岁。经病理确诊,肱骨近端尤文肉瘤和骨肉瘤各1例;肱骨远端尤文肉瘤2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8例,高分化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骨肉瘤各1例。2例肱骨近端肿瘤行自体锁骨代肱骨;2例肱骨远端肿瘤行自体腓骨代肱骨;12例桡骨远端肿瘤中,1例行自体髂骨移植,11例行自体腓骨代桡骨进行重建。采用MSTS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2例肱骨近端自体锁骨移植患者分别随访36个月和12个月,术后保持部分肩关节前屈和后伸功能,但外展功能丧失;MSTS评分分别为23分和22分。2例肱骨远端自体腓骨移植患者分别随访4个月和6个月,肘关节功能良好,移植骨连接处已经出现骨愈合;MSTS功能评分分别为24分和19分。12例桡骨远端自体骨移植患者中11例随访6~75个月,功能良好,无明显并发症;1例髂骨植骨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术后3个月移植骨完全愈合,至今随访75个月,肿瘤无复发。MSTS功能评分18~27分,平均22.6分。结论自体骨移植在上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尤其是儿童的骨缺损重建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重新分析痛经患者的临床因素,提出新的认识。方法:将1 158例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工流产史与痛经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P<0.001)。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是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该手术所产生的副作用可对女性生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