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21篇
  免费   11195篇
  国内免费   9055篇
耳鼻咽喉   984篇
儿科学   1130篇
妇产科学   1153篇
基础医学   13895篇
口腔科学   1963篇
临床医学   15611篇
内科学   17021篇
皮肤病学   1233篇
神经病学   6198篇
特种医学   4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11782篇
综合类   20673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7693篇
眼科学   3340篇
药学   12195篇
  92篇
中国医学   7068篇
肿瘤学   9598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1765篇
  2022年   3753篇
  2021年   6311篇
  2020年   4708篇
  2019年   3999篇
  2018年   4167篇
  2017年   3709篇
  2016年   3557篇
  2015年   5431篇
  2014年   6654篇
  2013年   5857篇
  2012年   8514篇
  2011年   9407篇
  2010年   5936篇
  2009年   4698篇
  2008年   6051篇
  2007年   6012篇
  2006年   5807篇
  2005年   5887篇
  2004年   3813篇
  2003年   3502篇
  2002年   3003篇
  2001年   2677篇
  2000年   2813篇
  1999年   3002篇
  1998年   2039篇
  1997年   2064篇
  1996年   1605篇
  1995年   1528篇
  1994年   1301篇
  1993年   833篇
  1992年   1001篇
  1991年   812篇
  1990年   684篇
  1989年   671篇
  1988年   555篇
  1987年   480篇
  1986年   415篇
  1985年   319篇
  1984年   148篇
  1983年   123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66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主动脉窦瘤破裂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0名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8例(44.62%),女性72例(55.38%),年龄32~75(52.72±13.87)岁。合并室间隔缺损55例(42.31%),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9例(30%),合并房间隔缺损12例(9.23%),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6.15%),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4.62%),合并主动脉夹层1例(0.77%),合并其他心脏疾病9例(6.92%);破裂开口起源于右冠窦119例,起源于无冠窦11例。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患者围术期死亡,余128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5年,术后心功能恢复至I-II级。结论:一旦发现主动脉窦瘤破裂,应积极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建立大黄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相关联的二维指纹图谱,研究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多检测器联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检测体系,对大黄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出大黄中化学成分15种;其中8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然后采用清除效率为指标对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发现化合物葡萄糖紫丁香酸、腺嘌呤、没食子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双花母草素、2-O-桂皮酰-没食子酰葡萄糖等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的活性,而蒽醌类成分对ABTS·+的清除作用较弱。结论:采用HPLC-ABTS-DAD-Q-TOF/MS对大黄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初步阐明大黄在抗氧化环节起作用的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45.
46.
47.
艾灸作为中医学最古老的疗法之一,作用多样,应用广泛,疗效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灸法的认识逐渐深入,其中艾烟的相关研究也硕果累累,其安全性广受关注。通过对艾烟作用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艾灸临床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8.
49.
50.
植物药对结肠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姜黄素、多糖(苹果多糖、香菇多糖)、皂苷(重楼皂苷、人参皂苷)、白藜芦醇、槲皮素等植物药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植物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等作用。了解植物药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能为结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