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3篇 |
免费 | 703篇 |
国内免费 | 5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篇 |
儿科学 | 126篇 |
妇产科学 | 66篇 |
基础医学 | 636篇 |
口腔科学 | 109篇 |
临床医学 | 942篇 |
内科学 | 833篇 |
皮肤病学 | 59篇 |
神经病学 | 293篇 |
特种医学 | 277篇 |
外科学 | 578篇 |
综合类 | 2068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015篇 |
眼科学 | 151篇 |
药学 | 862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489篇 |
肿瘤学 | 4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192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145篇 |
2017年 | 198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254篇 |
2014年 | 347篇 |
2013年 | 352篇 |
2012年 | 563篇 |
2011年 | 627篇 |
2010年 | 485篇 |
2009年 | 460篇 |
2008年 | 457篇 |
2007年 | 545篇 |
2006年 | 505篇 |
2005年 | 406篇 |
2004年 | 449篇 |
2003年 | 591篇 |
2002年 | 446篇 |
2001年 | 428篇 |
2000年 | 256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痔组织弹性纤维退变和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痔组织弹性纤维的病理变化及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痔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P法),对比研究24例Ⅲ度痔患者的正常肛垫和痔两种组织内弹性纤维和MVD的变化,并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的3种亚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在两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痔组织存在显著的新生血管形成,痔组织与相对正常肛垫组织间的MVD计数、VEGF、MMP9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痔组织中iNOS明显增高,但与正常肛垫组织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痔组织弹性纤维出现断裂、扭曲、变形、玻璃样变等异常,而正常肛垫组织中弹性纤维形态较规则、密集,断裂和变形少见。结论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痔的发病机制之一;MMP9对肛垫纤维支持结构的直接降解作用可能是痔形成和加重的一个重要机制;痔组织中iNOS表达增高还提示炎症因素和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痔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2.
摘要:目的 探讨胰体尾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近18年来,采用手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45例,其中恶性肿瘤33例,良性肿瘤12例;行远端胰腺切除17例,联合脏器切除24例,肿瘤局部切除4例。结果 病理类型:胰体尾癌33例,胰岛细胞瘤8例,囊腺瘤2例,上皮样纤维瘤1例,囊性畸胎瘤1例。切除肿瘤最大径:胰体尾癌平均为(8.0±2.6)cm;胰岛细胞瘤平均为(6.5±2.4)cm。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胰瘘2例,膈下脓肿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上消化道出血 1例,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3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结论 远端胰腺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的有效方法;术前需常规做好联合脏器切除的准备;胰腺残端的处理选用主胰管结扎加褥式缝合法可有效避免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目的:用巯基-聚乙二醇(SH-PEG)对金纳米颗粒(AuNPs)进行化学修饰(PEG-AuNPs)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存活率和辐射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的AuNPs用SH-PEG进行化学修饰,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PEG-AuNPs的大小及肝癌细胞对其的摄取,应用Cell Titer-Glo发光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分析PEG-AuNPs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辐射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制备的PEG-AuNPs的尺寸分别为14.4 nm和30.5 nm。30.5 nm PEG-AuNPs更容易被肝癌细胞摄取,表现出明显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提高辐射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AuNPs经过SH-PEG化学修饰,30.5 nm PEG-AuNPs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提高辐射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强于14.4 nm PEG-AuNPs。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47例空气灌肠整复或手术证实肠套叠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重组,测量套叠肠管长度及管壁肿胀厚度。结果横轴面显示靶征43例,彗星尾征伴肾形肿块23例,结合MPR显示靶征47例(100%)、彗星尾征伴肾形肿块33例(70.2%)。整复成功36例,失败9例。成功组套叠肠管长(8.20±3.06)cm,厚(0.81±0.29)cm,失败组:长(12.15±0.26)cm,厚(1.47±0.28)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长=3.8360,t 厚=6.1456,P值均〈0.01)。结论 MSCT多平面技术能提高套叠特征性征象显示率,套叠肠管长度及管壁厚度的测量,能帮助临床预测整复成功率,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spectrum and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 of biopsy-proven renal diseases in central China.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ata of 493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nal biopsy in ten hospitals between September 1994 and December 2014. Among them, 81.55% were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s (GD), and 13.02% were secondary GD. IgA nephropathy (IgAN) wa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GD (43.45%), followed by focal glomerulonephritis (16.79%),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 14.35%), and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 13.28%). IgAN was leading primary GD in patients under 60 years old, while MN was the leading one over 60 years old. The most frequent secondary GD was lupus nephritis (LN) (47.35%). The prevalence of IgAN, MN and minimal change disease was found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p?<?0.001, p?<?0.001, and p?<?0.01, respectively), while that of MsPGN,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and L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01, p?<?0.001, and p?<?0.05, respectively). The main indication for renal biopsy was proteinuria and hematuria (49.03%), followed by nephrotic syndrome (NS, 20.36%). IgAN w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in patients with proteinuria and hematuria, chronic-progressive kidney injury, hematuria and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MN was the leading cause of NS. Primary GD remained the predominant renal disease in central China. IgAN and LN were the most prevalent histopathologic lesion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GD, respectively. The spectrum of biopsy-proven renal disease had a great change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Proteinuria and hematuria was the main indication for renal biopsy.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进展,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177所“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使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平台统一设计的统计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管理及服务制度、运行机制及流程、出诊护士培训体制等。
结果 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试点机构146个,其中三级医院占58.90%;共有13 154名护士参与服务,服务总人次为192 442,平均患者满意度96.63%,出诊护士对试点工作总体满意度为88.67%。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数43项,其中服务量排序靠前的项目为母婴护理(44 074人次)、生命体征监测(23 313人次)、家庭巡视(21 636人次);排序靠后为人工肛门便袋护理(16人次)和一般灌肠(16人次)。
结论 广东省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服务模式,但仍需扩大服务人群,补充服务项目,优化支付机制,加强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67.
保留股骨头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留股骨头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降支骨膜支骨膜瓣及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联合骨瓣方法治疗并获得临床随访的1005例患者(1226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579例(695髋),女性426例(53l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7.4岁;Ficat Ⅱ期485髋,Ⅲ期473髋,Ⅳ期268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56.2分;术后随访1.5~15年,平均随访5.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手术前后Ficat分期改变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57例61髋于术后1~6年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得到重建的病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平均85.8分,其中临床成功率为89.4%(104l髋),影像学成功率为75.4%(878髋)。Ficat Ⅱ期优良率为95.3%,Ⅲ期为87.9%,Ⅳ期为60.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单纯或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是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保留股骨头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检测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Ⅰ类整合子变化。方法对2007—2012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3个时间阶段,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3个时间段分离的菌株中分别随机选取10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检测Ⅰ类整合子。结果 3个时间段分别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为191、279、52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增长明显(P<0.05)。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检出率逐年增加,且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耐药性明显高于阴性菌(P<0.01)。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Ⅰ类整合子和多药耐药检测比例增加明显,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和耐药菌监控,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股骨颈常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探讨相关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股骨颈肿瘤和肿瘤样病变CT表现,总结常见的股骨颈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骨样骨瘤11例,可见到位于关节囊内类圆形低密度瘤巢,周围骨质硬化发生在关节外;骨巨细胞瘤8例,表现为股骨颈偏心性溶骨性骨破坏,边界清楚,周围硬化不明显,中央无钙化,增强后有明显强化;转移瘤4例,表现为股骨颈不规则浸润性骨质破坏,累及骨皮质,伴或不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骨髓瘤2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多发破坏区呈"穿凿样"改变。单纯性骨囊肿8例,表现为沿股骨颈长轴走行的椭圆形或地图样骨质破坏区,边缘轻度硬化,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表现为股骨颈囊样溶骨性骨破坏,中心型,边缘硬化,CT扫描可显示多发囊腔;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0例,表现为股骨颈地图样、略膨胀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楚,边缘硬化明显,内多呈磨玻璃样密度。结论股骨颈病变的发病年龄及病种比较广泛,大部分病变都有其典型CT表现,部分病例需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